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形成大量隐性负债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对备受关注的地方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必须在制度创新中以规范的阳光融资,替代、置换“融资平台”等隐性负债机制。
“在地方债问题上兴利除弊,化解症结,或许可成为推动中国下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化改革的动力之一。”贾康说。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万亿元。
贾康说,从审计结果可以看出,过去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明显太低,大量的隐性负债是潜规则强制替代明规则形成的,一直以来没有通过统计信息及时揭示。同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结合其他公共部门债务一并考量,虽然总体尚在安全区内,但内含的局部风险一旦被触发而发生危机时,可用的机制只能是“救火”,社会代价相当高。
“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分税制迟迟未能成形,矛盾积累使地方隐性负债愈演愈烈。”贾康说,深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迫在眉睫,化解地方债症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贾康勾画的改革新思路是:省直管县的“扁平化”在先,接着是按照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分税。
“地方省和市县两个平台上放什么税是关键,现可看出端倪。”贾康说,已启动资源税改革,工商业不发达而资源富集的地区,通过资源税改革可形成自己的地方税财源支柱,上海、重庆等为代表的较发达地区,通过实行名为房产税、实际上为不动产税的改革,有可能打造成另一个长久而有支撑力的地方财源支柱。由此地方税体系的主打税种逐渐清晰化。
贾康说,分税制制度框架搭好,转移支付就可进一步优化,即一般性转移支付更客观、更科学,专项转移支付应有所控制、合理归并,并及时下达,使地方得以与其他预算内容相协调。不允许各部门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作专项资金的配套,不然会逼着欠发达地区弄虚作假。
贾康说,去年末上海等四省市开始“自主发债”改革试点,今年在地方债发行规模继续扩大情况下,应增加试点地区数量。远景是逐步走向比较全面的、信息透明、监管到位、风险可控的地方可持续自主发债状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