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德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新兴国家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8日 17:00  人民网微博
图为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图为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 朱瑶)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3月17-1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追求内外均衡的增长”的主题演讲。他提议,追求均衡增长是各国共同的目标,我们应该共同围绕着均衡的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要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新兴国家的崛起,新兴国家的崛起机遇远远大于挑战,有些国家采取限制出口,甚至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这是不可取的,既对他国不公,也是对本国的公民和企业的不公正。

  以下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演讲实录:

  陈德铭:谢谢主持人,谢谢主办方,我更加感谢多年来邀请我参加这么一个高层论坛,我尤其要感谢他们今天在一个追求内外均衡增长的主题下让我做一个发言,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题目,长期以来经济学界、理论界一直就均衡还是非均衡增长进行着广泛的深入的讨论,而且形成了各种派别,而且这种理论也在实践中加以不断的修正、完善。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近百年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失衡导致了战争的四起,危机频发,所以我们在讨论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想到我们目前还经受着经济危机的考验,经历着艰难的复苏,我们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在发酵,我们更不能忘记在非洲还有很多饥荒的人们以及能源方面随时可能出发的战争,所以这个题目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我想讲一下我对这个题目的认识,我们讲的追求内外均衡的增长,在中国的文字里所谓追求的东西往往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可遇不可及的,比如我们崇高的理想目标等等。从哲学的意义上讲,追求均衡也就是达到一种矛盾的对立的统一,从哲学的角度讲,矛盾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而矛盾的对立是绝对的、永恒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因为有着矛盾的双方,他们不统一,他们互相的斗争导致事物向前发展。如果从这样一个哲学角度来看我们的经济均衡增长,也可以说在经济的发展中间,均衡的增长是相对的、短暂的,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的增长是绝对的、长期的。非均衡始终在均衡的周围波动,推动着我们经济的增长。

  至于这个题目讲到的内外均衡增长,我理解,当前我们的人类社会主要的政体还是以国家的形式出现,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内外应该是以国界为内和外,也就是说内事是国内,外事是国外,当然也可以包括一些成功的国家联合体作为内,或者是一些区域经济的共同体等等。

  从这么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把内外的均衡或者是非均衡的增长从狭义的定义上看成是各国或者是国家联合体的一种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自然人移动,以及在这种基础上的国际货币收支的均衡与否。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看,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还不仅包括着贸易、投资、自然人的移动,还应该包括着财富的分配、资源的拥有与消费,以及各国的教育、养老、医保等等方面的均衡与否,因为这些均衡与否决定着每个国家的人权,人不仅要有说话的自由权,首先要有发展的权利。

  第三,全球化下的经济均衡增长问题。经济的全球化无疑已经是当前世界的一个主要特征,全球化打破了原有的均衡,但是接着又出现了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中的均衡,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均衡不断被全球化,被经济的发展而打破,又不断出现新的均衡。我们应该承认,今天的全球化是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生产关系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和海运成本大量的降低,全球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贸易的全球化,跨国公司们在激烈的全球化的竞争中,开始大规模的在境外投资,按照生产要素最佳的组合来布局全球的生产。现在的一些新兴国家当年早期的经济起飞就得益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推动,随之在这些国家也产生了本国的民族的工业发展,以及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

  我们拿占着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为例,30多年前的中国,其贸易的进出口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不到1%,而30年后的今天,以2010年为例,中国的贸易已经超过了世界贸易总量的10%,因为去年的数字还要等世贸组织最后发布,所以我想用前年的数字来说明。显然,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打破了30年前的贸易均衡,中国又在创造着新的增长,创造着新的均衡,因为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间,进出口基本是平衡的,开始出现比较大的逆差,以后又出现了比较大的顺差,到了最近几年逐渐走向平衡,而且越来越更加的平衡。到了去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只占了GDP的2%左右,如果加上资本向下的收益,整个中国的国际收支比例也只占到GDP2.8%左右。

  人们经常看到西方的政客批评中国不顾全球的平衡,成为世界贸易的第一大国,出口第一大国,但是他们却从来不提中国也是世界贸易中进口的第二大国,而且在可以看到的几年内,中国贸易的进口会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国,我们离第一大国在贸易量上进口量上只差了非常小的距离。在可以看到的未来的几年里,中国还会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不仅给全球的国家提供了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中国自己的生产,也充斥着世界各国各种名牌、高档消费品,甚至奢侈品。如果没有这种新的发展中的均衡,我们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难度可能要比现在大的多,因为中国在最近几年里每年国内生产商品的零售总额都是在16%、17%、18%一个比较高的,高于GDP增长的速度下来发展的。

  第四,关于追求内外均衡增长的几点建议,追求均衡增长是我们各国共同的目标,尽管实际的增长总是非均衡在均衡的周围波动,表现出非均衡的特性,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应该共同围绕着均衡的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因此我有三点建议:

  首先,我们要确保非均衡增长的有限度和可控性,因为非均衡增长一旦超出限度不能控制,一个国家均衡的失控会给整个世界,给全球的各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从而反过来也加重了这个国家本国自己受损的程度。我们从资金仍然在蔓延和发展的金融危机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因此我十分赞成G20对全球治理的参考性指南的研究和监测,我们需要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求得共识。

  其次,我们要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新兴国家的崛起,新兴国家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结果,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的必然,发达国家面临着这种新兴国家崛起的趋势,既有挑战的一面,更有机会发展的一面,事实可以证明,对发达国家来讲,新兴国家的崛起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因此为了应对新兴国家崛起,而对发达国家形成的挑战,有些国家采取限制出口,甚至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这是不可取的,既对他国不公,也是对本国的公民和企业的不公正,结果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第三,我们要共同的努力开放市场和扩大本国的消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总的新兴国家都要从国情出发,扩大市场的开放,促进贸易的便利化,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最终的消费需求作为自己内部均衡增长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中国正在这样做,也愿意和各国互相切磋,使我们如何能够做的更好。

  朋友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就均衡增长中的货币和贸易的关系,尤其是货币汇率和贸易平衡的关系做一些详细的阐述,但是我也想就这个问题简单的提一点,货币和贸易的关系要从彼此的宏观的总量上来考量,要保持在市场运行基础上的平衡,我们不要把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混淆了。

  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