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条条大路通罗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2日 17:35  《商务周刊》杂志

  许多被认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并不会拘泥于领先创新或跟随创新,而是灵活择用

  □ 记者 龚伟同

  在创新能力方面,如果拿苹果公司与一家中国公司比较,基本上不会有人否认苹果的优势;然而如果拿苹果跟IBM相比,看法可能就大相径庭,谁强谁弱那得看你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了。

  根据《福布斯》杂志2010年做的一份排行榜,美国公司的创新能力十强分别是IBM、微软、英特尔、惠普、通用电气、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思科、博通(Broadcom)、霍尼韦尔和德州仪器。同一年,博斯咨询公司(Booz&Company)排出的全球创新能力榜单上,高居榜首的却是苹果公司,其他依次为Google、3M、通用电气、丰田、微软、宝洁、IBM、三星和英特尔。《福布斯》主要看专利数量,博斯咨询则依据研发与销售比等指标。如果光看研发投入,又是另一番景象:罗氏(Roche)、微软和诺基亚分位前三,苹果和IBM都在十名开外。

  这说明什么问题?首先,这表明人们对于创新的理解是粗线条的,就好比对“有钱”的理解一样。当我们面对某一个人时,我们可能会说他“有钱”或“没钱”,但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有钱”,什么是“没钱”。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创新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无非是成果大小不一罢了。其次,研发投入也好,专利也罢,都并不必定能转化为利润。在《福布斯》榜单上,美光科技排名第六,其2009年的专利数达到966个,但同一年该公司却净亏损9.25亿美元。根据博斯咨询的调查,2009年通用汽车的研发投入居全球公司第11位,当年该公司净亏43亿美元。所以,仅有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全方位创新。李开复(微博 专栏)在离开Google创办创新工场时就曾表示,把技术创新当作唯一目标是非常危险的。

  就技术创新而言,大致可分为领先创新和跟随创新两类。通俗的理解,所谓领先创新就是先于他人的开拓性创新工作,领先创新型公司一般有强大的创新流程体系,并穷尽一切手段从创新中获取利润;跟随创新是指在已有成熟技术基础之上,沿着已明确的技术道路进行创新,如在原有技术之上将技术更加完善,开发出新的应用功能等。

  我们再来看看Google和苹果这两家最热门的公司。它们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领先创新能力奇强。这是一个错觉。苹果赖以咸鱼翻身的是iPod、iPhone和iPad,而在这几个产品领域苹果都不是原创鼻祖。Google亦如此,不论是其核心的搜索还是后来的移动操作系统及浏览器等,它也都是后发者。微软在起家阶段也采取了跟随创新战略,其著名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都是名副其实的跟随/赶超式创新。比如,早在微软还采用DOS系统时,苹果公司就已经推出了新一代图形操作系统,而且界面和稳定性都相当好。微软的应对策略是在通过廉价方式让用户继续使用DOS系统的同时,加紧学习和研发类似苹果的桌面系统。1990年微软推出Windows3.0,两年后推出大受欢迎的Windows95,将苹果公司几乎挤出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市场。

  实际上,许多被人们认为创新能力很强的公司,大多并不拘泥于单纯的领先创新战略或跟随创新战略,更多的是采取现实主义色彩更浓的混合战略,以更好地平衡创新的风险与收益。

  相对于跟随创新,领先创新的风险更大。苹果公司以前就吃过这个亏,一味追求技术领先的苹果,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从微软和苹果的经历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是苹果先做,最后却输给微软;平板电脑则相反,这里涉及到一个市场时机的问题。领先创新者最先踏入,但其技术不一定适合当时的市场应用需求。早在1998年,苹果就创造性地推出了首款一体电脑iMac G3,但由于技术、成本等诸多原因,一体电脑并没有取得良好发展,直到2009年,联想、华硕、微星、惠普等才纷纷推出主打市场的一体电脑。

  有人认为,跟随无创新,这种观点其实有失偏颇。跟随与创新之间并无必然矛盾。跟随创新的优势在于,由于企业是在掌握相对充分信息且对市场前景判断基本明朗的前提下介入,已经看清领跑者的弱点,所以成功概率相对更大。跟随创新公司通过快速灵活的决策获得巨大收益,他们只需开发已被市场证明有利润的产品,因此研发费用投入相对较少,财务风险较低。此外,还可以省去早期阶段的一些成本如可行性测试、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教育费用等。不足在于某些企业可能会沦为跟而不创。当然,这已经与跟随创新无关了。比如,王老吉卖火之后广东出现了100多个“王老吉”,这些“山寨王老吉”就属于只跟不创了。

  跟随是需要技巧的。能否尽早辨别出领先创新者开辟的新市场潜力,并迅速配置创新产品所需的关键资源,这是跟随者能否获取较大效益的关键。在创新产品成长初期跟进比成熟后期跟进要有利得多,因此,在进行跟随创新战略决策时,要选择新兴产业中处于发展初期的领先创新产品作为跟随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跟随之后的持续创新,因为在一个技术和知识扩散不断加速的社会,创新模仿难度在不断下降,跟随者在创新之后极可能会被下一波跟随者模仿或超越。

  另外一个技巧则是收购和转化,这也是不少大企业的创新策略。领先创新并不只有大企业才能做,许多初创企业和小企业也能做。这些企业有一部分能够发展壮大,但大部分会死掉,还有一些则会成为实力更强的企业的腹中之物。思科就特别喜欢收购小公司。从创新角度来看,思科这种策略其实如同跟随创新,只不过是它以收购方式跟进,在获得相关技术之后再进行消化和进一步创新。微软尽管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发,但一些重要技术也是跟随创新的结果。其搜索引擎Bing核心技术Powerset就是在2008年收购美国语义搜索公司 Powerset基础上开发的。Google的Google Map核心技术,则来自于对Where 2公司和Keyhole公司的并购。对于通过收购进行跟随创新的企业来说,要特别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掌握外界创新动态。为此,一些大企业还会特地绘出企业所在行业的创新图景。

  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许多被公认为创新能力强大的企业并不死板地固守领先创新,创新的路子可以有多条。因此,中国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将创新神化并因此妄自菲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