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雄长江攻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 08:34  财经国家周刊

  在这场暂时平衡的格局,是前期“打压与反打压、要挟与反要挟”另类竞争的“战果”,而分析石化双雄与湖北省政府之间三方博弈的轨迹和脉络,则能管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某种态势和变化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大明

  11月24日上午,已近深冬的武汉东湖宾馆外依然苍翠幽静。中石油集团公司与湖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场,中石油副总经理周吉平、湖北省政府主要领导等多位重要人士悉数出席。

  外界感到,协议签署的双方似乎在刻意保持低调。简单的致辞后,协议即告签订,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中石油不想太高调,激怒了中石化,就会引起反弹。”一位熟知两大石油巨头在鄂竞争情况的中石油集团内部人士说,“但实际上,框架协议的签署是非常大的胜利,对中石油开拓湖北市场的意义,可以用里程碑来形容。”

  按照协议,中石油与湖北省政府将在成品油油库和销售网络建设、天然气供应、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项目建设、城市燃气及压缩天然气项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力求通过双方的友好合作、优势互补,来有效改善湖北能源结构、提升湖北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湖北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地方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过去半年间,中石油与中石化在荆楚大地上演的攻防战,相当激烈。中石化发展500座加油站的计划,在当地政府“特殊关照”下悄悄推进,中石油的零售业务则一度面临被“挤出”湖北市场的境地。

  本次中石油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让两大超级巨头的市场争夺进入暂时平衡的局面——据说,湖北省政府承诺在成品油销售上给予中石油平等的政策待遇。

  有观察分析人士说,这场暂时平衡的格局,是前期“打压与反打压、要挟与反要挟”另类竞争的“战果”,而分析石化双雄与湖北省政府之间的三方博弈的轨迹和脉络,则能管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某种态势和变化。

  “驱逐”中石油

  2009年12月4日,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与中石化在北京中石化集团总部签订了“加快推进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份协议中,中石化最终承诺了建设时间表:2010年一季度进入实质性全面建设阶段,2012年12月31日前建成,2013年6月30日前正式投产。

  湖北一直揣着拥有大型石化项目的梦想。早在上世纪70年代,湖北省和武汉市就向国家申请10万吨乙烯项目落地,但经历数次挫折而梦难圆。

  2010年3月31日,总投资179.5亿元的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全面动工,乙烯裂解、热电联产等6大项目同时开工。按照计划,中石化今年将在当地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乙烯主体工程投资32亿元。

  乙烯项目的上马,让湖北省方面长舒了一口气,也给了中石化一个不愿错过的好机会。

  作为双方协议的内容之一,湖北省承诺“湖北省境内新增的加油站将全部交由中国石化建设。项目建设期内,通过支持中国石化新建、合资和收购,力争新增500座(加油站)。”

  武汉乙烯工程全面动工8天之后,一份由中石化起草的文件呈送至湖北省方面。文件的名称是:《关于恳请省人民政府转发<中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加快建设湖北省境内加油(气)站的意见>的请示》。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的中石化内部资料显示:中石化提出,将湖北省内高速公路、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等)和新区、新路等重要区域内规划的加油(气)站,统一纳入中石化500座以上新建加油(气)站规划内,统一交由中石化湖北公司建设经营。

  中石化在上报湖北方面的文件中还提出:“在500座以上新建计划未落实前,暂缓对其他单位申报计划的审批工作。”

  这一带有排他性的条款,意味着期望湖北方面限制对中石油和其他企业加油站的审批。中石化则可以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加油站的方式,最终垄断湖北省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绝对份额。

  “中石化的布局一完成,中石油自然很难在这个市场上有大的发展。”湖北石油业内人士说:“对销售企业来说,最终是要靠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出去的。如果出口被堵死了,那就很难办。”

  事实上,受加油站服务半径的限制,即使中石油在中石化已布点的范围内再建新站,意义已不大。500座新建加油站的布局完成之后,加上原有的近2000座加油站,中石化将基本垄断湖北全省可供选择的加油站点,对当地的成品油销售将占据绝对的控制和主导权。

  连带的“筹码”

  中石化的“500加油站”梦想正逐渐成真。

  今年5月,湖北省政府一位高层官员在“中石化在鄂加油(气)站建设协调会”上强调,加油站与中石化的乙烯工程、炼油工程,是“上下游产业链之间连锁反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如果中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经营网点得不到有效发展,就会阻碍炼油加工规模的大幅提升,从而阻碍乙烯项目顺利投产达效。”旁观者认为,这不能说完全没有逻辑道理。

  中石化上报的请示,经湖北省多位领导签字后下发,要求各市州明确一位副市(州)长负责协调。一位省领导亦在专门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特事特办、快事快办”,确保计划“落实到位”。

  “这个乙烯工程项目是中石化的一个筹码,拖了多年,不断向地方政府‘要价’。如果建设速度快,现在应当建成投产了。”一位参与中石化项目协议签署的业内人士说。

  湖北省方面确实很看重这一重大项目。“能够落地到湖北省不容易,其他周边的省份都在抢。”湖北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以大乙烯项目为依托,有望形成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这是湖北省将石化产业定为六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支点。”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取的内部资料显示,中石化已完成了500座加油站的选址工作,并全部上报给湖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如,在湖北省荆州市计划新建33座加油站。11月4日,荆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出通知,要求依照省厅要求对中石化的建站用地给予支持。

  争夺长江

  加油站准入权之争,源于两大石油巨头在湖北的多年纠葛。

  1998年的石油行业大变革,大致以长城、黄河为界,将全国陆上油气资产分划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说,这种划分格局下,成品油资源和市场并不那么平衡:中石油大量炼厂集中在北方,中国主要的成品油消费市场却在南方。“北油南运”的格局,为两大公司的相互渗透与相互竞争埋下了伏笔。

  经过多年发展,中石油、中石化的传统势力范围界限渐渐变得模糊起来,长江一线大致成为双方竞争交锋的前沿,湖北市场实乃双方必争之地。

  2000年5月,中石油通过组建控股公司进入原本属于中石化传统势力范围的湖北成品油市场。此时的中石油在湖北的成品油销售网络几乎为零。

  “起步时没有加油站,只好做批发。当时湖北省较大的民营油企天发石油就是我们的主要客户。我们从东北、西北调油过来,一车皮一车皮地卖给他们,经常是夜里两三点接到电话就往火车站跑,去接油验油。”中石油湖北销售一位老员工回忆道。

  由于没有油库和加油站销售网络,中石油在湖北的发展困难重重。进入湖北第一年,中石油在省内销售成品油0.6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34万元。到2002年,中石油在湖北的销量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6.51万吨、10.17亿元。

  从2003年起,中石油为解决发展瓶颈多次向湖北省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在湖北省境内兴建油库。

  中石油兴建油库的申请,遇到了中石化的反对。2006年4月,一份由中石化湖北公司起草的《关于坚决制止油库重复建设的紧急请示》的文件,递交到了湖北省政府。

  中石化在文件中说:湖北现有油库138座,总容量166万立方米。按照湖北成品油市场容量测算,全省油库年周转次数仅2.16次,比中石化系统平均周转6次少3.84次,比12次的合理周转次数少9.84次。

  中石化据此对湖北省方面提出建议:湖北地区油库已严重过剩,坚决反对重复建设。

  中石油的建库请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他们采取的是找一些社会个体的油库先租用下来的办法。

  为应对在湖北市场遇到的困境,中石油总部对当地分公司,给予了尽量满足其资金需求的支持。从2006年起,中石油在湖北的加油站网络迅速增长,与中石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009年,中石油投产兰(州)-郑(州)-长(沙)管道。这条管道是中国最长的成品油管道,途经武汉。这样,来自中石油西北重要炼化基地的大量原油,就可以直接输送至武汉油库供应湖北市场。截至目前,中石油在湖北成品油市场所占份额已升至三成以上。

  关键时刻,中石化年产量80万吨的乙烯项目在湖北亮相。

  中石油的“反制”

  中石化提供了湖北市场大约60%的成品油,剩下的30%左右则依靠中石油提供。“重要的是,中石油供应了湖北地区90%以上的天然气。湖北方面如果太‘过火’,中石油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地业内人士说。

  2009年9月,武汉市首发气荒,当时每日缺口达45万立方米;11月中,气荒再现,缺口升至60万立方米,管网压力仅为正常一半。2010年冬季未到,武汉的供气紧张局面就已现苗头。11月23日,全市26座汽车加气站中约有10座已停止供气。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的天然气供应主要依赖中石油的忠武线、淮武线两条管道,2009年供气量约为13亿立方米,潜在的缺口在8亿立方米左右。

  “湖北地区屡次出现的气荒与中石油多少有些关系。”一位当地业内人士这样分析说,“在全国用气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中石油保谁不保谁、供气量多点还是少点,是一件微妙的事情。”

  中石油数位高管在副总经理周吉平的带领下,多次拜会了湖北方面。在会谈中,中石油的高层人士在会谈中重点提出,“希望在今后的油气网络建设中,湖北省能够提供更多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会。”

  中石油与湖北省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两大巨头在湖北市场的争夺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的平衡。

  而博弈各方的底牌似乎并没有完全彻底地打出。

  一盘未了局

  11月26日,中石化武汉乙烯项目现场。望不到边的围墙内,有工人在铺设水管,厂区内有一些细高的管状建筑树立起来。厂区中央的一片草地上,还有一群牛正悠闲地吃草。

  武汉化工区管委会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乙烯项目工程复杂,需要铺设大量的地下管道,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所以现在的现场,看起来给人的感觉是进展不大。

  此前,当地一名高级官员曾向媒体表示:武汉乙烯项目进度看似停滞,事实上是中石化会同武汉优化、改进武汉乙烯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

  “不管怎么说,武汉乙烯项目总可能会是中石化手中的一张牌。”有分析人士认为,中石化把发展加油站与乙烯项目挂上钩,有自身的逻辑:要保证乙烯原料供应,武汉石化的炼油规模就需要扩建至900万吨/每年,这会新增成品油产量220万吨,实现这部分成品油销售,关键就在于要有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成品油销售网点。

  在中石油一方,湖北省方面在成品油销售上如何给予平等的准入政策,还需等待披露方能获知。

  中石化的500座建站计划则已上报。湖北省商务厅负责加油站审批业务的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石化的加油站将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在办理完结之前其他建站申请需要暂缓。“中石油、社会上其他单位也可以报批,但是地段上不能跟中石化的相冲突。”

  此外,湖北省还做出安排,“省交通运输厅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租赁到期和新增服务区加油站,继续按照联营协议方案,直接交由中石化建设和经营。”

  “我们跟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不是说要给我们多大的政策倾斜。市场竞争永远是激烈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中石化先建站布点了,我们只有再去寻找,他挑他们的,我挑我们的,难度肯定是比以前更大。”中石油湖北销售人士谈到。

  在两大巨头在湖北市场争夺正酣之时,另一巨头中海油也在湖北悄然布局。

  去年下半年,中海油已通过下属的中化物产武汉分公司低调进入湖北市场,租用了湖北南顺储油有限公司的油库开展成品油销售,该库容为7.8万立方米。去年底,中海油已运进多船0号柴油在湖北市场销售,主要对象为工矿等终端企业,主营批发业务。

  中海油的策略与中石油当年如出一辙,先做批发占据市场份额,再伺机建设油库和发展成品油建零售网络。

  可预见的是,在湖北油气市场上,中石化、中石油将会迎来新的竞争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