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BP六大谜团 或巧用各方失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13:33  中国石油石化

  编者按:BP公司现在价值几何、今后赔付风险上限,都被重重疑云笼罩。某些机构“忽悠”中国公司接盘,用心值得思量。

  ■文/冯跃威

  正值美国墨西哥湾Macondo井漏油事故处理屡遭失败的时候,渣打银行6月10日发表了一份颇具想象力的报告,提议中石油趁此时机收购BP。报告同时指出,中石油可以在BP现股价基础上溢价30%收购,花1120亿美元收购BP的上游业务。同时,需负担BP的债务约200亿美元。这相当于以6.1美元/桶的价格买下BP的180亿桶石油储备,从而一举成为全球石油巨头,油气储量比埃克森美孚多73%,比壳牌多187%。而且由于漏油事件,BP股价暴跌了一半,市盈率也仅有5倍,远低于壳牌9倍的市盈率……

  如此美好的大饼凭什么会砸到中国人的头上?这个提议不能不让人去认真地思考。

  BP六大谜团

  先不说美国和英国出于能源战略考虑是否同意这一设想,目前收购BP公司真的如渣打银行家所称的那么合适吗?

  在西方的石油产业中,为了减少事故未来的赔偿责任与赔偿支出,隐瞒事故真相及其相关信息几乎是所有事故方首选的策略。BP公司也不例外。在采用“钢筋水泥罩”、“大礼帽”、“顶部压井法”(top kill)等控制漏油措施均告失败后,6月6日采用“切管盖帽法”(LMRP Cap)奏效,6月7日一天就收集了1.48万桶泄漏的原油,几乎是BP公司最初对外公布的每天5000桶漏油量的3倍。而6月16日美国方面最新估测的漏油速率是每天可能泄漏35000~60000桶。至此,BP公司首席执行官6月18日称,在7月中旬前将把泄漏原油收集能力增至60000~80000桶。BP公司总愿意在“事实”出现后,才披露些许一点真实状况,所以,信息是绝对不对称的。尽管如此,经初步测算,在事故发生后的前60天里,Macondo井最少应有400万桶的原油(不包括天然气和天然气或许在海底遇冷受压凝结的可燃冰)流进了海里,成为泄漏量之谜。

  而事故最终处理方案是指望着新打的两口救援井(部分媒体称的“减压井”)。但从“切管盖帽法”成功到8月初两口救援井施工成功,与Macondo井相交并成功压裂构成联通通道,再向Macondo井注水泥封固Macondo井井喷的这段时间内,还会有多少原油从盖帽下泄漏?两口救援井能否钻成功?钻成功后又能否与Macondo井构建起有效的联通通道?注水泥能否封固的住Macondo井的井喷以及在这些施工中还会不会再次发生井喷?等等这些疑问又构成了救援井之谜。

  即使救援井压井成功了,可墨西哥湾飓风季节将至,届时飓风对已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具有极强的分散作用,进而将引起更大范围的环境灾害,这将构成环境灾害的赔偿之谜。

  再者,受Macondo井漏油事故的影响,奥巴马总统不得不宣布对33个深水石油钻井项目的暂停期限延长到6个月,同时也暂缓在阿拉斯加沿海的石油钻探项目。致使美国深水开采项目全面停摆,埃克森美孚、壳牌等众多石油公司在该地区不仅只是员工面临无工作的经济补偿,公司产量损失恐怕BP公司也需承担一些责任。这就构成了停产联带补偿之谜。

  如果其他国家都追随美国收缩深海开采石油政策,BP公司在全球的180亿桶的储量资源资产必将缩水,公司储量价值下降,动态市盈率就一定会高于目前的5倍。而从储量控制权的历史演变进程看,70年代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85%的油气储量,而今天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控制了全球75%的油气储量,并在不断寻求提高自身收益水平的同时还在继续扩大着对油气储量的控制规模,这就是油气资源国国有化的另一种风险,也是BP公司的储量资产之谜。

  此外,即使国际油价始终保持在每桶90美元左右,BP公司年净利润也就是100亿美元左右,若扣除目前已确定的每年5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支出,BP公司的市盈率就会翻番,高于壳牌9倍的市盈率。因此,即使以每股30美元收购BP公司,在近4年的时间内都一定不是最优的选择。从长期看,这个价格也未必具有竞争力。这就构成了BP公司的价值之谜。

  巧用各方失误?

  面对众多的谜团,究竟BP公司的优质资产能有多少?能值多少?现在恐怕就连BP公司自己也快说不清楚了;需要给美国受害者赔付多少?对因环境灾害给美国4个直接受灾州经济二次探底的损失补偿多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美国人现在也难说清楚。因此,BP公司的风险底线在哪里?赔偿上限在哪里?公司的价值中枢又在哪里?在这迷雾重重的时刻,渣打银行家却热忱地、不请自来地为中国石油开出了美妙的处方!

  众所周知,通过一篇报告去解决实质性问题的概率不会很高,但总是公布馅饼式报告对要追求实质的目标会有所帮助。渣打银行的这篇报告不过如此。

  渣打银行家在报告中称,中石油再也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收购时机了。一方面,由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BP的股东现在很想脱手,因为他们担心BP为此承担的赔偿责任,将显著影响短期收益,甚至会损害长期收益。另一方面,最近油价和原油市场走弱,中石油能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入,而不必支付高昂溢价。同时又给出了“在BP股价基础上溢价30%收购BP”的交易条款建议。

  看似是一份为中国企业牟利的报告。只要中国方面,无论是官方还是公司方面哪怕有些许的回应,就必将刺激国际证券市场。如果预期中石油真的收购,那么,溢价30%就相当于事故发生前BP股价仅下跌了20%的价位,这时,见利好必定会引起全球投资者的跟进,推高溢价计算基值。渣打、高盛、摩根、英国养老基金等持有BP公司股票的机构就可以几乎不受任何损失地保住其原持有BP公司股票资产的价值,也或可以胜利退出预期恶化的BP公司。而收购者不仅需付出高昂的溢价基值和附加的溢价,还将陷在美国无休止的索赔诉讼与赔偿支付中,陷入必须随时听命并前往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被质询的窘境中。此时,风险却将随着类似渣打银行家的忽悠,降临在以为BP公司股价折半就去“拣便宜”的收购者身上。

  一篇报告将中国公司推到世界的风口浪尖上:你不收购,渣打银行家会说你没有长期的战略胆识;你若真的收购,现在的价格不是什么有竞争力的价格(上面已论证),更不要说什么30%的溢价了。所以,收购只会为BP公司全球的投资者解套。同时,不仅要承担上文中分析的各种风险,还有可能再次被人指责是在乘人之危垄断世界石油资源,并被推向道德有缺失之地。

  至此,如果非说渣打银行家是在设置一个巨大的商业骗局的话,笔者还真就愿意认为执笔的渣打银行家是因为油气资源资产评价能力不足或不了解深海油气井井喷事故处理流程及风险而推出的报告。到此,笔者还是愿意认为他真的不是前者……

  作者为中国能源基金论坛研究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