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宁高宁称中粮入股蒙牛谈判过程毫不刺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8日 07:18  北京晨报

  中粮入股蒙牛“一拍即合”

  宁高宁称谈判过程毫不刺激

  在中粮入主消息的刺激下,昨日开盘之后蒙牛(02319.HK)股价一度飙涨了近12%。而众多分析者和券商普遍看好此次入股,则让合作双方底气十足。昨日接受采访时,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与蒙牛掌门牛根生均强调双方此前就很熟,谈判、合作之路显得顺理成章。宁高宁甚至欣慰地认为,这次入股对食品健康乃至国家和民族都有“很多的好处”,所以“一洽谈就触及核心,一拍即合”,“中间没有惊险的事情发生”。

  牛根生靠中粮解决心病

  虽然2008年亏损了4.617亿元,不过连日来牛根生一直对外坚称自己“不差钱”,出售的目的是为了蒙牛国际化、同时避免民族品牌流失。

  “如果资金链上有问题,和宁总不会一拍即合。”牛根生表示,去年底的报表上蒙牛现金储备在12亿左右,而到今年中报上,这一数字至少在32亿以上。而牛根生显然没有忘记去年底国际投行的危险,强调此次合作也算自己兑现了“万言书”的承诺。

  据了解,国际上一般恶意收购警戒线是25%,而蒙牛股权极为分散,超过10%的股东几乎没有,去年是通过数千小股东集合等方式才最终推到28%。此时引入中粮作为战略大股东,显然有助于牛根生解决其长久以来的心病。

  中粮筹划全产业链格局

  “蒙牛自身在过去超出了牛奶,做了奶酪、冰激凌等产品,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产品在这个系列发展。”虽然强调不会干预蒙牛的经营,同时短期内没有增持意向,但昨日宁高宁依旧表示希望蒙牛能在乳制品链条上走得更远。

  据介绍,目前中粮集团正在谋划的全产业链格局,希望形成一个田间到餐桌的完善食品系统,牛奶是其中一个环节,“奶牛饲料、肉制品”等都在考虑范围,与蒙牛的合作显然有助于整合资源。

  “我觉得中粮目前是有这个基础的。”对于中粮的整个产业布局,宁高宁昨日表示,在乳业上将依托蒙牛,显然在未来中粮的整体架构中,蒙牛是一颗重要的棋子。

  长期利好未打动现实股价

  此外,虽然众多投行都追捧交易带来的利好效应,但因为其增发新股带来的稀释效应及近期持续上涨后估值偏高,而且交易对短期利润影响轻微,目前价位已相当于2010年市盈率的29倍,因此不少投行表示就算现在进入,想要上涨到理想价位也需要很长时间。

  昨日蒙牛股价也表现出这一特点,早盘飙涨之后单边下滑,最终收涨1.15%,几乎丢失全部升幅。而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按照此前中粮的做法看,很少有纯粹入股而不改变经营的,未来双方合作将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晨报记者 周治宏 王萍

  蒙牛选择中粮入主

  证明靠山比钱更珍贵

  王冉

  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很多媒体会自然而然地把这看成一场央企与民企的联姻。其实,除了中粮对蒙牛具有明显的战略价值外,本质上同前不久国美引入贝恩资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中粮控股了用于投资的专设公司,专设公司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中国战略投资人联手大私募对一家海外公司进行投资的努力,并不是第一次,当年联想收购 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就是这么做的。中粮投资蒙牛,只是大型国企以市场化的姿态和手段参与整合海外和民营上市公司的一个序幕。

  可以想象,三聚氰胺事件后找到牛根生试图“雪中送炭”、低价抄底的国内外大PE肯定有很多,但是蒙牛最终选择了中粮这座超级靠山。大PE有的只是钱,中粮是一座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山。大难之后,牛总意识到,山比钱更值钱。

  中粮是国际化程度最好、战略视野最开阔的央企之一。一家像蒙牛这样高度市场化的公司,愿意接受一家大国企的战略投资,其实反过来也是对国企的认可,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相信短期内,蒙牛从中粮寻求的更多是帮助,而不是控制。我同时也相信,中粮对中国乳品市场的长期战略野心肯定不仅局限于当前的投资。牛根生和宁高宁良好的私人关系和相互信任,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可以着眼于未来,如果有一天中粮真的控股、甚至全资拥有了蒙牛,蒙牛市场化的基因也很难改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让民企做大了,那些真正优秀的国企才有更好的整合目标。而要让民企做大,必须同时也要允许它们在做大的过程中去整合和改造国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