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99年的转变,令这家曾经抱紧铁饭碗的科研院所脱胎换骨,经历一番艰苦卓绝的上下求索,矿业郎们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技术蓝海
文/秦鹏
1999年是中钢马矿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夏李玲最煎熬的一年,时任人事部门科长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中钢马矿院的人才震痛。
“当时,我们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一年走了40多人,他们大部分都去学校或者转行,很少有人再从事矿产行业。还有一些人把职务挂靠在单位,自己去外面做生意。”夏李玲向记者描述的这种局面在当时还引起了马鞍市人事局的注意,“由于当时还处于计划体制下,所有人事关系都必须从马鞍山市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当时,人事局的人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马矿院到底怎么了’。”
其实,这次人才流失正源于夏李玲提及的“计划体制”。长期以来,中钢马矿院都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原名为“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是原国家科委批准组建的全国唯一黑色金属矿山研究机构,同时还是冶金工业部重点科研院所。这重身份都使得中钢马矿院一直依赖财政拨款,主要承担国家大型的科技攻关项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拐点,就出现在1999年。
转变1999
1999年,中钢马矿院作为国家科技部指导、委管国家局所属的首批242所转制科研院所之一,响应国家“把科研院所推向市场”的科技发展思路,于同年7月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并入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于是,中钢马矿院与其他转制的科研院所一样,面临着“如何找粮”的生死存亡问题。恰巧,当时中国的矿山行业处于不景气状态,经济效益低迷,人心浮动在所难免。
“当时,我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钢马矿院都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情,因为这是部委下属的科研院所。但是,1999年,我们开始彻底‘断奶’,没有了体制的庇护,更重要的是当时由于大环境不景气,很多高校纷纷取消采矿、选矿专业,我们的一些兄弟单位也撤消矿山研究方面的实验室。这些都让大家感觉,在这个行业继续干下去是没有希望的。”中钢马矿院科技管理部部长黄礼富说。
面对这种发展态势,夏李玲也成为了其他企业的锁定目标,希望把她挖过去。但是,夏李玲没有选择离开,她说:“当时,我们看见了希望,我们对企业心存一份感情。”
“2001年,新领导班子上任,领导班子的魄力给了全院职工的信心。新领导班子首先确定了‘要发展’的思想,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干部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大家闯向市场,去发现市场机遇。”夏李玲说。
在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取消或撤除矿山领域的专业和实验室时,中钢马矿院决定保留所有专业设置,这使得中钢马矿院成为了冶金矿山研究院机构中专业设置齐全、实验设配的唯一机构。更重要的是,中钢马矿院开始了“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对此,中钢马矿院安全环保研究所所长陈宜华深有体会,因为他的第一笔生意就是由院领导亲自带队主动向客户争取而来的。
“为了稳定军心,当时院领导亲自带领我们去甘肃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找项目。去之前,我们压根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可以帮助对方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就是为了发展硬闯了过去。在与客户的交谈过程中,我们总是主动询问客户现在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需求。看见我们的诚意,客户拍板要我们去做。”陈宜华说。
正如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刚刚步入市场经济洪流之中,既缺乏市场经验的积淀,也没有灵活的处世技巧,他们只有用真诚的态度叩响客户的大门,其间,要经历一次一次的无情拒绝。
在黄礼富的一次客户拜访中,客户领导就是迟迟不现身,总说有要事处理。黄虽明知这是托辞,但是,依旧鼓励自己一定要把“冷板凳给坐热了”。
最后,客户领导为他执着坚定的精神所动,不仅与黄见面,而且将自己的需求和盘托出。“用诚意打动客户,已经成为了所有院职工坚持的原则。”黄礼富总结道。
在这种努力下,中钢马矿院的经济效益飞速增长。近5年,全院规模翻了两翻,新增合同额增长610%,利润增长763%。与之同时发生改变的是团队的稳定、凝聚力的增强。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加入我们,我们引进人才的标准也提高了,科研人员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夏李玲说,马鞍山市人事部门从一个侧面成为了中钢马矿院转变的见证。“我现在去人事局办事,人事局的人都不无感慨,‘瞧瞧,你们马矿院现在的形势多么好,和几年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孵化复合人才
转制虽然成功,然而,市场的道路并不平坦。用真诚叩开了市场的大门之后,中钢马矿院科研人员需要用什么去稳稳地踏进这扇大门呢?
在中钢马矿院安全环保研究所有一个“特殊”的岗位叫研究室主任,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职责规定。研究室主任不仅要对科研负有一定责任,同时,他必须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的需求,要有第一时间感知。
简而言之,研究室主任既要懂技术,又要懂市场。这个职务不仅设立在安全环保研究所,而且还遍布在中钢马矿院所有研究所。科研和市场的双重特性在中钢马矿院得到了自上而下的贯穿。
“现在的科技工作者已经不是以前的科研人员。以前,只要埋头搞科研,体制会给你解决生活问题、待遇福利。现在,科研人员必须自己找市场,只有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让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科研才产生价值。自己的待遇福利问题也才能得到解决。”黄礼富说。
但是,随着科技创新机制的变化,现在的科技价值已经不再单纯地以评奖、汇报等形式获得肯定,真正的科技价值是体现在其成果是否获得转化,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自然也随之发生嬗变。
“科技工作者要生存,就必须面向市场要效益,这是基本。当生存问题获得解决的同时,科技工作者也要静心地研发新技术。”陈宜华如此界定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
于是,陈宜华要求团队体现专业、能吃苦、乐于合作的精神;在市场方面,他要求团队把客户当朋友,时刻弄清楚客户的需求。
一次陈宜华在福建带队做尾矿水利试验,按照正常流程,先安装设备,再调试电器。调试电器的工作人员本可以在安装阶段休息,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调试阶段不到场。可是,令陈宜华欣慰的一个细节是,不管负责哪个工种的人员,在所有的试验阶段都到场帮忙。“一个项目牵涉多个专业、多个工种,只要大家相互配合,没有什么是干不了的。”陈宜华强调。
同时,陈宜华也认为:“干不是蛮干,肯动脑,弄清楚问题。”这一点在梅山铁矿市场需求把握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段时间,受铁矿石价格下滑影响,梅山铁矿的运营成本上升,井下30多台风机持续运转,每天费电2000多千瓦,电费持续攀高。梅山铁矿急需降低运营成本。
这是中钢马矿院第一次遇到此类问题。为此,陈宜华及其团队下至井下调研,查看设备的运转率、分析客户的运营情况。经过调研后,他们认为,从更换或者减少设备的角度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更换设备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减少设备却使得企业不符合安全开采要求。只有通过节流才能节约成本。当陈宜华向客户讲述了“节流”思路后,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在节流思路的指导下,通过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了突破口。于是,一项“通风节能控制技术”应运而生,每年为梅山铁矿节约资金100多万元。
通过精准地洞察客户的需求,并且扎实地解决问题,陈宜华甚至将因业务结缘的合作伙伴变成了好朋友。“有一次我生病,远处的客户不停地打电话慰问我;近处的客户直接开车到医院看我。我真的感觉到客户信任你的幸福。”他说。
这些,只是走向市场征途的中钢马矿院的一个缩影,其间饱含的是中钢马矿院“打开一片市场、结交一帮朋友、树立一块丰碑”的市场理念。
“纵”“横”有度
在2010年年关将至的时候,由中钢马矿院申报的“海外典型铁铬矿产资源高效开发技术研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类似这种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一些纯粹的科技创新项目,在中钢马矿院称为“纵向项目”。
相比于针对企业客户需求提供技术解决方式的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是为国家发展创新技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可是,长期以来,中钢马矿院一直坚持主动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甚至从横向项目小组中抽调人力资源支持纵向项目,通过横向项目的利润反哺纵向项目。
“我们院是一家科技企业,要保持行业的领导地位,就必须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主动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对于保持我们院的科技竞争实力,增强我们的科技研发能力,锻炼我们的年轻科技人员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我们院一直具有一种历史使命,这就是不断推进矿业技术创新,只有通过一些国家级的大型科技项目,才能承载这样一种社会责任。”夏李玲解释道。
以2010年为例,以中钢马矿院为依托单位建设的“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一批行业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发被纳入“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储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组织申报国家、部省市重点支撑项目项目和科研院所基金项目15项等等。
为了平衡这些项目可能产生的额外运营成本,中钢马矿院采取了“循环模式”,不断扩大其“涟漪效益”。
在中钢马矿院院长王运敏看来:“通过市场项目创造经济效益,再用盈利反哺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推向更高层次。在企业内部,要求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尖兵、骨干把新的科技研发成果和技术向其他员工做培训、讲解,以此提升整个团队的科研能力。凭借这种更高层次的科研能力再去进一步开发市场项目,扩大市场份额。”
纵观这个循环模式,其核心部分就是“强帮弱、老带少”。科研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意愿帮助其他同事是关键。
“非常庆幸,我们这里有很好的传统,以我自己为例,就是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帮助、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1986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中钢马矿院的陈宜华以自己的经历佐证了薪火相传的互助传统。
“矿井通风技术”的研发经历让陈宜华至今难忘。在进行“矿井通风技术”研究时,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研究出了一套矿井通风技术的软件程序,为了让在职科技人员能够顺利懂得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位已经70高龄的老科技工作者专门制作了课件、讲义,每周末下午都花两个小时时间向在职人员进行讲解,把诀窍告诉大家。
“这些事情都让我们非常感动。有些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明明可以为自己申请专利,但是,他们都主动放弃,表示只要下一代科研人员能够接上班,就十分让人欣慰。”陈宜华说。
此外,“在每周末,我们都安排技术骨干对员工进行技术、业务培训,以此提升所有员工的科研水平。此外,我们还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通过请进来院士和博士后,带领我们团队搞科研。”王运敏补充道。
目前,中钢马矿院的业务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咨询、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产业经营。尽管工程化和产业化对中钢马矿院的业绩贡献越来越大,但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2010年,中钢马矿院共申报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共获得专利授权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共获得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冶金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等科技奖励2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不差幸福
“好女不嫁矿业郎,结婚以后守空房,偶尔盼得回家来,带着一包脏衣服”。这是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民间语录。它反映的是矿业工作人员的生活状态,其中的辛酸也许只有矿业人自己才能体会。
矿业是一种特殊行业,科研人员搞实验、做调研必须奔赴矿山才能开展。由于矿山一般处于偏远地带,这给科研人员在外的衣食起居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更痛苦的是,在矿山搞研究,一般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把人死死地绑在一线,片刻不能离开。无怪乎,在中钢马矿院流传这么一件趣事:由于夫妻两人都是科研人员,遇上两人同时出差搞科研,为了照顾孩子,丈夫竟然把小孩带到了矿山。
这种长期在外的状态不可能不对矿业职工的家庭生活造成困扰。“最严重的时候,家人都劝我,换一个地方干吧。”黄礼富从科研一线起家,也曾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时刻。
独特的行业属性使得所有矿业企业都面对一个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严峻现实,尤其对那些地处内陆的矿业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现在大家都讲究幸福指数,我想,只有把企业办成家,让每一个员工,无论是退休员工,还是在职员工,都感觉到家的温暖,增强大家的幸福感。”夏李玲表示。
有一年,中钢马矿院引进一位硕士,从事采矿软件研发方面的工作。由于这位硕士的妻子当时已经在家乡一家学校教书,拥有事业单位编制。该博士遂提出中钢马矿院能否帮助自己的妻子在马鞍山教育部门安排一个有事业编制的职位,以免和妻子分居两地。对此,中钢马矿院领导班子商议决定,极力帮助该博士解决家庭问题,并由副院长夏李玲亲自办理此事。
为此,夏李玲直接找到了马鞍山市副市长。“我当时想既然要有事业编制,只能通过市领导协调。于是,我亲自找到了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说明情况,极力争取他的支持。同时,我还去找了市教委的领导、马鞍山市实验一小的领导,请他们帮助落实这个事情。”夏李玲回忆道。
最终,该硕士妻子顺利进入了当地实验一小,同样拥有事业编制。
“我想,我们会逐步对我们的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工程化、产业化方面的投入,使得他们成为一大主力,成为院创收的主要渠道,这样就可以减轻科研人员的一些压力,这样员工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夏李玲表示。
从差钱到不差钱,从不差钱到不差幸福,中钢马矿院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不论在科技创新、还是产业规模、抑或是团队建设,都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