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显示两会关注焦点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 09:24  中国网
截至2月29日下午四时的调查结果 截至2月29日下午四时的调查结果

  中国网3月1日讯(叶洪涛) 随着 2012年全国“两会”的临近,民众对“两会”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众多民生焦点问题更是不断升温。据中国网 “2012‘两会’热点话题调查”的数据显示,名列调查结果前三位的话题分别是“高考改革”、“养老保障”和“人口政策”。

  中国网于2月16日正式推出“2012‘两会’热点话题调查”,截至2月29日下午四时,“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分别得到30544票、26904票、5362票,成为网友关注度最高的三个话题。与近三年来的“两会”热点调查结果相比,人们的关注热点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2010年的调查中,“劳动者权益”、“公平就业”、“反腐倡廉”分列前三位。2011年,则是“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反腐倡廉”位居前三。在2012年的调查中,“反腐倡廉”的位次有所下降,由前两年的第三位降至今年的第四位,而今年位列前三位的话题都与老百姓生活有着更为密切的直接关联。“社会保障”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网友对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

  网友最盼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高考改革”在本次调查中得到的关注最高。在网友留言中,讨论最多的就是高考户籍限制的问题。按照目前我国的政策,高考学生必须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众多网友呼吁“两会”代表、委员们能重视高考户籍的问题,给所有考生一个公平的考试机会。

  网友观点:

  IP:114.253.174.x 孩子从在北京出生,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都在这儿上学,只是没有户籍,父母工作生活都在这里,不能参加高考。我们需要的是公平。

  IP:114.88.70.x 希望孩子可以在我工作的地方参加中高考,这样,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家长可以继续自己的事业,孩子可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孩子可以不成为留守儿童,家长也可以不必在孩子和事业的这两条路上去做艰难的选择。

  云中的朵儿(网友):请尽快解决随迁子女就地中考、高考问题,减少有父母的孤儿——留守儿童,不要再让家庭悲剧发生,让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利国利民。

  IP:122.70.59.x 一下子完全放开、完全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也不现实,有条件的放开,逐步过渡是更好的选择。

  背景资料:

  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年度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要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

  2012年2月底,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消息称,山东省正在研究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专家看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高考户籍”破解的难点,涉及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需要全国通盘解决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认为,“高考户籍”牵涉到资源和利益问题,因此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利益平衡。比如,一个外来的学生在家乡已有一份教育经费,来到另一座城市之后,经费应当部分转移到流入地来,以此来平衡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关系。

  养老保障受关注 网友盼老年人舒心年轻人减负

  调查中,网友普遍反映出对养老问题的担忧,希望政府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晚年生活过的舒心,从而也减少年轻人的赡养负担。网友希望政府能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将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也纳入体系中,同时对不遵守缴纳养老金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以保障每个中国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得到公平、彻底的落实。

  网友观点:

  IP:221.11.57.x 企业人员退休工资很低,和事业退休人员工资差距很大,双轨制很不公平,请两会研究解决。

  IP:115.196.197.x 对于两代独生子女的老人要特别对待,尤其是农村户籍的。上有老下有小,对于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言,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计划生育既然是国策,就应当给予鼎力支持的群体特别的、应有的福利待遇。

  IP:121.17.162.x 其实,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给员工买保险,我们该怎么办?

  IP:116.117.22.x 中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我是80后,面临着结婚生子,还要赡养四位老人,感到压力过大,我认为政府应该重视养老方面的问题。

  IP:118.120.148.x 对于养老保险,我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实行不分农村城镇的“全覆盖,低水平”养老保险,显得十分重要。至于提高养老金水平,我认为远没有全覆盖来的重要。提高养老金水平,是在全覆盖实现以后的事,是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以后的事。目前真正应该做的是:全覆盖。不分地区差别,不分城乡差别的全覆盖。对于那些没有交费能力的人群,应该予以缓交,减交或免交。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