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FDI四连降 存准金下调几率大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6日 20:11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两则一前一后发布的数据,相互证明了中国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几率正在增加。

  与6前天公布的创纪录的外贸逆差呼应的是,15日商务部公布的FDI数据表明,中国吸收外资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603家,同比增长38.6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26亿美元,同比下降0.90%。这是自2011年11月起我国吸收外资连续四个月下降。

  此前三个月分别下降了9.76%、12.73%和0.3%。

  同样不太乐观的是外贸数据。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月中国外贸逆差高达314.9亿美元,创下9年来的新高。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大幅外贸逆差以及FDI持续下降,表明2月外汇占款增量或将处于低位,甚至不排除再次出现下降的可能,因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几率也在增加。

  同时,在FDI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之后,2012年1月的新增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再次转正。

  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1月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到25.4996万亿元人民币,当月新增约1409亿元人民币。不过,进出口在2月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逆差使得市场对于2月份的资金流入状况进行了重新的评估。而FDI持续的负增长也更加重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由于2月贸易余额从1月份的顺差273亿美元转为逆差314.9亿美元,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的57亿美元逆差规模,主要由于出口增长显著低于预期所致。对此,中金日前发布报告称,在2月贸易逆差超预期扩大的情形下,如果2月短期资本仍然是净流出(1月外汇占款新增1400亿元,但扣除贸易顺差和FDI后,仍显示短期资本净流出),则2月外汇占款可能再度负增长,给国内广义流动性供应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大幅的贸易逆差和FDI的连续下降也可以解释2月份紧张的流动性条件,以及在外汇流入较为疲弱的情况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但鲁政委并不认为贸易数据将会影响到当前的货币和汇率政策。

  中金报告指出,外汇占款给国内广义流动性供应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从另一层面支持了其对当前广义流动性仍然偏紧的判断,银行间流动性的宽裕未能有效转化为广义流动性的宽松。

  “理论上讲,(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可以非常大,但还是要针对具体的流动性状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

  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或者下调,主要是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对冲要求有关。“举一个例子,在某一段时间里,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比较多,中央银行买入外汇比较多,为此吐出的流动性就比较多,此时就需要加大对冲力度,也就是说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就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周小川形象的解释道。

  从周行长的描述中,不难看出目前的外汇占款减少的情况正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条件“不谋而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撰文称,前些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外国资金以不同的方式大量地流入中国市场,央行不得不增发基础货币来冲销进入中国的流动性。

  在他看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并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高点。但到了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外国进入中国的资金也逐渐减少,甚至于出现了负增长。外汇占款减少,也就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回到常态腾出了很大空间。

  当然,这还要看今年的人民币升值及外资流入的情况。“周小川的答问预示着2012年央行将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的动作频率会比较高,意味着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不会太大,外汇占款流入将逐渐减少。”易宪容认为。

  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FDI放缓,贸易顺差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预计今年外汇占款将不及去年。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在M2目标定为14%的前提下,如果今年外汇占款降到2万亿,意味着今年国内贷款需要达到10万亿。因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必要,预计上半年有3次下调。

  “何时下调、下调幅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外汇占款的情况。”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但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上涨、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中长期通胀压力,加之央行将今年M2的增长目标定在14%的较低水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快速、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下调存款准备的条件正趋成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