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一季度对外贸易再现顺差符合规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0日 14:15  中国广播网微博

  【导读】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近8600亿美元,实现顺差6.7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对外贸易再次出现顺差,是否意味对外贸易重回正常轨道?金砖国家贸易增速领涨,中国的外贸格局是否开始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拖后腿,产业结构调整走向何方?

  中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海关总署今天(10日)上午公布了今年1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亿美元,增长6.9%;累计贸易顺差6.7亿美元。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增长7.1%。当月贸易顺差53.5亿美元。

  分区域来看,中欧双边贸易增长2.6%,中美双边贸易增长9.3%。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9.2%。中日双边贸易下降1.6%。比较突出的是,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分别增长33%和11.5%。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做评论。

  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保持顺差6亿7000万美元,做对比会发现去年一季度是贸易逆差,从今年一季度呈现出6亿7000万美元的顺差来看,重回顺差,但是顺差规模缩小符不符合我们进出口贸易的规律呢?

  张燕生:这是符合我国进出口贸易规律的。过去几年的贸易顺差实际是持续下降的;另外,通过一季度数据可以发现顺差非常不稳定。

  中欧双边贸易在一季度发展缓慢,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与东盟、金砖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发展速度比较快,和俄罗斯以及其他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应该在对外的重点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张燕生:这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基本形势。当前全球经济贸易的形势可概括为双速增长,就是说呈现出美国、欧洲、日本低速增长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凡是代工的生产链增长非常困难。另外,欧洲目前市场需求还是比较疲弱。

  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从以欧美市场为消费市场的代工生产体系向自主生产体系转移。还要从以美日欧为主体的制度消费市场转向新兴市场。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今年一季度拖了进出口贸易增速的后腿,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否可以通过这个现象分析出产业结构调整接下来要重视的一些行业了?

  张燕生:前30年我们劳动密集型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突出的反映在我们的纺织业,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了1.4%,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竞争力被削弱应该怎么办成了新挑战;另外,我们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还比较强劲,增长了9.1%,在机电方面就涉及到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的竞争优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