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农产品涨价长期看是正常的价值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10:14  都市快报

  专家:农产品短期暴涨是货币现象长期看是正常的价值回归

  记者 张鹏

  果农人均年收入3800元

  正值苹果收获期,陕西省旬邑县(国内苹果主产区之一,全县苹果基地面积超过50万亩,年产量50万吨)赤道乡60岁的果农第五景珍(复姓“第五”,是当地主要姓氏)已经将自家的苹果全部卖给了收购商。

  在他看来,今年的苹果价格涨得“有些吓人”,那些来路各异的客商,将苹果大量囤积在冷库中,“更像是一场赌博”,“苹果收购价总体是在上涨的,但我们的收入并没有大幅提高。”据旬邑县果业局统计,该县从事苹果种植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在3800元左右。

  “现在村里种苹果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第五景珍说,村里的果农无论是施肥、剪枝、摘果、包装、搬运,都要找小工来干,小工的价格已经从几年前的一天20元涨到了今年的70元。

  不光是人工成本,最近几年,苹果种植需要的化肥、农药等产品价格也在一路上涨。这样算下来,苹果价格虽然保持了上涨,但涨幅并不大,而且都被生产成本的上涨抵消了。

  第五景珍的两个儿子,已经在外多年,而且“都混得不错”。大儿子第五飞虎在西安,是一家医院的全科医生,小儿子第五飞龙在珠海一家电池企业做销售。

  “他们种苹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才落得3000来块钱,还不如我一个月的收入。”第五飞龙说,虽然珠海物价高,但一年下来,也能存上两三万元。他多次建议父亲把家里的苹果地租给别人去种,老两口完全可以到西安或珠海去养老,但习惯了农村生活的第五景珍却总是坚持要“再种几年苹果”。

  农产品告别低价时代

  苹果大户第五家族两代人不同的生活选择,是目前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就像第五景珍的两个儿子都选择城市生活一样,近30年来,中国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年青一代的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并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指出,在我国农村60-69岁的老人中,有50%以上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即使是70-74岁的农村老年人中,也还有29.2%从事农业生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自然会引发劳动力平均价格的上涨,陕西苹果产区小工价格从每天20元上涨到70元就是明显的例子。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高速公路用地、商业用地,特别是房地产用地,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相比以前也增加了。

  因此,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出,与种植面积减少和刚性需求增加结合在一起,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支撑力。

  除了这些原因,由于长期的、较大幅度的“剪刀差”,我国农产品价格历史水平较低,当前农产品总体价格与国内其他非农产品相比,仍处于低位。

  所谓“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

  周望军指出,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被低估了,涨价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价值回归。从西方各国,到日本、韩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来看,食品价格有一个逐渐上涨的过程。

  上涨到什么程度才合理呢?周望军认为,上涨到在家里养猪、种地取得的收益和出来打工差不多,这个时候农产品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苹果收购价一个月涨两倍,但在陕西、山东等苹果主产区,来自全国各地的贸易商们仍然在加紧抢购,并囤积在冷库中。贸易商们一致认为,苹果价格明年将继续上涨,他们借此可大赚一笔。

  这一轮苹果价格上涨,城市居民承受了不小的价格压力,但种苹果的农民并没有因此收入大增,反而是处于流通环节的贸易商可能赚得盆满钵满。

  苹果只是一个例子。专家认为,本轮农产品出现集体涨价,背后折射出的是农产品价格长期被低估之后的价值回归,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而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出现暴涨,则是由于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资金寻找价值洼地,迅速集中进入农产品领域造成的短期现象。

  短期暴涨是货币现象

  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长期趋势,但今年以来各类农产品出现的一轮暴涨,多少有些不正常。

  在陕西,苹果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各地涌来的客商仍在大量囤积,这让种了多年苹果的第五景珍都有些看不懂。

  事实上,不少囤积苹果的客商手中,不仅有来自其他产业的富余资金,还有来自银行的贷款。在专家看来,无论是苹果还是棉花、白糖,本轮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货币现象。

  “实际上,最近两三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从大米、食用油、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到大蒜、生姜、苹果等,农产品涨价已经形成了蔓延趋势。”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楼迎军认为,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开始介入农产品领域,是推动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楼迎军认为,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被低估、逐步开始价值回归的过程中,这些嗅觉灵敏,并且在矿产、房地产、资本市场积累了成熟投资经验的资金,逐渐发现了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开始介入这块“处女地”。

  统计显示,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两年时间里,中国新增贷款增加了17.3万亿,月均超过7000亿元,并连续保持增长。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由于大量游资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短期内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但也有专家认为,游资在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之后,虽然存在投机炒作的行为,但这种高抛低吸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时,资本的适当介入会推高价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农产品价格处于高位时,资本会抛售手中的农产品获利,这也会客观上增加供应,起到平抑农产品价格的作用。

  如何让农民获益

  虽然游资对农产品的高抛低吸无需太多指责,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缺陷,也在客观上给了部分游资投机炒作的空间,并使得农民没有在农产品上涨过程中获得应得的利益。

  对于今年苹果价格的上涨,在珠海工作的第五飞龙感受很深。

  “珠海的超市里一斤苹果已经卖到了8块钱。”第五飞龙说,这种来自他老家旬邑的苹果,产地的收购价目前也只要3元左右,加上每斤1元的运费和其他包装、人工费用,中间商的获利达到了50%。

  事实上,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让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不仅给游资提供了很大的投机炒作空间,也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

  极端的例子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出产的土豆,要先运到山东寿光,同属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民要想吃到本地产土豆,要等到批发商从山东寿光批发回来。也就是说,一个土豆在上到餐桌之前,已经在公路上来回跑了一圈,历程上千公里。

  统计显示,由于存在类似的盲目无效运输、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几乎占到了菜价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样就造成了农产品市场中始终存在“两头叫、中间笑”的怪相,农民抱怨赚不到钱,消费者抱怨菜价太高,而中间商却得益颇丰。

  为了改善目前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缺陷,26日,商务部、财政部发出通知,今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在浙江、河北、山东、新疆等八省市进行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在3到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商务部表示,综合试点的重点将放在由流通单点建设向流通链条和流通网络建设转变,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

  已经有陕西苹果产区的地方政府开始开展这种直销。上周,陕西延长县在世纪联华庆春店办苹果推介会,县长刘景堂来吆喝苹果。

  去年,陕西延长县政府第一次和世纪联华合作,1000亩标准化苹果园成了世纪联华的直供基地。在整个销售年度里,世纪联华卖出了13000吨苹果,延长苹果占6000吨。而今年延长苹果的总产量是16万吨,其中将有8万吨通过像世纪联华这样的超市直购渠道销售。

  打通中间环节,实现产地和超市的直接对接,这是当地政府这两年找到的方向。通过这样的农超对接,延长县的农民人均收入,相比以往也提高了上千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