【2012陆家嘴论坛专报】6月30日,2012陆家嘴论坛之“专题会场三: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在上海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微博)在演讲中表示,要改变私人银行“富矿不富”的局面,就要打破分业监管格局,可以考虑给私人银行发信托和资管牌照,以打通投资限制。
他认为,要给私人银行更大的创新空间,从管理上应当进一步改善监管,包括打破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王总在私人银行工作过,这方面的体会非常深。私人银行被认为是整个理财市场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手中的客户是最高标准的,但是它处在一种“富矿不富”的状态,矿非常好,但是不富,为什么不富?这跟政策监管上有障碍有关系。私人银行缺乏自己有独立产权的投资产品,有产权的大概都投资在一些收益率比较低的,比如说投资债券、货币市场了。但是稍微风险高一点的或者创新性强一点的,比如说投到股市,到企业里直投,私人银行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所以最后就被逼得不得不成为一种集成商,是卖组合的。比如说把这个钱通过私募向外投,而我包装好了再卖给客户。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在政策管理上,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能直接持有企业股份,不能投资于股市,银行有这样的规定,所以对他们就形成这样的障碍。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打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可以先从最高端的私人银行这一块,放松它的经营空间,给它更大的业务空间。
我之前提过建议,对个人净资产超过1亿元的,给私人银行全权委托资产管理的牌照。如果在美国,全权委托的信托在高净值的人空间非常大,这里边进行个人的财产打理,遗产的分割、继承,这一块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我们应该借鉴这些经验,从高端开始打破以前分业经营的模式,给我们的金融机构以更大、更自主的经营空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