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推动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业良性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08:39  中国经济时报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在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业操盘的企业老总以及关注消费类电子产业技术发展的科研工作者,对本产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惑有着深刻体会。两会期间,本报采访了部分家电业及关注消费类电子技术的两会代表,希望他们的所思所想能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以便寻求解决之道,推动该产业的良性发展。

  ■本报记者陈军君

  三网融合先破再立

  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

  因为推出了技术升级产品互联网电视,彩电企业TCL亲身体验了三网融而不合的尴尬。李东生在本次两会上提交关于推动三网融合的提案也在情理之中。

  李认为推进三网融合政策落实的最大障碍是“监管分割”——电信和广电分业监管导致体制障碍,非市场化运营状态严重制约了三网融合的实质进展。“有公益属性的广电业和完全市场化的电信业具有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两者如何在统一的市场监管下展开适度竞争?长期独立发展起来的两个行业,在观念上、行业标准上、行为准则上存在巨大差异。”

  由此,李东生建议政府分“三步走”打破目前双头监管的状况:成立国务院跨部委协调机构;实施实体机构的融合;建立独立的大监管机构。此外,政府应根据三网融合的目标和规划,牵头制定三网融合的整体技术性标准、规范和配套流程,尽快制定各项配套改革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以此来保障市场竞争的有序、开放。

  在运营层面,李建议实施“3+1”行业架构,即3家电信运营商加1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归根结底,要尽快出台电信法,实施技术中立监管。

  警惕外资扎堆来华建面板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欧阳钟灿

  “对于2009年外资企业纷纷宣布来华设厂,政府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有选择地准入。”欧阳院士提醒。

  2009年,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在大陆遍地开花:夏普、LG等外资企业纷纷加快落子中国;京东方、TCL等本土企业也快马加鞭,前者在合肥及北京两地兴建第6代及8代线,后者在深圳建立8.5代线基地。

  为此,关注液晶面板技术发展的欧阳院士建议政府对液晶产业的支持“需讲究科学”。

  首先,要大力支持。“我们测算过,中国要在几年内完成4亿台彩电的转变,是一个巨大工程,需要多条6代和8代线才能完成。液晶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其次,要系统支持。“政府的支持不仅仅是政策和信贷,还需要从税收、人才、立法等多方面进行支撑,既要将整个产业做大,又要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欧阳院士认为,系统之外,还要寻找“重点”。因为日韩及台湾的发展经验表明,多家企业同时上马、展开内部竞争的格局,不利于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做强,必须先立龙头,要集中力量支持一至两家有知识产权、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发改委牵头,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

  “我国现有流通企业,尤其是大型连锁企业,前台店面建设相对超前,后台物流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物流能力和效率不能跟上企业发展速度,物流成本偏高。”“企业成本很大一部分是物流成本。”在家电零售行业打拼了20年的张近东对此深有体会,于是,苏宁从2004年开始全面加大物流建设投入,打造现代化流通平台。

  张建议要把“扶持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放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其眼中的现代化流通应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物流配送系统;二是建立现代化的供应链;三是创新商业模式;四是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广泛应用。

  在具体操作层面,张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整合涉及物流产业发展的各部委,包括商务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各相关单位,成立国家物流发展综合领导小组,在制订完整物流发展规划的同时,出台具体实施措施,深化适合物流发展的新政策,对行业内的实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与国际接轨。

  张近东认为,多头管理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障碍,同时因企业体制不同享受的政策和资金等支持也不同。国家应平等对待各类物流企业,不能因其身份有所区别,而应按规模划分,使那些上规模的物流企业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倾斜。

  “节能惠民”应为长效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志高董事长李兴浩

  “国家去年6月份以来实施的‘节能惠民’政策,实践证明是个好政策,因此,它不应当只是一时的救市措施,而应持之以恒。”志高董事长李兴浩对中国经济时报说,国家应持续推进家电节能惠民补贴政策,把节能惠民政策作为长效机制来推行落实,同时全面扩大节能补贴产品的行业及品类。

  “对于以国家财政补贴来促进家电产业升级的做法,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有先例,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文件体系。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就通过‘节能’法规的制定,以财政补贴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李兴浩认为,这是日本家电节能技术之所以能够领先中国、领先全球的一个关键因素。

  具体到家电行业,李建议对高于国家1级能效标准以上的产品进行特殊补贴,能效比越高,补贴额度应越大,以鼓励和扶持行业、企业加大对节能降耗技术的投入。此外,加大节能产品的推广力度,以补贴或以旧换新等方式,淘汰正在使用中的高能耗产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