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4月17日发布的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8亿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3月份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7亿美元,同比下降6.1%。这已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FDI增速连续第5个月呈下降趋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全年我国利用外资总体形势比较严峻。
使用外资增速下滑但结构优化
近半年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速一直呈较明显的下滑趋势。
从一季度行业情况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30.9亿美元,同比下降4.69%,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4.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40.32亿美元,同比下降2.5%,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7.6%。而同比增速较快的农、林、牧、渔业仅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83%。数据还显示,一季度,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金额14.14亿美元,同比下降31.2%。此外,从区域情况看,一季度,我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50.04亿美元,同比下降3.66%,占全国总额的84.82%;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9.96亿美元,同比下降14.38%,占全国总额的6.77%;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2%,占全国总额的8.41%。
尽管一季度全国利用外资增速总体继续回落,但其中不乏值得关注的亮点。沈丹阳认为,外资产业结构得以持续优化,特别是国家鼓励的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有比较大的增长,如通用设备领域增长了47.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1%,专用设备领域增长10.1%。此外,随着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中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中部6省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20.7%,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地区对华投资虽然在下降,但美国和日本对华投资均保持良好的势头。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国对华投资连续下降后开始增长,对华实际投资金额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日本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3.2%。
房地产业利用外资下降6.3%
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2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使我国吸收外资面临挑战。
今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下降2.8%,主要原因仍是世界经济低迷导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放缓。以欧盟为例,由于欧债危机扩大,欧盟对华投资下降幅度达31.3%,其中,英国和德国对华投资分别下降了52.9%和17.7%。
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吸收外资也有一定影响。沈丹阳说,近两年房地产领域实际利用外资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四分之一。受楼市调控影响,房地产业利用外资增速有所下降。去年一季度,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了38.6%,而今年一季度下降了6.3%。尽管这种下降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但如此“一增一降,就对整个一季度的利用外资规模有了比较大的影响”。
此外,去年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29.4%,基数较高也是造成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回落的一个原因。沈丹阳称,去年利用外资是前高后低,今年则有可能反过来。
全球FDI流向正在发生变化
面对连续5个月利用外资增速持续下滑,形势的严峻性不言而喻。有专家指出,我国利用外资增速下降将呈长期趋势。
从国际来看,全球FDI放缓的趋势并未得到扭转。欧洲债务危机尚未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欧洲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下降;美国方面,在美国政府倡导“制造业振兴”、推出“选择美国”等计划的鼓励下,资金回流迹象明显;而发展中国家则加大了引资的力度。与此同时,美国企业趁欧债危机之际加大了对欧洲的投资力度,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的新热点。“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全球直接投资流向发生变化。”沈丹阳说。
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供应趋紧,融资困难等多重压力仍然并存,使外国企业扩大在华投资的意愿受到了一些影响。这些反映了当前利用外资形势的严峻性。
针对这些情况,沈丹阳表示,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工作将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为着力点和出发点,进一步提高外资质量,包括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外资管理水平;深化外资审批改革,推进投资便利化;加快开发区和边合区转型升级,推动沿边开放等。同时将抓紧修订并实施《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进一步引导外资流向中西部地区。
从总体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吸收外资的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