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杨旭 关向东 尹海明)赴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海南省长蒋定之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观察审视海南,这是更好谋划海南发展的一种思想方法和一种认识工具。核心意义就在于要跳出海南看海南,立足全国乃至面向世界看海南,视野会更宽,思路会更宽,胸襟会更宽。展开一点来说,这个考量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取向:
首先一条,是要看到发展差距。这几年,海南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年均增速是13.3%,去年是12%,人均GDP已突破了4000美元。与此同时,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也都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海南已经步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上升通道,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这是纵向看,应该讲成绩非常巨大。但放到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我们海南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我们的人均GDP、人均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0%多一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概7、8个百分点,像人均用电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横向一看,应该讲差距不小。海南省委、省政府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海南仍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这一点,跳出海南看海南,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更清醒和更客观。也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会紧迫感更强,奋起直追、加快发展的步子才会迈得更加坚定。用这样的视野和方法看问题,我们得出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是当前海南的一篇最大政治文章,只有把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才会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才会摆脱欠发达的面貌。
第二条,就是选准发展路子。当前国内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只有善于发现、发掘自身的个性和优势,并做强做大个性和优势,才能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始终胜人一筹,赢得和把握竞争主动权。用更宽的视野来看海南,就是要在大局的比较中看到海南的个性和优势,进而选准发展路子,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等等,聚焦到一点,一定是产业的优势。海南是“天然大温室”,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农业增加值已连续15年增长6%以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产业化水平,我们热带现代农业的综合效益一定会大幅提升。旅游业是海南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大与小、强与弱、优与劣,对海南来讲至关紧要。按照国际旅游岛的要求来发展旅游,我们的旅游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品种、业态、结构都要调整与创新,这个产业的前景当然是非常广阔的。这几年,海南特别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项目,去年产值超过了300亿元。可以肯定地说,未来几年,这一产业的发展会大大加快。海南姓“海”,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我省海洋经济要每年增长16%左右,海洋经济是我省名副其实的“蓝色聚宝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又赋予了海南一些优厚发展政策。依托这些基础和条件,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海南一定能实现从资源的全国独有,到经济与产业“独步天下”的跨越。
还有一条,就是要提升海南的位次。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来审视,我们海南应该也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来增加自己的份量,提升经济社会进步的位次,在国内外更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怎么来提升呢?一个现实的路径,就是进一步发挥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板块的作用,以此来带动、来提升、来实现。比如,要把海口打造成面向东盟经济圈的北部湾重要中心城市;比如,要把三亚建设成为率先基本现代化的世界旅游城市;比如,要把洋浦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石油化工基地;比如,要把农垦集团做强做大;比如,我们还要加快建设步伐把一个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旅游业先行试验区搞起来,等等。只有确立起这样扎实可靠的奋斗目标,凝聚起更多的建设力量,海南才会逐步提升自己的份量与位次。(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