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水电公司在苏丹中弹失踪者遗体找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7日 15:12  北京日报
中水电公司在苏丹中弹失踪者遗体找到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外交部网站6日晚发布消息称,据苏丹有关部门通报,中水电公司苏丹项目部遇袭事件中中弹失踪的1名中方员工已遇难,苏方已找到遗体并将尽快向中方移交。

  消息表示,中国驻苏丹使馆将协助有关公司及家属尽快予以确认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又讯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6日说,中方正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营救在苏丹被劫持的中国工人。

  刘为民是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他说,近日中方外交人员设法与被劫持人员通了电话,目前29名被劫持人员身体状况良好,情绪比较稳定。有关营救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中水电集团公司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一个公路项目工地1月28日遭到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袭击,当时工地上共有47名中国工人,其中29名工人被反政府武装劫持,另有一名中国员工失踪。

  新华社发

  链接

  去年处理领事保护案3万起

  日前,在与我国万里之遥的苏丹和埃及,连续发生了两起中国工人遭劫持、扣留事件。截至2月6日,在埃及遭绑架的一批中国工人已经获释,但在苏丹被劫持的中国工人安全仍令国人担心。

  外交部领事司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有关部门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目前,有16000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在海外负笈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更是将近200万人。

  安全问题多元化

  “‘走出去’的人多了,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就大了。尤其像非洲、中东,地缘政治环境很复杂,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种族矛盾、族群冲突,都可能会把中国人‘捎带’进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说。

  与此同时,一些非传统安全的因素如海盗、恐怖主义袭击等,也开始频频威胁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疾病、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故对我国公民的安全冲击也越加频繁。

  专家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国家经济复苏缓慢,采取了收紧移民政策、加强对外国人管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客观上也对中国公民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某种挤压,甚至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风险意识“软肋”多

  领事保护是保障海外公民安全的核心。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中国的领事保护工作资源相对有限,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数据显示,我驻外使领馆中做领保工作的仅有600多人,按2010年出境6000万人次计算,每名领事官员一年要面向10万人提供可能需要的领事保护,而美国的比例是1:5000,日本大约1:1.2万。

  公民海外安全意识存在一些“软肋”,也是中国公民面临海外风险不断增加的原因,“走出去”需筑好风险防控之墙。

  来自河南信阳的凡大志对此就有着切身之痛。2010年,他和同村100多名乡亲一起,前往利比亚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出国,不仅对当地情况一无所知,连自己有没有购买人身保险都不清楚。

  需要消除的另一个“软肋”,是部分企业的海外经营管理模式。作为国内海外工程量较大的建设企业,中建八局的党委副书记于金伟认为,“走出去”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要以员工生命高于一切为核心理念,员工出国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目前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多是单打独斗,比如同处某个国家的能源项目,势必涉及基建、交通物流、金融等多方面的项目;如果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形成一个整体走出去,就可以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也可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

  加紧编织“海外安全网”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安全挑战,多方联动、加紧构建一张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网”,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企业和公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专家表示,国内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侧重处理国内突发事件,亦应突出国际视野,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纳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当中。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前,及时利用微博、QQ等新技术方式,也是搭建“海外安全网”的重要环节。

  此外,还应当通过进企业、入校园方式,对出国务工人员和留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对于“走出去”的企业“不培训就不派出”,帮助民众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

  “如果把出国比作游泳,那么国家保护可以比作水情、天气预报以及发生意外后的救护,但是要真正做到安全,还要靠自己学会游泳。”王宏伟说。

  (据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