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就PM2.5追问 20亿清单能否换来清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5日 09:16  新华网

  (两会中国网事·热点追踪)20亿元的清单,能否换来清新?——网民与代表委员就PM2.5的“细节”追问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PM2.5被写进《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将开展细颗粒物监测”的消息,像一针网络清新剂注入各大论坛。

  广大网民在击节叫好的同时,关于它的细节追问似乎才刚刚开始:采购PM2.5监测仪器的庞大‘市场蛋糕’由谁享用?监测设备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区域联防联治会否成为PM2.5“写”上蓝天的掣肘?对此,“中国网事”记者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

  采购巨额PM2.5监测设备:进口还是国产?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2日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建设近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

  “炉头舌”等新华网网民发问:“20亿元的市场订单谁来抢?” “国产厂商的PM2.5监测仪器质量咋样?”“究竟进口还是国产?”甚至不少网民建议:“一定得买进口的。”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的圆,有些国外仪器并不好使。”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国外监测仪器各有缺陷,方法评价也需时间,难以在短期内得出一致结果。截至目前,尚无一种仪器能准确无误地测定PM2.5浓度。”

  据一些从事环保工作的代表委员介绍,目前国际比较有名的PM2.5监测设备厂商主要有美国TFS(赛默飞世尔公司)、法国ESA(苏氏环境公司)等。国内厂商分布在京、冀、鄂、皖等地。“目前来看,非国产PM2.5监测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北京市环保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监测设备采购标准。“北京拟向美国购置相关仪器,初步预算约为4000万元。”

  “PM2.5监测主要有‘称重法’‘β射线法’‘光散射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全盘照搬。”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说,监测方法不同、仪器不同都会造成数据相当大的差异。“在观测、分析和治理技术等方面,政府应多加扶持,注意考虑民族仪器制造业的发展,让我国的PM2.5监测和治理逐渐使用本土技术。”

  区域联防联治:切实可行还是纸上谈兵?

  在一些高校的BBS论坛上,不少热爱环保的学生发帖称:“仅仅监测PM2.5能治本么?再先进的仪器也改变不了尘土飞扬,关键得看如何治理!”

  包景岭代表对此深表认同:“大气污染是一个区域概念,拿京津冀来说,一个气候条件控制下,肯定会互相影响。如果不实行区域联防联治,再怎么监测空气质量也白搭。”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环保局原局长陈万志说,以北京为例,当前城市燃煤总量约2600万吨,根据减排目标,2015年要控制在1500万吨以内,北京在降,但周边燃煤却在升。

  “PM2.5粒径小、传播远,周边传输对大城市PM2.5的贡献率最高。”从事水泥生产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举例说,津、冀地区聚集了大量水泥、钢铁、炼油、石化等高污染产业,区域燃煤总量一年超过3.5亿吨,对北京的影响约占PM2.5来源的24.5%。

  在“土木在线”等环保论坛上,网民普遍认为,要解决PM2.5背后的空气质量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中央环保部门做好‘顶层设计’,让这些区域的专家、院士、环保部门、基层治理工作者们平等地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梳理、统筹考虑,制定出全局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统一的区域环保目标。”包景岭说。

  PM2.5新国标:与世界“高轨”相接有多难?

  吴晓青2日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仅仅与世界“低轨”相接。新国标实施后,我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

  “青山依旧在”等网民说:“中国的PM2.5里到底有些啥成分?”“对人体伤害程度有多高?”“与世界‘高轨’相接到底有多难?”

  “这些问题仍待确定。只有分析清楚具体污染成分、分布等,监测和治理才会更有成效。”陈万志说,中国与美国的PM2.5情况并不相同,美国制定其PM2.5标准消耗10年时间,而我国的标准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最宽泛值。“究竟科学与否,应让科学院、大学等环保系统之外的第三方继续观测、分析研究,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确定合理的基准值。”

  “就目前看,想和世界‘高轨’相接,难度相当大。”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以北京为例,自1998年至今,已先后关停搬迁首钢、北京焦化厂、北京化工厂等200多家重污染企业。“该上的污染防控措施都上了,继续加大措施的空间变小,也就意味着明显改善的难度更大。”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宽容和理解。“FUSS铅”在中国环保网论坛中发帖称,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环境保护需要循序渐进,PM2.5写进“国标”,最终要“写”上蓝天。

  “其实早在10年前,一些科研机构就已开始监测PM2.5,大体了解其浓度变化趋势。”包景岭建议,当前的关键,既非纠结于某一监测数据,亦非重金引进海外高级监测仪器,而应全力深入进行“成分研究”,特别是找到PM2.5内到底附着哪些有毒有害物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源头消减。(记者张淼淼、周宁、朱薇、李江涛、秦亚洲、周蕊采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