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抻长产业链:解析文化产业背后的潜在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 23:33  CCTV经济半小时

  文化产业 商业密码(三):抻长产业链

  —— 解析文化产业背后的潜在商机

  (主编:庄严  编导:张姝 丁高波  摄影:白羽 刘勋)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继续揭秘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密码。自从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创造商业奇迹之后,一本书带动一条文化产业链的传奇在全球不断上演,《指环王》、《名侦探柯南》都以现代出版业为起点,最后全面席卷影视、游戏等商业领域。如今这些商业传奇中又增加了一个来自中国的角色,她就是杜拉拉,一位在职场上闯荡的职业女性。这位杜拉拉是怎么诞生的?她又怎么变成了一个文化产品?

  在北京图书大厦的一个展台上,记者发现了很多曾经在电影和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名字,像《亮剑》、《蜗居》、《手机》,前一段时间被改编成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小说《余震》,以及《双面胶》、《奋斗》,以及正在电视上热播的《杜拉拉升职记》。

  记者采访中发现,读者对这些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很感兴趣,畅销书的展台上不仅有《婚姻保卫战》、《杜拉拉升职记》还有经典名著《红楼梦》。书店还为其中一本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开辟了专门的空间。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看了电影电视剧又来买书的读者。

  消费者:因为我一般觉得这个书是应该是比电视剧和电影更有意思,因为我比较喜欢《哈利波特》之类的那些东西,都觉得这图书应该比改编过的电影、电视剧更好吧,所以就想买书。

  民营出版公司博集天卷是“杜拉拉”的发现者。公司常务副总王勇说,目前杜拉拉系列小说发行量已经超过400万册,在图书领域至少创造了1.4亿的市场价值。

  《杜拉拉升职记》图书发行 博集天卷图书公司副总经理 王勇

  王勇: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更精彩,这个故事呢,我觉得这句话呢实际上是这个作品最大的价值

  2007年8月,王勇偶然间看到一个博客,博主文笔轻松且个性十足,把大公司职场里的故事讲得有起有落、活灵活现。书中的女主角,更是让王勇忍俊不禁。

  王勇:那时候还不叫杜拉拉,叫杜朝阳,刚上班,然后在一个民企里面,受到阿发的骚扰,光脚穿凉鞋,蹭她的脚面,非常有趣。杜拉拉的成长,实际上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的历程

  做了多年图书的王勇看中了这个励志故事,随后编辑蔡明菲联系作者,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在蔡明菲的建议下,小说主人公改了一个更时尚的名字,叫杜拉拉。但是让王勇失望的是,第一版的《杜拉拉升职记》销量并不理想,编辑组发现,书的封面看起来更像是一本职场成功指南,可能限制了读者对书的认知。

  王勇: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一个女性的很精制的高跟鞋,很职场女性的一个服装,但是没有更多的这种,更高的这种东西,这个就是我们当时对它的判断,还是实质有误的。

  编辑组把《杜拉拉升职记》的封面,从女性励志故事的角度出发,重新进行了设计,随后又把小说推向了市场。

  王勇:回到我们作品的成长,原来就是一个粉色封面的一个女性励志小说,我们改了版以后,第一次印了七千册,然后七千册反映还不错,然后五千、七千这么印,到了第二年就是一万,一万五,两万,

  解说:王勇看到了这部女性励志小说的市场潜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请来导演何念,参加了《杜拉拉》的策划会。

  话剧《杜拉拉》导演 何念

  何念:我觉得可以把杜拉拉这个名词,变成所有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第一年的职场新人,都叫杜拉拉群,或者叫杜拉拉族,更能引起很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们的注意。

  何念说的这个杜拉拉群会不会成为他们潜在的市场呢,编辑组提出了一个创意。

  王勇:如何选择公司,如何选择这个公司里面的你是选销售也好,还是选行政也好,还是选做人事也好,你的第一份工作如何来选,杜拉拉真正地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我们把它发在了当当和卓越上

  记者:这个信发了之后对它的销量有什么影响?

  王勇:我们09年的10月份,《杜拉拉》一个月,就是一次印刷就十万册,一次印刷就十万册。

  今年上半年,《杜拉拉3》推向市场,书中杜拉拉的角色定位,变成了一个城市中产阶级成长的代言人,这个深受城市白领喜欢的角色,创造出了上市印刷50万册的成绩。

  王勇:徐静蕾的电影,包括电视上了以后,对我们这个全产业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杜拉拉1》一个月印了23万册,《杜拉拉2》一个月印了20万册,那个时候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

  到现在,包括图书、电影、电视剧以及相关广告等杜拉拉衍生品,已经创造了至少3.4亿元的产值,民营出版公司博集天卷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王勇透露,从杜拉拉2开始,他们就放弃了一次性付款的版权出让方式,而是改为参与分红。《杜拉拉3》光是电影版权就卖了7位数。

  王勇:这个我们要投资一起来做,我们一定要走出这一步,就是在这个产业链上,我们不止是简单的中介,或者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而且一定要参与投资,那么所谓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在王勇看来,杜拉拉产业链如果抻长,将能够创造至少10个亿的商业价值。

  就在最近,有几家投资企业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合作开发更多的“杜拉拉”衍生品。

  蔡明菲:比如说女鞋,是一个国内特别大的女鞋的公司,然后还有服装,也是我们在谈的,包括一些动漫,动漫的开发,还有就是音乐剧,还有包括网络剧,都是我们在进行的项目。

  王勇:我们《杜拉拉》这个产品,品牌已经进行注册了商标。目前《杜拉拉》产业链的收入已经是将近四个亿,那么未来呢,通过《杜拉拉2》、《杜拉拉3》这个产业链的开发,如果比如除了文化产业之外,包括鞋子,包括服装,它这个概念如果进入以后,我希望未来能有四、五亿或者更多的产业收入。

  如果说,小说中的杜拉拉演绎了一段曲折的职场升职记,她在现实生活里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只不过现实中被提升的不是杜拉拉的职位,而是她的商业价值。3年时间里,《杜拉拉升职记》完成了从图书向文化产品的全方位转型,话剧、电影、电视、服装、鞋业、游戏、音乐剧、网络剧、无线增值等多个文化消费领域,都被涉及。这部最初只有2000多字的网络小说,怎么创造出了3个多亿的市场价值?我们继续来解读杜拉拉升值记。

  今年4月15日《杜拉拉升职记》正式上映,这部由徐静蕾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上映13天票房破亿,这部制作成本1500万的电影,最终以1.3亿票房成绩收官。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主演兼导演 徐静蕾

  徐静蕾:其实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预期,因为甚至我们在找投资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很老的做发行的人,也不是老的就是做发行很好的人,都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当时跟我们讲说,这个电影的投资不能超过700、800万,说如果超过700、800万的话一定会赔钱

  谈到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主演兼导演徐静蕾丝毫不掩饰心中的欢喜,徐静蕾说,电影市场中白领的潜在消费能力是最大的,很长时间来,导演们都在挖掘为城市白领量身打造的时尚类题材。而杜拉拉提供了中国电影目前最稀缺的几种要素:时尚、职场、励志、爱情。

  DMG娱乐传媒总裁 肖文阁

  肖文阁:第一这个剧本非常好,立意非常新,它是一部励志片,正好是中国观映人数最多的白领,

  打着内地版《欲望都市》、《穿PRADA的女魔头》的噱头,徐静蕾打算把《杜拉拉升职记》拍成一部时尚商业片。

  徐静蕾:其实我身边的朋友,他们就是做白领的,大家穿的已经非常好看,但是我们好像中国的电影总是表现的一些偏,就是特别家常的特别那种比较多,那我觉得中国缺这种的电影。

  派翠西亚是电影《穿帕拉达的女魔头》和《欲望都市》的服装顾问。徐静蕾通过朋友邀请到了这位好莱坞顶级时装顾问。有了大牌设计师塑形,徐静蕾在布景、道具、演员阵容上不惜本钱,请来身材一流的吴佩慈、李艾、莫文蔚、黄立行助阵。莫文蔚版时尚女强人,黄立行版职场新贵,吴佩慈版八卦女人,李艾版性感女秘书,都洋溢着时尚的气息。影片上映前8—6周时间里, 4位主演在时尚圈备受关注,先后登上了38本时尚类杂志的封面。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 演员  李艾

  李艾:服装应该是里面最大的亮点,整部电影剪出来,我的角色最多不超过10分钟,但是也有十几套衣服要换。而且每个人的服装都有自己角色的特点,像我的衣服,不是在腰上有个领带,就是有条丝巾。

  徐静蕾:所有的服装都是要根据角色的性格,角色的那种在剧情里面起到的作用来定位的,所以就是你看像他对莫文蔚的那个设计,就比较精简和强势就是那种安全,然后他对那个(外文),就是吴佩慈的设计,就是很温婉,就是所有的衣服都是粉粉的,嫩嫩的小花的女性化的那种。

  不仅演员的服装备受追捧,电影中的布景设计也大花力气。公司要装修,作为行政经理的莫文蔚因得不到升职机会,临时装病。就在同事们推三阻四的时候,杜拉拉站出来,承担了缩减开支装修的重任。踏实能干的杜拉拉,把办公室装修的色彩明艳、透明时尚。影片中的时尚布景一度掀起了都市白领装修潮。

  DMG集团CEO  Dan Mintz(丹明茨)

  丹明茨:拍的时候,其实加了一层面是时尚,其实这个东西在书里没有,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加了以后它非常成功

  DMG娱乐传媒是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投资方之一,该集团CEO也曾经在好莱坞担任导演,他告诉记者,在好莱坞,基本每部电影都可以根据核心点确定该电影的基本模式,派翠西亚则将服装与电影中人物的成长模式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丹明茨:徐静蕾刚刚进来的时候没钱,化妆很单,衣服也很平常,慢慢一场一场,她的变化能看得很清楚,变化有几点,从她的个性,讲话,越讲话成熟,错误越小,自信越大,衣服越漂亮,头发越好看,这个是每一小点支撑的。所以看电影的时候,观众感觉得到这个角色的变化。

  时尚电影杜拉拉一炮打响,话剧版杜拉拉也成绩不俗,2008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取得杜拉拉话剧版权,作为全国第一部“杜拉拉”衍生产品,话剧《杜拉拉》在全国巡演几十场,票房突破2000万元。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制片人 上海文广影视剧中心策划部主任 徐晓鸥

  徐晓鸥:何念找到了姚晨,当时的姚晨完全没有名气的,可是这部戏正要上的时候,《潜伏》红了。这些巧合都不是可以设计的。

  何念:这都是偶然得机会,促成了这一个品牌其小说、电影、话剧的成功,但是我们看到了将来的一个文化产业,产业链应该怎样经营。

  电影上映期间,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首轮播出,该剧成本约2000万,单集售价130万,电视剧总收入达5000万左右。不过在制片人徐晓鸥看来,这一切,似乎有些运气的成分。

  徐晓鸥:确实,你现在让我买一遍,我还是觉得风险比较大的,当时说《杜拉拉》能挣很多钱,没有一个人可以想象。

  徐晓鸥是上海文广影视剧中心策划部主任,当初就是她提出要购买《杜拉拉升职记》电视剧改编权。

  徐晓鸥:《杜拉拉》越来越红了,这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在我们买了以后,一直高居各个图书榜的榜首,没有《杜拉拉》这个符号的成功,也没有电视剧的成功。

  徐晓鸥告诉我们,对于杜拉拉这部电视剧,买回版权的时候,他们只是希望拍一部不赔钱的职场电视剧,光剧本修改就进行了一年半的时间,在电视剧的定位上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这部电视剧后来的成绩还是让投资方感到意外。

  徐晓鸥:他们说你们这些是做过设计吗?比如说话剧先上,然后电视剧再开机,选角,然后电影再上,然后电视剧再上,我说真没有,我们制片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见过面。

  在徐晓鸥看来,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冷门的女性职场电视剧,之所以后来成绩不错,是因为图书、电影、话剧市场无意当中相互借了力。

  徐晓鸥:就是说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让你们碰上了,这个我觉得是有一些运气的,就是大家没有沟通过,事先没有说你走爱情路线,我走什么路线,但就是团队的特点决定了说我们走的路线不一样,使它的最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大,我觉得这个模式是可借鉴的,但你所有的元素你能不能找到,那是有运气的。

  从《杜拉拉升职记》在电影、电视剧、话剧三个不同领域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把这部小说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实际上并不容易。其实在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就有许多探索,并且有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记者对比了一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抻长他们的产业链条的方法。

  记者采访了北京一家商场的儿童玩具专卖区,在这家店里我们看到,跟变形金刚相关的玩具就达到了40多种。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去年电影《变形金刚》上映期间,救护车、堕落金刚、威震天等几款玩具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销售人员:去年6月份不是电影上映的嘛,那两个月的销售都挺好的,它是,就一年当中是最好的两个月。

  消费者1:他看了《变形金刚》电影以后,就特别喜欢这个变形金刚,而且他还翻来复去看电影,看完之后他缺哪个他会告诉我都缺哪个,然后我们都不停的再给他买。

  记者看到,这里的变形金刚玩具的价格从几十到上千价格不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属于儿童玩具区,但他们的商品并不仅仅卖给儿童。

  销售人员:变形金刚它适合的年龄的段挺广的,小的时候是4、5岁的以上的,然后大的到成人,就是30、40那个年龄段吧。

  记者:有很多这种成年人的顾客也在这买玩具吗?

  销售人员:对。

  记者:比例是多少呢?

  销售人员:一半对一半吧。

  消费者2:大学那会儿《变形金刚》上映,买变形金刚那个“大黄蜂”,那时候电影院举行一个比赛我们一个哥们儿去变了一个“大黄蜂”,用了27秒时间把一个(机器)人变成车,又给我们奖了一个“擎天柱”。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这些东西。

  记者随后来到了一家电影院附近的电影周边产品专柜,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更多电影相关的衍生产品。

  销售人员:因为《怪物史莱克》刚上,最近销售比较好,然后就像这些钥匙链,还有水杯,就说这些都是我们公司出的,还有小书、小镜子。

  记者:我看你头上还戴了一个发卡,这个是?

  销售人员:对对对,这个也是《怪物史莱克》出的一些产品。

  记者:这个最近的销量?

  销售人员:一天差不多来说,一天能走20来个吧,反正最近都挺好,一天走的都特别好。

  消费者:就比如像卡通类的,还有以前印象特深刻的那个《海底总动员》那个(外文)的小鱼,然后总喜欢就买来挂到手机上。

  一本书带动一个产业的例子在全球并不鲜见,《哈利·波特》、《指环王》、《名侦探柯南》、《小熊维尼》都是以现代出版业为起点,成功地进行纵向产业链开发从而创造更大商业价值,除了同一主题的影视剧改编外,还主要进行动漫、游戏的开发、服装、玩具等周边产品的出售甚至进行主题公园的建设等等,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目前所开发的产业链已经达到300亿美金左右,创造了不可想象的商业奇迹。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少峰

  陈少峰:在国外的话,开发的最多的就是玩具,或者叫艺术授权,艺术授权就是让你去开发这个延伸产品,就开发玩具、开发相关的服装、贴牌,比如说《小熊维尼》贴在衣服上,《小熊维尼》每年在全球大概卖出60亿美金的延伸产品,就贴长它的牌子卖,那迪士尼的产品在中国卖,每年卖两百亿人民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告诉记者,虽然此次《杜拉拉升职记》针对白领人群的消费习惯,很好地开发了从图书到影视剧、话剧等产业链的商业价值,进行了一次产业链开发的复制。其实在此之前,《喜洋洋与灰太狼》《武林外传》等都进行过跨越多媒体拓展产业链的尝试。但是跟国外相比,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在产业链的开发上还以横向开发为主,图书变成影视作品的很多,真正纵向成功开发衍生产品的却很少。

  陈少峰:纵向的延长最典型的就是动画电影,电影的播出,然后有DVD,然后里面有卡通形象可以卖,就像《超人总动员》这个动画电影,据说他们卖了354个,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是贴牌,有的让你贴牌贴这个超人,有的让你使用它去生产服装等等。

  陈少峰分析,目前杜拉拉虽然进行了多个领域的尝试,但是产业链中真正创造利润的还是图书、影视剧和话剧,从目前杜拉拉3.4亿的分配比例来看,图书市场的创收是1.4亿,占比约41.1%,电影是1.3亿,占比约38.2.%,电视剧是5000万,占比14.7%,话剧是2000万,占比5.8%。而在国外,文化产品的产业链条当中,最大的创收是来自于衍生产品,大到主题公园,小到茶杯玩具,贴纸贴图,而票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陈少峰:我只能告诉你,就是电影本身它里面的票房大概占25%到27%,在电影产业当中,那我们中国的电影票房大概占80%到85%,甚至有的达到95%等,就是说我们电影主要是票房,而国外电影主要不靠票房,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规律。

  在陈少峰看来,目前制约中国文化产品产业链开发上的瓶颈主要有两个。

  陈少峰:第一个环节就是前期的故事比较长,很少有那种,就是能够很吸引人的这种故事。另外一个就是,就是对知识产权的提炼和打造,比如说你这个是卡通形象,那卡通形象应该怎么设计,我讲的不是这个图画的设计,而是赋予这个任务的生命,然后要不断的讲故事讲下去,我们基本长动画只给低幼儿看,电影只给成年人看,在美国好莱坞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去看。真正要打造成产业链比较长的是家长带着小孩去看的电影,国内的话我目前没有看到有什么样的故事,买来就可以往下延伸。

  在陈少峰看来,现在国内开发衍生品的大量文学作品,不仅开发的重点停留在拍影视、动漫的这些层面,还把钱都花在制作上。而按照欧美的经验,资金的1/10到2/10是花在了剧本上。

  陈少峰:导演在思考这部电影给谁看的时候,他一定就是考虑全世界所有的消费者,有哪一些人对我这个剧本,拍出来的电影可能不满,那在拍之前,是不是把这个剧本先改掉,那这个就是他们做的规律,那就很专业。

  陈少峰告诉记者,在国外,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被挑选出来之后,产业链的开发有专门的队伍在做,从作品定位、塑造未来成长空间、版权出让等多个角度实现利益最大化。

  陈少峰:经济人他只代表你的产权谈判。至于做专业的后续产品的开发,都是另外一个团队,经济人这个专业团队,他要找另外的专业团队跟他对接。

  王勇:这个东西我觉得目前也是我们现在比较缺乏的,就是从事文化产业全产业链服务的拓展的这种团队,我们目前是没有成熟的人才,我们都是学中文的,以前都在自己摸索着学着做。但是你说真的产业链是什么?真的我们拓展,我们去找谁,我觉得是有一个问题的,我们不会,在摸索着做。

  半小时观察

  一个文化产品的商业开发,就像在种一棵树,首先得找到品种优良的树苗,接下来再有各种专业团队,为它施肥浇水、培土修枝。只有这样这棵树最终才能长得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它背后却牵扯到复杂的价值发现、产品拓展、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可以说,一个文化产品的价值链究竟能延伸到多长,商业价值能提升到多高?并不是猪八戒踩西瓜皮,溜到哪儿是哪儿,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制度设计、人才资源以及市场环境。《杜拉拉升职记》等文化产品目前在商业上的初步成功说明,现在这样一条文化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可它们留下的遗憾也说明,目前我们的产业链还缺失了一些重要环节,对这个商业富矿的资源利用率还不够充分。如果要和国际上一流的文化产业竞争,我们面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