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企整合乏力 雀巢暗夺食品业隐形垄断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9日 23:18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戴维斯

  207

  2012-4-26

  4月23日,全球医药巨头辉瑞和全球最大食品集团雀巢共同宣布达成一项协议,后者将以118.5亿美元现金收购辉瑞旗下营养品业务,而该业务的核心资产正是奶粉品牌惠氏。

  若该项收购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雀巢将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而通过此前在调味品、八宝粥、蛋白饮料和糖果业务上的兼并,雀巢在中国的食品帝国已成规模。

  关于雀巢在华的业务整合情况,《投资者报》记者致电其高级公共关系主任何彤,她以“因为收购交易还需向有关监管部门审批,不方便评论”为由回绝了记者的采访。

  业内分析人员认为,雀巢在中国的这条食品帝国之路固然是通过其不断的兼并、收购以及自身在在市场资本运作和企业整合治理上的成熟经验实现的;但由于国内大企业尤其是央企在兼并整合上的缺乏经验和民企在市场竞争中的无助,也给了雀巢这样的机会。

  从调味品到奶粉雀巢“垄断”

  近日,雀巢击败了包括法国达能在内的所有竞争对手,最终以118.5亿美元现金收购中标,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后,将从明年起正式接管辉瑞旗下的营养品业务部,其中的核心即为惠氏奶粉在内的营养品板块。业内人士指出,雀巢和惠氏若成一家,将改写中国奶粉行业格局,雀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

  “目前,雀巢奶粉主做成人奶粉,而惠氏却主做婴幼儿配方奶粉,雀巢收购惠氏,正好实现雀巢奶粉产业链全面发展。”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4月25日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AC尼尔森2011年全国奶粉占比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十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雀巢排名最末,占比3.8%,惠氏占比8%,排名第五位,两家合并后,将达到11.8%,拉近了其与美赞臣占比13.6%的距离。而根据惠氏公布的数据显示,若算上惠氏最新份额,雀巢在华婴幼儿配方奶粉份额更是将从原先的4.4%大幅增加到约14.4%,超过美赞臣的14%,名列首位。

  这场100多亿的巨资收购前景如何目前还无从判断,而来自彭博社的数字显示,惠氏婴儿营养品部门年营收约21亿美元,其中29%的营业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因此,业内传出了不少声音认为,雀巢和惠氏的此次大手笔的收购或将改变国内奶业格局,国内奶粉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而就在2011年雀巢收购徐福记时,业内对那场收购也发出了国内糖果业将生变局的感叹。可见,雀巢对其业务的整合,不仅打造出其在中国的食品帝国,同时一次次的改变着中国各类业务的格局。

  据资料显示, 1998年雀巢收购太太乐80%股份,2001年雀巢收购四川豪吉60%股权。自此拥有太太乐、豪吉、美吉三个品牌的雀巢,立刻在中国鸡精市场拥有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2010年,对云南大山70%股权的收购,让雀巢拥有了该品牌在云南市场约有80%的渗透率、40%占有率以及覆盖云南省95%以上的销售网络。

  在对徐福记的收购之前的2010年,雀巢在中国地区销售额为28亿法郎,其中巧克力糖果业务只占销售额的11%,在中国糖果市场份额为1.8%,名列第五;新兴市场上的落后有碍雀巢未来发展。那次收购后,雀巢透过徐福记全国性销售渠道深入至增长最快的二三线市场,迅速提升市场份额。

  此后对国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60%股份的收购,也丰富了雀巢液体饮料的布局并且确立了其在相关产品中老大的地位。

  至此,雀巢已经在调味品、八宝粥、蛋白饮料和糖果行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如今,对奶粉业务的整合,填补了其在婴幼儿奶粉上的短板。“雀巢通过一次次的兼并,将产业链延长至调味品、饮用水、糖果、奶粉等领域,彰显了其打造食品产业链的战略规划。”尚阳咨询公司董事长尚阳表示。

  快速收购跑赢央企

  然而,雀巢以并购为手段的帝国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收购银鹭和徐福记之前,雀巢除了依靠太太乐和豪吉长期占据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绝对领先地位之外,在乳业、饮料、糖果等细分市场都处于中下游的位置。数据显示,雀巢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位列第四,2010年销售额为9.23亿元,占据3.2%的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国内品牌蒙牛(17.3%)和伊利(15.2%),甚至不到联合利华和路雪(7.4%)的一半。而在在饮用水行业中,雀巢作为全球最大的瓶装水生产商,拥有超过70个瓶装水品牌,但在中国饮用水市场,雀巢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在前7名之外。并且在2009年,雀巢的利润6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净收入减少了2.8%。

  所幸的是,就在雀巢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它开始改变在华策略。2011年,就在其收购徐福记通过国家商务部审批的同时,雀巢关闭了12年前收购的第一家冰激凌生产厂上海福乐食品有限公司;并且开始放弃一些市场份额不高、利润空间又小的弱势市场或区域,加强对二三线城市的布局。

  为了尽快弥补自身产品线上的不足,雀巢开始加大对投资回报率高、有增长潜力的行业的投入,于是其主要精力放到了欧美市场。近几年,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后,长达9年未在中国有什么大动作的雀巢,通过对云南大山70%股权的收购,开始了其在中国第二轮的收购扩张。

  而这一轮,无论是饮用水还是八宝粥、蛋白饮料还是糖果,都给雀巢在这些领域添上了漂亮的一笔。

  “像雀巢这样的跨国企业在收购时,它们对企业文化、操作方式、市场运作等都已经想得比较清楚;而且它们收购的目的也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雀巢此前对银鹭的收购,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在二三线城市中相关产品的占有率;而这次对于惠氏的收购也是为了弥补其在婴幼儿奶粉这块的短板。”北京方圆品牌咨询董事长李明利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他认为,相较而言,国内的企业在收购上就更看重规模或者速度,这就使得收购的目的不那么明确,导致收购后整合的道路上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中粮在为丰富自己的产业链而对五谷道场、蒙牛等的收购,只看到了规模的扩张而并未深入地分析自己在收购业务上的目的和未来的整合模式。“国内的企业在收购上也需要一个从规模到利润转变的过程。”

  “国内的央企还是有一些僵化的味道,因此并不会去兼并一些民企,例如像银鹭、徐福记这样的企业他们被雀巢收购了,而没有被国内的大企业收购,不仅仅是战略合作上的原因,也是国内央企和民企之间这种固定关系的一种影响。”尚阳认为国内大的企业在收购时有时候存在无意识性,并没有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就进行收购。

  而这不仅让国内企业在收购整合中屡遇阻碍,同时也为像雀巢这样具有一套成熟的运营体制的跨国企业渗透进来提供了机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