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成品油价格发布或以升为单位

  成品油调价在即,正当业界预期越来越浓的时候,有机构透露,发改委正在向中石油、中石化紧急征求成品油价格发布形式。

  卓创资讯、金银岛等多家资讯机构的分析师都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不过这次发改委的意图是进一步规范汽柴油吨和升之间的折算系数,以及规定价格的发布形式,而不是此前有媒体猜测的究竟由谁来发布涨价信息的问题。

  中宇资讯分析师申涛对媒体透露,在中石油、中石化提出上调油价的提议之后,国家发改委15日向两大集团紧急征求成品油价格的发布形式,具体可能涉及吨升折算系数问题,要求在16日上报方案。

  据报道,关系到此次调整,初步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今后发改委发布汽柴油规定吨价和规定的升价。方案二:今后发改委只公布汽柴油规定升价,规定吨价根据折算系数折算。目前发改委正在征求中石油和中石化意见。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紧急咨询,可能意味着成品油价格调整政策会发生一些变化。而新的变化可能就体现在近在眼前的此次油价调整上。

  进一步规范汽柴油吨和升之间的折算系数,意义何在?有分析认为,当前吨和升之间的换算系数不符合实际,导致涨价时老百姓吃亏。也就是基于这一点,发改委或许才希望予以改革。

  对此,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峰分析认为,随着汽油品质提高,旧的吨升换算系数已经不准确。

  据了解,此前发改委调价文件中公布的是各地区的零售吨价,各地的批发与零售到位价均由各地物价局通过吨升转换系数计算而来,但因各地物价局换算系数不统一,造成在实际销售中存在差距。

  如果统一吨升折算系数,可以规范市场,防止各地按不同升价变相涨价。所以发改委借此次调价来进一步规范成品油调价发布形式。 ”申涛解释说。

  成品油调价近在咫尺

  有分析认为,这次紧急征求意见,或许会令调价窗口打开稍稍推迟。不过也有评论认为,正是发改委征求两大集团对油价发布形式的意见,可见成品油调价势在必行。

  事实上,这次紧急咨询或意味着调价近在咫尺。此前就有分析预测,调价的具体实施不是在17日,就是在19日。而最终的上调幅度可能在400元至500元/吨,而以升来换算的话,汽油价格上调幅度为0.29元至0.36元/升,柴油上调幅度为0.34元至0.43元/升。

  其实,就算是调价窗口现在打开,也已经是延后了不少时日。按照目前国内成品油“22天+4%”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国际原油价格挂钩。根据机构监测,三地变化率早在2月23日即首次突破4%的关口,而到3月8日又满足了“22天”的另一个调价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早在3月8日,调价窗口就已经开启。

  如今,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位震荡,又将三地原油变化率迅速拉高至10%以上。据报道,截至3月14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 105.43美元,4月交货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24.97美元。据金银岛提供的数据,3月14日三地原油当日均价每桶较 2月 7日 基 准 价 上 涨10.08%。息旺能源最新监测结果也表明,截至3月15日,三地变化率高达10.88%。

  也正因如此,对于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不管是业内还是社会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预期。不过上涨的油价还是会引发更加热烈的关注。有分析师表示,如果这次调价进行,部分地区93号汽油价格将超过每升8元的价位,对消费者来说,会触及其消费心理承受能力。

  成品油面临“跳跃”可能

  目前来看,原油价格走势主要受制于中东紧张局势及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大国需求两方面因素。现在虽然还在上升通道,但是否会有所转折,也将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据报道,有迹象显示,伊朗风险有所缓解,市场炒作热点或将降低;而13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维持超低利率0至0.25%到2014年末不变。暗示QE3或将短期无望,美联储淡化了利好经济数据及原油价格上涨因素,并称通胀压力只会“暂时性”增大。由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或将面临下调可能。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伊朗局势很有可能反复,国际油价依然有强力上升的可能。

  一边是高高在上的国际油价,一边是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虽然此次发改委的表现会给成品油定价和发布带来一些微调,但实质性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仍未见踪影。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媒体表示,近期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可能性不大,“如果油价处于上升期而且这个上升幅度可能还比较大的话改革就比较困难。 ”

  由于新的定价机制将更加灵敏、更加迅速地反应国际油价,而近期国际油价又在上升通道,接二连三地频繁上调价格,在社会接受度方面将面临挑战。即使中间有一两次回调,不稳定的价格趋势也不是改革落地的好时机。由此,若是期待更加触动实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人们还需耐心等待。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肖 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