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海洋局:渤海溢油事故影响仍然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6日 06: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余建斌

  6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同时,赤潮灾害多发,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环境风险加剧。

  去年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总体较好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1年,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0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保持在90%左右。

  《公报》还显示,我国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

  大中型河口、海湾等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监测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在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方面,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4.4万平方公里,高于“十一五”期间3.2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主要超标物质仍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导致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全国约2.2万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体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54条江河携带入海污染物总量达1673万吨

  根据《公报》,2011年54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673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

  监测的445个入海排污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2%,与上年相比提高6%,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达标率较往年有所升高,但仍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来最低

  2011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55次,累计面积6076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来最低,赤潮多发区仍主要集中于东海海域。绿潮仍主要集中在黄海海域,发生状况与上年基本一致。

  监测结果还表明,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浮游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但同时有部分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不容乐观。

  渤海溢油事故影响仍然存在

  《公报》中提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事故发生半年后,蓬莱19—3油田周边及渤海中部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呈现一定程度改善,但溢油事故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专家介绍说,溢油事故造成蓬莱19—3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面积约6200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水污染,其中87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严重污染,达到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去年6月发生的溢油事故,到当年12月底,蓬莱19—3油田海域海面仍有零星油膜。

  专家说,截至目前,蓬莱19—3油田周边及渤海中部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呈明显的改善,但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溢油影响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管辖海域造成影响

  《公报》还提到,根据针对日本“3·11”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海洋环境放射性应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的专家表示,此前已经针对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日本福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两次监测,目前第三次相关海域监测也即将完成,将及时分析结果并公布。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