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九成家庭有住房说法遭质疑 不同地区自有率差异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6日 16:53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熊焱)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近日共同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报告还称,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为1.22套。这一数值比201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0.74套住房有大幅提高。消息一出即引来众多网友热议,许多网友表示如此高的数据与现实不符,有种“被平均”的感觉。西南财经大学相关人士回应了质疑。

  网友质疑不断

  “九成家庭有房?数据如何来的?”网友王拓说:“数字游戏,不相信。”网友“心理学的疯子”反问:“假设你有10套房,我没房,你能说我俩每人都有5套房子吗?平均数有意义吗?”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众多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大呼,和自身感觉相距甚远。

  著名地产商任志强(微博)在其微博中称,“城市户均住房总量尚达不到1比1,尤其是成套住宅”,“中金的数据更可靠”。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认为,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我国城市自有住房拥有率高,但是质量和品质都非常低。城市自有住房中一大部分是本世纪初期的房改房,面积小、质量差、配套设施残缺、陈旧不堪。其次,必须明白城市居民是怎样拥有一套房子的?是背负高额债务、一生债务,甚至是耗尽几代人积蓄而拥有的一套住房,代价非常巨大。

  不过,也有网友认同报告的观点,网友张文龙在微博上写道:“实际上这个数字并没有太大误差,很多人都奔向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国际化城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些城市几乎让人喘息都困难。然而,有几个在这些城市奋斗的人是在家乡没有房子的呢,甚至许多人在家乡的房子还不小。” 

  不同地区自有率差异大

  昨天,西南财经大学相关人士回应质疑称,虽然我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深圳自有住房拥有率低于全国其他城市地区。在有房家庭中,7.35%的家庭没有居住在自有的住房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西南财经大学相关人士还解释了该调查对“家庭”的规定,称受访家庭中不同个体必须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即同屋居住、共享收入、共担支出。在此基础上,根据家庭成员间经济联系的强弱,又细分为六种不同情况,以更准确定义“家庭”。如果“家庭”报告其拥有自有住房,则属于有房家庭。

  在城市中一个典型的情况是:三口之家,子女已经成年并有自己的工作,子女收入的一部分交予父母。此时,由于子女与父母同吃同住,家庭的消费支出是依照其收入共同规划的,因此子女与父母属于同一“家庭”。若父母拥有住房,则该子女也应算做有房。

  在农村典型情况是:农村家庭外出城市打工,仅在过年时回家。此时,虽然该家庭可能在城市租赁住房,但由于其在农村有自有住房,因此属于拥有自有住房家庭类型,区别在于其不居住在自有住房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