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土化妆品牌被收购的故事还将重复上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 02:22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宦艳红

  继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大宝被强生收购后,中国又一本土化妆品牌落入外资手中。

  全球最大香水企业科蒂集团(Coty Inc。下称科蒂)12月6日宣布与丁家宜达成股份购买协议。据报道,科蒂此番以4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丁家宜50%~60%的股权。业内人士预言,由于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集体较弱,加之政府重视不够,本土品牌被收购的故事还将重复上演。

  丁家宜去年开始寻找买家

  “在外界看来是暴利行业的化妆品行业实际盈利能力并不高,丁家宜的净利润率水平不超过8%。”日化行业营销专家冯建军说,在无法通过上市、外部投资等渠道融资的情况下,化妆品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只能出售股权。

  早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获悉,丁家宜在2002-2008年期间每年的回款额均保持15%的增长,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开始下降,丁家宜的品牌出现老化迹象。

  自2009年开始,丁家宜便开始寻找买家,期间曾以高于大宝售价的出售价格与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家化)接洽。而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认为,虽然丁家宜的年销售额达到8亿元,高于大宝,但是其品类比较分散,因此没有接受丁家宜的合作提议。

  丁家宜最终与科蒂结盟得益于科蒂重回中国市场的冲动。“科蒂在将羽西品牌卖给欧莱雅后便退出了中国市场,其在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没有作为,一直受到股东的非议。”知情人士说。

  “民族品牌只剩佰草集了”

  伴随着丁家宜的被收购,市场关于本土品牌被收购的担忧重燃。

  2003年12月,在历经四年的谈判后,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终于将小护士全资收购,随后小护士品牌一度沉寂,被外界认为是欧莱雅为了发展旗下卡尼尔而“雪藏”小护士,小护士的市场占有率也迅速下降。

  2006年,中国化妆品前十大品牌中本土品牌仅剩两个——大宝和丁家宜。不过两年后,强生就宣布以23亿元的价格拿下大宝。

  “如果说目前中国的化妆品行业还有民族品牌,那也只剩下上海家化的佰草集了。”冯建军说。

  本土品牌缘何频落外企之手?业内看来,其中不仅存在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日化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也不乐观。

  葛文耀昨日说,外界看来门槛很低的化妆品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并不容易,化妆品企业要想在与外资的激烈竞争中站住脚跟,不仅需要进行有效的销售风险控制,还需要品牌运作、有效供应,以及强大的科研支持,目前上海家化仅科研人员就超过100名。

  据了解,目前国内接近八成的本土化妆品企业的销售额在3000万-5000万元的规模,根本没有资金力量发展自主科研力量,在通过广告打出一定的知名度后难免遭遇发展瓶颈。

  “中国日化企业整体上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品牌操作经验很少,大多只能在低端市场勉强生存,有实力收购的国内同业企业非常稀少,使本土化妆品品牌最终落入外资囊中。”冯建军说。

  “本土品牌支持力度不足”

  此外,消费品品牌不被重视,也被视作化妆品行业始终无法壮大的原因。

  “曾有领导开玩笑地跟我说,‘你最会捣浆糊’,他们认为做化妆品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捣捣浆糊就可以了。”葛文耀认为,目前中国对于国内消费品品牌的发展保护及支持力度不足。

  “中国的日化行业中,上市公司只有6家,而医药行业却多达50多家,如果国家能够像重视医药企业一样重视日化行业,相信中国的日化行业也能发展起来。”冯建军说,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管理引导方面,政府都没有给予日化行业足够重视。

  冯建军认为,就中国目前的环境,本土日化品牌被收购还将会重复发生,“去年5月,有家外资企业找到我,列出了6家中国企业名单,希望能够帮忙引荐,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丁家宜,没想到一年之后,丁家宜已被科蒂收购。”

  不过,葛文耀对中国日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中国人都非常聪明,如果想干件事大多能成,家化目前就已把化妆品行业的经营吃透,现在也已经有一批本土化妆品牌发展起来,包括霸王、相宜本草等,未来还是有希望能有一些本土品牌站住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