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色矿山的中国路线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 14:44  中国新闻周刊

  如何把跃然纸上的绿色概念转变为现实中满目苍翠的生态矿区,这对于中国矿业而言是个新课题

  文/秦鹏

  近年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为探索环保新路的具体行动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

  变化首先是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随后,在操作层面,相关企业加强了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多方合作,在实际矿山开采过程中把生态破坏程度降至最低。

  但是,良好意愿并不意味着完满的结果。企业面临的两难是:加强矿山生态保护必然增加矿山企业的运营成本。即使政府出台了补偿政策,但当补贴无法达成对利润的最低底线时,企业参与矿山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然会大打折扣。

  在这些矛盾中,中国矿山企业应该如何抉择?矿山企业们再次走向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之路。

  压力倒逼

  “天坑”,这个最近时常暴端于媒体的词已越来越被公众所熟悉。突如其来的地表塌陷在创造视觉上的强烈戏剧色彩的同时,也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因为依据地质学家的解释,大多数的地表塌陷地质灾害都与不科学的采矿行为具有直接关系。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腾飞导致其对矿产资源需求持续攀升。过去1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增长118%,粗钢消费量增长300%,铜消费量增长394%,钾盐消费量增长50%。

  由此可见,矿产资源的消费量和增长速度都是异常迅猛。这造成了一种现象:国内矿产资源肆意被开采,以满足国家经济增长的资源需求;同时,资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强,达到了40%——60%的程度。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表示:“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5年后,短缺矿种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资源问题将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有需求就有供给。有矿产资源需求,就要进行矿山开采。但是,正如“天坑”的横空出世,肆意妄为的粗放型矿山开采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表层植极易遭到破坏,在多雨季节,矿山还时常出现边坡塌方、水土流失、山体崩塌、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11.3万座矿山中,采空区面积约为134.9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26%。近些年来,采矿引发的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累计12366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6.3亿元。

  其实,不仅是急功近利式的采矿让矿业生态保护的形势刻不容缓,国家一直大力推进的节能减排政策也成为矿山转变的政治因素。

  “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启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幕,节能减排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矿山工业作为中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头号大户,自然是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突破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瓶颈问题的重要生力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说:“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在未来也一定是长期趋势。矿业技术创新必须适应节能减排要求,技术创新要贯穿到采矿、选矿等各个环节,比如‘三废’排放达标,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实现零排放。”

  如此看来,向土地要资源已经走过了那个仅凭一腔热血、坚信人定胜天的开凿蛮荒年代。如今,脆弱的土地已经不能承受开发之重。“任何矿山开采一定是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无论哪种开采方式,都会对地表、地貌产生影响。所以,在矿山开采方面,一定要提高要求,注重环境保护。国家在这方面要进行积极引导。”中钢马矿院院长王运敏表示。

  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明确出台政策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其具体目标是力争在1~3年完成一批试点矿山建设,2020年基本形成全国绿色矿山格局。此外,国土资源部还制定《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等管理规范文件,对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规定。

  “绿色矿山”的概念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所谓绿色,中钢马矿院科技管理部部长黄礼富解释:“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技术筑绿

  当“绿色矿山”成为业界共识,矿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瞄准这一趋势,通过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化步伐。毕竟,趋势就是未来,谁把握趋势,谁就占领制高点。

  “矿山环保一定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撑。要从企业最需要的地方着手,研发高效的技术成果。”王运敏表示。

  当前,中国矿山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在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至20个百分点。中国每年产生的可利用而未被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价值已超过250亿元。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等问题已经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桎梏。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物产生量、抑制尾矿库扬尘、在矿区进行复垦、提高尾矿利用力度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以“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有限公司铅锌废水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项目为例,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有限公司地处我国的母亲河——长江江畔,紧挨着金陵名胜栖霞山风景区,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影响大、处理的难度较大。这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接该项目的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对此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提出了规模为14000t/d铅锌废水综合利用方案。

  通过研究表明:选矿、采矿生产废水处理采用先分质回用,其余的生产废水集中处理和回用的综合处理工艺,在正常情况下,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及其他用水,实现废水零排放。在无法100%回用的特殊情况下,必须再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这一研究成果已通过江苏省南京经贸委组织的专家论证,因该研究具有典型性,能给全国同类型矿山废水处理起到示范作用,国家发改委已给予了资金支持。

  如果说废水处理是涉及矿山开采过程的环境保护问题,那么矿山通风能量就直接关系矿山开采的节能减排。梅山铁矿通风系统设计优化及通风工程承包就是显著一例。

  在承担梅山矿山通风系统设计优化及通风工程承包时,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根据国外经验,结合国内矿山实际情况,首次提出“地下矿山多级机站通风技术”, 并在梅山铁矿试验成功。

  中钢马矿院的一位技术人员表示:“中国的能源相对短缺,能源利用率不高,且浪费比较严重,金属矿山电能消耗占冶金行业相当大的比重,金属矿山通风耗电量也占整个矿山总耗电量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黑色、有色、黄金系统大、中型地下矿山每年通风耗电量达25亿kw·h,同时,金属矿山通风能量利用率却很低,浪费十分突出,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针对现状,中钢马矿院通过建立矿井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风机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用电缆将位于地表调度室的主控计算机和通风办公室的监视计算机与置于井下被控机站变电所的智能模块相连,形成通讯网络,从而通过主控计算机或监视计算机对每一台风机进行远程集中启停,并对风机运行状态和风机电流、主要巷道的风速、风压、风量、CO浓度等风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有效地使企业达到节能、安全的目的。

  模式创新

  其实,在整个矿山开采过程中,单一地解决某个环保问题实属罕见。矿山环保涉及到废水、废物、尾矿排放等多个方面,显现的环保问题一定是综合性的,而非孤立的。这种综合性地解决采矿环保问题是最令采矿企业头疼的。

  “如果无法综合地解决潜在环保问题,不仅会让企业承担高额的开采成本,而且因为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承担着巨大的政治风险。”马钢集团的一位人士表示。曾经由于当地矿业企业尾矿库粉尘污染,马鞍山市政府多年面对群体性上访,要求解决矿山开采的环保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中钢马矿院以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历经三年,以提出矿山环保问题综合性解决方案为出发点,建立了冶金矿山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点(区),以示范促进推广应用。

  示范点主要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编制马钢姑山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开展矿山无尾排放工艺技术研究,全面推进加大尾矿利用力度;新老排土场、尾矿库废弃地生态重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等方面。

  由于该研究具有极强的行业代表性和社会综合效应,科技部在2001年特意将此研究项目立项为社会公益研究项目。

  经历三年研究,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解决了矿山开采所面临的一系列普遍问题。在清洁生产审核方面,本着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废物产生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征集了48种清洁生产方案,主要内容可分为加强管理、废物回收利用、改进生产工艺、环境保护等。在排土场、尾矿库植被复垦和尾矿库干坡段扬尘抑制研究,针对尾矿库扬尘抑制,研究采用生物和物化方法相结合,在坝坡用灌、草植被模式强化植被,开发的GL-1型无机固化剂所形成的固化层具有抗风、抗水、抗冻、耐高温冲击等优越性能,采取定期喷洒,使得尾矿库区大气质量满足环保要求;针对排土场植被复垦研究,经现场划分六个区域。在进行区域性作物优化配置试验基础上,已形成了3000m2葡萄园区、4000m2杜仲园区,1500 m2油桃园区,2002年以来,葡萄收获10000kg以上,油桃也已挂果。

  与此同时,研究还对尾矿库浓缩脱水,生产建筑用砂技术及无尾排放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人员发现采用旋流器与高频细筛联合分级可以获得产率30.05%的尾砂代替黄砂。研究还推荐一系列无尾工艺:尾矿通过水力旋流器、细筛联合分级,筛上作为尾砂,根据市场的需求将部分尾砂制成地砖。筛下与旋流器溢流通过浓缩过滤至沉砂浓度大于80%,固化制成抛块。在矿山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面,从规划的内涵、总体目标、规划类别、实施效果四个因素去分析,规划工程实施后,加强矿区矿产资源的持续有序利用,促进区域内经济产业的效率和效益稳定增长。

  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此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成果为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创直接经济效益567.20万元,年增收节支4067.2万元。经济结构基本健康,投入产出比例协调,税后利润逐年增长,生态趋于平衡,将有效遏制矿山开发产生的生态破坏,并有利于矿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种着眼于问题综合性解决的摸索和创新提出了老矿山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建设规划和建设模式,即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采选工业的清洁生产模式,持续生态恢复与保育模式、生态社区模式、矿山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绿色矿山必然成为趋势。但是,如何将跃然纸上的绿色转变为满目苍翠的矿区,在中国的特殊矿山条件下,无法借鉴,只有在发展中探索矿山生态环境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