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技创新挑大梁 农业发展开新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06:57  金融时报

  记者 庞东梅

  破解农村金融压制和信贷约束难题,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功能,不仅要有创新的金融产品,也需要政策的引导

  “十二五”开局之年,粮食“八连增”,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开门红”。在成绩面前,如何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我国农业生产将迎来新一轮大考。

  日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全面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

  聚焦科技 稳定农业

  要稳住农业生产,在粮食“八连增”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丰收,保障我国其他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依靠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经难以为继,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单产。但依靠增加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产,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这条路难以走下去。要稳定农业生产以及农民增收,亟待从“根”上解决。

  “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因此,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要靠科技,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更要靠科技。”

  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靠科技提高单产,去年我国粮食亩产达到688.8斤,亩增25.6斤,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达86%。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去年达到了53.5%。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认为,农业的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过改革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大量其他服务组织和体系,包括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性、企业性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强。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刚刚超过50%,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耕地收成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农业科技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农业科技创新,尤其突出了农业技术推广,强调农业基层推广体系能力的加强。不仅强调了条件改善和能力建设,也包括了财政资金的投入。业内人士呼吁,在农技推广方面,亟待国家给予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

  迈向“深水区” 体制问题待破解

  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小。在陈锡文看来,最主要的是体制和投入两方面的问题。从体制角度来看,要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

  当前,我国面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规模的问题。如何解决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及农业科技存在投入大、回报率低等问题,调动各方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热情,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正视的一大难题。

  在唐仁健看来,一方面要明确农业科技的性质和定位。中央一号文件鲜明地提出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导向和政策指向,强调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另一方面要遵循文件关于“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规定,充分调动基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要发挥科技大户、科技特派员、科技专业户等的“二传手”作用。同时,要完善体制机制,为科技进步提供配套措施。

  与此同时,在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重要,这还需要推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还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更好的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

  保持适度规模 科技立足惠农

  如果想在市场上拥有农产品价格话语权,规模化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槛。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减少,户均经营规模应当逐步扩大。然而,农业土地的规模和机械化必须要和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联系起来考虑,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规模化。

  “总体来说,我们的农业规模一定是一种适度的规模,这个适度就是人地之间的比例关系动态适应。”陈锡文称。

  陈锡文还表示,土地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一定要建立在农民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不能强制推进。在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的基础上,怎样去发展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怎样来提高农业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从“支农”到“支农惠农”,再到“强农惠农”,乃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这一说法提升至“强农惠农富农”。这一说法的变化,反映出在我国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让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科技的发展必将有力带动粮食增产,在国家惠农政策力度加强的同时,“增产增收”无疑将会让农民获得更大的实惠。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