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淄博市高青县的工作人员圈子里,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高青县油区工作管理委员会拥有自己的油井,虽然这是政策所不允许的。名义上没有石油开采权,却在私底下经营着几十口油井,这样的现实正在山东高青,以及众多的石油产区尴尬纠结的上演。
在淄博市高青县的工作人员圈子里,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高青县油区工作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油区工委)拥有自己的油井,虽然这是政策所不允许的。
名义上没有石油开采权,却在私底下经营着几十口油井,这样的现实正在山东高青,以及众多的石油产区尴尬纠结地上演。
高青不是一个因油而富的城市,拥有自己控制的油井,却可以满足很多当地人,以及地方政府变得富足的梦想。
高青地下有石油,却不能自己任意支配,因为归属权是胜利油田。看着树立在自己土地内一口口创造财富的油井,却不能从中获得应得的收益,这是高青人不愿看到却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想方设法从油田搞到几口井,哪怕是那些产量较低,甚至是以报废的名义拿下来,都是有利可图的。”当地人这样描述油井在造富过程中的重要性。
与中国很多产油区一样,地方政府与油田联系协调,并为油田提供支持与服务,是通过油区管理办公室这样的机构完成的,只是在高青,办公室改为了委员会——一个仅比县政府低半级的事业单位。
油区工委,对外人来讲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机构,在高青,却随着石油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奠定了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油区不但是高青收入最高的工作,也是领导出成绩的地方,油区主任都是副县长级别的,这在高青是少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既是历史沉淀的结果,也是与油区工作的重要性分不开的,”当地知情人这样介绍,拥有自己的油井并开采石油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收集落地原油,加以净化提纯,这本应是油区工委参与石油提炼的唯一方式,只是在拥有自己的油井之后,收集落地油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相比于回收落地油的繁琐与低效,拥有自己控制的油井,开采石油才是真正的财源滚滚,这样的算盘,高青油区工委其实很明白。
“在高青开采原油,拥有油井是实现资金积累的重要方式,但是要办理相关的许可是很难的,并且作为县政府下属的事业性单位,是不能拥有油井的。”“从油田手里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油井,是符合高青利益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有条件光明正大的话,谁会愿意用偷偷摸摸的方法呢?”
油价高企的今天,围绕着油井的争夺,演绎出的一幕幕画面。“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能放开了说。”高青油区工委一位人士这样解释拥有油井却不能公开的尴尬现实。
新金融记者
彭俊勇
淄博报道
对于家门口的这份工作,高青县常家镇的曾华很满意。
9月12日,中秋节,吃过早饭之后,曾华像以往一样开着自己的拖拉机驶往庄稼地深处的油井,车上的油罐将在装满黑色黏稠的原油之后,驶向高青县油区工委所属的田镇净化站。
这样的工作,曾华早已习以为常,从油井到净化站,对道路的熟悉就像是印在脑海中一样。“这么多年了,每天都是这条路,一天往返好几趟,油井只要出油就要干下去。”
每天往复循环多年的曾华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其实是在灰色的地带徘徊,其所服务的高青县油区工委无权拥有这些喷涌着黑金的油井。
谁的油井?
虽然工委能源处处长并不承认旗下的油井的事实,拥有自己的油井,却一直是高青油区工委一项长久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果明显。据知情人介绍,目前油区工委拥有的油井在30-40口之间。
淄博北行50公里,高青城区遥遥在望,石油是这里的名片之一。
2010年,在被举报之后,高青公安局于8月30日将其控制的多口油井,转交给了高青油区工委,从而拉开了地方权力部门违规拥有油井的面纱。
当年,高青县公安局拥有多口油井,并公开向社会拍卖开采权,以弥补其经费不足。让高青县公安局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引起了连锁反应,遭到举报。
高青县隶属山东省淄博市,高青油区是胜利油田重点油区之一,数据显示,2004年底,高青县内共发现高青、正理庄、大芦湖3个油田,花沟、正南和高北3个天然气田。已初步探明含油面积近百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上亿吨,天然气含气面积4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7亿立方米。有油、气、水井近千口。累计生产原油350多万吨,天然气4.5亿立方米。
可惜的是,这些油气资源都属于胜利油田,对当地人来讲,守着宝山却束手无策的感觉并不美好。
申请石油开采在我国有着严格的规定,私人很难获得开采许可。淄博市于2001年2月1日起施行的《油区管理若干规定》第六条就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显然,高青人不喜欢这样的政策。在当地,拥有油井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高青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有几口油井来解决一下资金的困难”,某镇副镇长则说:“我们镇上就有油井,这不是什么稀罕事。”
“高青可以说是处处都有油,只是这些油都是胜利油田的不是高青的。”该工作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油区工委通过各种办法弄到油井。”
虽然油区工委能源处处长并不承认旗下的油井的事实,但拥有自己的油井,却一直是高青油区工委一项长久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果明显。据知情人介绍,目前油区工委拥有的油井在30-40口之间。
同样根据上述条例规定,油气企业进行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采前,应当持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颁发的勘查、采矿许可证和有关资料,到当地油区管理部门备案。油区管理部门应当自备案之日起十日内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这就意味着,油区管理部门应该是裁判员——却做了运动员。
一望无际的秋色中,过百口油井稀疏地分布在逐渐变黄的玉米田中,慢悠悠的“磕头机”,在外人眼里没有任何的区别。然而,分辨出哪些属于胜利油田,哪些属于油区工委,对内部人来讲却并不是难事。“油区工委的油井旁边都有一个储油池,而油田的井下面都有管道直接运走,不需要拖拉机来运输。”
通过指点,新金融记者在9月8日和14日分别驱车几十公里至油田现场发现,在唐坊镇刘三仁村北农田里,编号为15-33,13-15,10-2等油井旁发现,每个油井旁都有着一个百平方米左右的储油池,从油井抽出来的黑色黏稠石油正汩汩地流向这些储油池,在池边,工作人员正将油池里面原油泵到车上之后,向位于赵店的净化站驶去。
被废弃油井的大回报
整个胜利油田的废井数量达4000余口,即使其采出率不超过10%,每口油井日产原油仅在2吨左右,但所有废油井的产出量仍然是相当可观的,仍具有一定开采价值。
油价高企的背景下,拥有油井无疑代表着财富,然而在高青油区工委与胜利油田双方看来,油井的归属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油区工委没有油井,那些井都是油田所有的。”高青油区能源处长王峰这样告诉新金融记者。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三矿副矿长张林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对于油井归属情况我不了解,虽然我是矿长也有不知道的事情。”然后匆忙挂断了电话。
“这是个敏感问题,我不方便回答,最好当面聊聊。”在新金融记者指出其中油井编号后,王峰这样表示。
高青油区工委和胜利油田相关部门对这些油井的归宿,一概给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原因不难理解——他们违规了。
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秘书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新金融记者,作为油田服务单位,油区工委是不能够拥有油井,独立开采石油的,只能进行落地油的回收和加工。
“高青油区工委对这些规定肯定是熟悉的,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取得许可,因此就这样一直遮遮掩掩的开采着,”知情人士为新金融记者解释,“这些油井都是油田以废弃油井的名义转移给油区工委,其实每个井都可以开采石油,只是出油量相对较少。”
新金融记者了解,高成本、低采收率的老油井,被大型石油企业弃采而成为废油井在业内是正常的事,因为这样的油井投资回报率大大降低。在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看来,废旧的老油井投资成本太高,投资收益却有限,再投资已不划算,加以废弃是一个正常的选择。
以胜利油田为例,整个油田的废井数量就达4000余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即使其采出率不超过10%,每口油井日产原油仅在2吨左右,但所有废油井的产出量仍然是相当可观的,仍具有一定开采价值。事实上,专家介绍,老油田因套管损坏、高含水、低产等原因,造成油水井工程报废和地质报废是各油田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对这些闲置油井进行重新利用,将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于这些低采收率的废油井,行业通行规则是,将其通过一定套路承包给个人油老板,由其自行开发。在大型油企看来这些食之无味的“鸡肋”,到了私人手中却成了发财致富的工具。同时这样做的风险显而易见,一旦承包的油井采不出油,私人承担损失不可避免。
“油区工委的油井并不全是废弃油井,很多都是正常开采的,有些井最多时候每天可以开采出5吨油”。
这一点,在曾华那里得到了证实,“每天拉5车,每车在1吨左右,每车可以得到20元的运输费。”
“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对于油井的勘探开发有着严格的规定。即使是报废闲置的油井进行重新利用也应该是在油田掌控之下,而不是由油区工委来进行开采,这是不符合规范的。”
以落地油的名义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落地油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回收落地油正是各地油区机构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我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落地油约10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我们油区工委有权负责落地油的回收和处理。”王峰对新金融记者解释“这样做是有相关规定的”。查询《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能》,新金融记者发现,油区工委的确主要拥有协调、管理境内的落地原油的条款。
在高青油区工委,共有四个处理落地油的净化站,分别是金北站,赵店站,高城站以及田镇站,分布在高青县的不同乡镇,这些净化站的存在,却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油田工委自己开采石油提炼。
仅赵店净化站下属10口油井,2005年以前,年产1.3万吨原油,2个运输队负责运输。
“老百姓偷油肯定是犯法,要严厉打击,四个净化站打的旗号就是收集净化落地油,哪里来的这么多落地油?”前述知情人反问。
知情人介绍,所谓落地油是指在采油生产过程中没有进入集输管线,散落在采油区地面或从石油管线中泄漏出的石油通常叫做“落地油”,而不法分子从正在输油的管线上凿孔偷盗石油而引起的石油泄漏也归属于落地油之列。
事实上,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落地油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回收落地油正是各地油区机构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我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落地油约10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就高青每一个净化站来讲,每年处理落地油不到100吨,每个净化站的工作人员就超过10个,岂不是无事可做?事实上,处理落地油更多的是起着表面的作用,油井产出的石油才是关键。
而在高青油区工委,为了尽可能地找到油源满足净化站的需要,早在十几年前就曾经人为制造落地油。
“感觉落地油来的效益不多,甚至不快。油区工委就会安排人造成更多的落地油”。知情人透露。
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了周边村庄庄稼及耕地的污染,百姓就频繁地找油田,油田对此管理感到越来越难。1997年,油田默认给油区工委1口井,井号为24-26。当事人回忆,这口位于常家镇董家村附近的油井,实际是一口好井,每天产量在5吨左右,这也拉开了油田向油区工委“转移”油井的开端。
但仅仅一年后,该油井采油量减少,同时油田对油井实行了集中管理,油区工委将这口井上交给油田。在朱家村东边要了一口更好的井,23-1号。“在当时,石油价格不像现在这么高,油田拿出几口井来属于花钱免麻烦”。
迷糊的油地关系
尽最大努力截留原油,在距离赵店净化站西边最近的一口隶属于胜利油田的油井首当其冲,被直接接到净化站。
有了开始之后,油田向油区工委“转移”油井变得顺理成章并逐渐增多,知情人介绍,目前为止,整个高青油区工委控制的油井在30-40口之间,平均每个净化站下面接近10口井。
“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收集落地油,后来慢慢地才开始拥有油井。”
作为所在地负责处理油地关系的主要部门,高青油区工委与所接触的油田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被知情人士称之为:“像情人一样”。
油田和地方共同开展“创建全国模范油区”活动,为油田和地方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空间,曾经被广泛宣传。而在这过程中,油田的逐渐让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口油井的占地标准为3.9亩,很多油井都在农田里,需要油区工委来协调其中的关系。”与曾华一样,高青县朱家村人林涛全程见证了双方关系的演变进程。在他眼里,关系的变化其实就是油井逐渐转移的结果。“几十口油井值多少钱?关系能不好吗?”
林涛告诉记者,高青油区工委赵店净化站下属的10口油井,从1996年到现在,平均年产1万吨,而与之相邻的纯梁采油三矿一年的采油量为10万吨,此种比例关系逐渐的实现了双方的平衡。在此之前,则是另一番景象。
收集落地油无法满足之后,净化站所采取的另一个方法是,接管道直接将油田所属油井开采出的原油截留。
林涛的记忆里,接管线不是一次两次。
2000年开始,在油田原油管道上安放管线,接到所属的油井上,其中隶属油区工委的10-2号油井接到隶属油田的3号油井,油区工委的13-15号接到油田的60-2号油井,13-11号接到13-9号。据曾介绍,他们负责运输的10口油井,除15-27号外,基本都有管道连接油田原油管道。
尽最大努力截留原油,在距离赵店净化站西边最近的一口隶属于胜利油田的油井首当其冲,被直接接到净化站。
在当时,这种做法更多的含有掩耳盗铃的成分。“油田的井都有监控的,流量变化太大会发现的。”在此之前,油田上曾多次发现油区工委的类似行径。
让人意外的是,双方并没有因此水火不容,反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相安无事。知情人士透露,相安无事说明,这是协调单位之间的关系所需。
事实上,油田与油区工委之间暗中已经实现了默契。因为使用管道运输原油,在油田范围内,所有以汽车运输原油的方式都包含着偷油的嫌疑,必须躲避油田高层。
知情人介绍,赵店净化站下属油井大多位于胜利油田纯梁采油三矿西面,运输队运输原油的时候要经过三矿的大门口。但胜利油田的上级领导经常来视察,每次来视察前,曾等人都会接到油区工委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你们别干了,领导来了。”
林涛对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油田就像一个粮农,自己地里产的粮食,丰收后应该放到自己家里的粮袋里,但晒好后却交到了别人的粮袋里。
随后10多年变迁中,曾所在的运输车队运输了30多口油井的原油,运输到隶属高青油区工委的赵店净化站。这30多口油井都是经历了从好油井,到打不出更多原油,便交给油田,与其更换更好的油井的过程。
颇有意味的是,隶属油区工委的油井,其监控设备等更为先进。
不可或缺的油区工委
仅以赵店净化站下属的10口油井为例,从1996年到现在,平均年产1万吨,平均价格在3000多元一吨,仅此一项每年可带来3000万的收入。
依托油田的发展,高青油区工委自身的发展速度更快。
在山东省,不仅是胜利油田所在地的东营,在其他市县滨州,潍坊,菏泽,聊城都设立了油区工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用以协调油田与当地之间的关系,只是没有高青这样的强势。
1993年5月,高青县政府研究决定撤销县油区工作办公室,建立高青县油区工作委员会,3年之后,级别得到了提升,1996年11月,淄博市政府将高青县油区工作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改名为高青县油区工作管理委员会。
对油田来讲,油区工委是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帮手,离开油区工委支持将是寸步难行。
知情人介绍,油田与地方的联系千丝万缕,搞好与地方的关系,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已成为油田现在面临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这其实是油田将一定数量油井交予地方进行开采的主要原因。
在油地双方的互动博弈中,渐渐的实现了“共赢”的局面,油田送井换平安,油区工委得井行方便,国家政策的权威却被弃置一边。
在石油开采资金的支持下,高青油区系统在快速壮大中。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工业经济完成总产值41.81亿元,增长23.26%。实现销售收入42.58亿元,增长25.98%。实现利税7.57亿元,增长31.46%。全县9家纳税过2000万元企业中,该系统有5家,纳税总额占同等纳税规模企业近一半,成为高青不能倒下的巨人。
在油区工委的影响下,拥有自己的油井慢慢成为了高青各权力部门的“共识”,直到去年公安局上交油井才戛然而止。
在高青油区工委与油田的博弈中,油区工委无疑是“胜利”者。
仅以赵店净化站下属的10口油井为例,从1996年到现在,平均年产1万吨,平均价格在3000多元一吨,仅此一项每年可带来3000万的收入,而总计这样的净化站 有4家,历年收益可想而知。
新金融记者了解到,相比于其他地区一般的油区工作办公室,高青油区工委,在高青属于副县级事业单位。“这是高青最好的部门,收入比其他行政系统要高不少,大家都眼红这里的工作。”
虽然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实打实的经济效益还是吸引着众多高青人的目光,成为油区工委的一员无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风光的另一面则是,作为高青最有钱的部门,油区工委下属的净化站却有职工长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从1996年起在这里工作就没有给我们交过养老保险,现在我们要求补交,却威胁要辞退我们,并且要求我们签署保密协议”,赵店净化站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也不是什么保密机关,哪有签署保密协议的?”
知情人告诉记者,所谓的保密协议其实就是不让职工泄露出油区工委拥有油井的事实,而这在高青是公开的秘密。
“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现在开始担心,早为什么不去解决呢?”
新金融记者调查发现,在油区工委所属净化站,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普遍采用的是雇用当地农民利用拖拉机为工委运输原油,并按车结算的方式。
1996年之后,逐渐辞退了部分外来送油人员,采取利用单位的运输设备装卸,接受统一管理的模式开始正规进行油井开采作业。
对于是否属于油区工作人员,区分的标准是只负责运送原油还是兼做其他工作,后者无疑属于该系统内的员工。
“我们在单位里面除了运输原油,还负责油井的维护,油污池的清理和防火防盗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是正式职工的工作范围。”
15年之后,这些人却发现,工作了十几年的单位却不承认自己的存在,这让林涛等人无法接受。
“领导告诉我们,这些年就当为单位做贡献,帮忙了”,林涛无奈的表示,“油区工委把我们忘记了,就像忘记不该拥有油井一样”。
(文中林涛、曾华为化名)
配稿:
后记
今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中国石油管道建设全面提速”,拟建管道长度达“十一五”两倍。
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促使国内成品油价格飞速上涨——原油是流动的纸币,驱使利益集团铤而走险。
长度、速度、价值,一切都在增长,防止偷油的措施或与之形成的法律文本,却考量着拥有油田的地方政府和法律机构。
资料显示,2002年以来,全国共查破涉油案件3.9万起,查处犯罪嫌疑人2.9万名,打掉团伙2871个,取缔非法涉油厂点1.3万家。
也是在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正在使用的油田输油管道中油品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但立法,却难以抑制偷盗的猖獗。西安石油学院李志学教授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偷油事件从根本上讲,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地方政府明着打击,实际上是保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