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见习记者 胡苏敏
面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创近三年新低,关于刺激政策出台的预期再度升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15日称,“目前的经济情况反映了宏观调控短期目标的转变。”据彭兴韵称,中国宏观调控重点从2011年四季度就已转变,“去年7月份CPI同比增幅高达6.5%,在7月、8月之前,货币政策是以防通胀为主,随后则有所转向。”
而在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最新的宏观调控态度表述是:“加强总需求管理,及时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新华海外财经14日更是直言,“面对中国经济减速……刺激政策已经悄然登场了。”
刺激政策出笼信号
新华海外财经报道的论据之一,是中国3月信贷激增的事实。
3月份中国新增贷款意外突破万亿元的大关,达到1.01万亿元,远高于2月份的7100亿元,也超出市场9000亿元的预期,创下14个月以来的新高。
新华海外财经据此分析,3月信贷激增说明,央行通过窗口指导来缓解金融市场的资金压力,效果一样好,“3-4月份银行间平均利率从1-2月份的4.5%降至3.3%,这是银行资金头寸趋于宽松的迹象。”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看来,一季度经济下滑比较厉害,尤其是投资消费都在往下走,这为货币政策松动提供了更充分的理由。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尽管这个数字高于今年全年GDP增速7.5%的目标,但0.8个百分点的降幅超出普遍预期。这是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中国GDP同比增速连续5个季度回落,也是2009年二季度后的最低值。
不过,对于3月信贷数据,分析人士看法并不一致。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院王小广告诉早报记者,现在的贷款放松仍是适度的,并非所谓的“刺激行动”,“现在中国经济是处在一个结构调整、去浮躁、去泡沫的阶段,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3月货币供应状况依然不理想。M2(广义货币)虽然有回升,但与银行大量发售理财产品有关。因此宏观调控仍应朝着适度增加信贷和流动性的方向微调。
财政投资复苏迹象
刺激政策重新登场的苗头,不只是3月信贷激增。
中国3月份财政存款下降4050亿元,这是除12月份以外的历年最高月度降幅。这被新华海外财经解读为“政府加大了公共投资的力度”。
同样容易与投资力度挂钩的数据还有粗钢产量。
今年1-3月,中国粗钢产量为1.7422亿吨,同比增长2.5%。3月日均粗钢产量增至199万吨,接近去年6月份创下的200万吨纪录高位。这一数据同样被视作固定资产投资复苏的信号。
分析师称,钢铁企业在今年早些时候铁矿石价格企稳之际重启生产,它们预计随着气候转暖钢材消费量将加速上升。(编注: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进口铁矿石一季度均价为137.09美元/吨,同比下降13.46%,比去年最低价还要低,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正好利用原材料价格较低的空当加大生产。)
而此前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受钢材价格低水位持平及下游产业不景气的影响,钢铁企业产出将被抑制。
即便是此前遭遇部分停工的铁路建设,复工速度也在加快。
华夏时报此前援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副总工程师王梦恕的说法称,“随着资金的落实,各工地普遍复工。停工的铁路复工率达到80%。”
王梦恕作这一表态前,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做出“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项目,适时开工一批急需必需项目”的部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随后在广西、福建等地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再次表示,今年铁路5000亿元的投资要到位,使在建铁路线路开工。
“宏调仍有发力空间”
事实上,决策层关于投资的表态亦未松口。
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内需。既要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会议特别提到,要“确保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
但王小广强调,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在增长,而是结构的问题,“如果经济保持高增长,那些低效率的企业就淘汰不掉,等于是保护,对于创新发展没好处。”
王小广曾对早报记者直言,市场需求是由市场自身决定的,不是靠增加供给可以拉上来的。不顾市场情况,一味增加投资,只会造成产能过剩。
对于当下的经济增速回落,彭兴韵的观点是,现在要特别重视两点:一是保增长毫无意义,二是在保增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消化和解决之前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他认为,仅仅依靠加大投资输血而保命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要用长期相对缓慢的增长,来换取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彭兴韵说。
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看来,全年7.5%的GDP增速目标创造了较大政策调整余地,宏观调控仍有发力空间。“对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继续增加,这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长期支撑。亦可出台一些新的推动消费增长的举措,如继续增加社保投入、增加居民收入,为扩大内需提供持久动力。”
连平认为,近期系列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增速开始缓中趋稳,在政策调整等因素作用下,减速进程即将结束,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是全年底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