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产业格局看张悟本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 17:49  《中国商界》杂志

  客观、公正而宽容地看待张悟本

  是衡量一个大国媒体与民众是否成熟的标志

  文/本刊特邀撰稿人   沈立

  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中国乐活(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时尚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乐活的核心就是健康生活方式,因此通过乐活活动认识了不少中医、健康养生与有机食品等领域的朋友。

  从2009年初开始,先后有五六位朋友接连向我推荐一个叫张悟本的食疗养生专家,说他多么有水平,食疗疗效是如何好,还送给我了他的光盘(当时还没出版书籍),我浏览了一下,当时就觉得张悟本的实际水平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这些朋友也多次让我去和张悟本先生见面或者邀请我去听他的报告,我都没有去——首先是因为我当时事情多,特别忙;二是我坚持认为张悟本没有那么好。

  后来,张悟本渐渐出名了,特别是2010年春节前后简直是大红大紫,他的光盘与书籍成了超级畅销物,迅速普及到了各地的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的地摊上,我周围很多亲戚朋友都在按照张悟本的食疗方案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我感到很奇怪,张悟本怎么会红得这么快,怎么就没有明白与客观的专家或媒体出来澄清其中的“泡沫”呢?

  终于等到2010年5月12号左右,《生命时报》有记者站出来质疑张悟本先生的身份作假与夸大其辞的食疗言论,我认为《生命时报》能够在当时对张悟本一片叫好声中发出不同的声音,真正体现了一个成熟媒体的公正立场,也体现了一个媒体从业人员的良心与良知。

  随着《生命时报》质疑张悟本的文章刊登之后,很多人突然集体 “顿悟”了张悟本现象的泡沫与错误,“张悟本”这只被千万人追捧的“明星股”从高位开始表演惊人的“高台跳水”,连续几十个“跌停板”,最终沦落到只能在濒临破产的边缘“苟延残喘”的危难境地。等到此时,不少媒体与专家菜才开始纷纷站出来,从中医、西医、食疗、学历、法律、工商、税务与新闻出版等各个角度,对张悟本及其团队进行 “口诛笔伐”,开展了一场似曾相识的“空前大批判”,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打倒张悟本“的革命运动,把一个曾经“口若悬河”的张悟本批得在电视镜头前“手足无措,恍惚木讷”,再现了一次颇具中国特色的“跌倒万人踏,墙倒众人推,鼓破大家捶”的壮观场景。

  我知道张悟本没有那么好。

  首先,他的学历与经历存在诸多虚假的成分,张悟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这是张悟本后面的某些运作策划团队成员所为,但是涉及到张悟本个人切身利益的名分,他早就应该加以制止或修正。

  第二,张悟本过分夸大了某些食疗方案的作用、价值与效果,使自己的食疗蒙上了一层“神医包治百病”的虚假色彩。

  第三,张悟本在弘扬食疗的同时,肆无忌惮,毫不留情地抨击牛奶与某些化学药品,恶意打压竞争对手的产品,违背了公正公开竞争的行业规则。

  第四,张悟本的行业定位是错误的。张悟本事实上是一个“食品教育”或“食疗”的讲师或培训师,但是张悟本团队把他定位成了一个“中医”或“中医食疗专家”,最后陷入了自己挖掘的陷阱。

  但是,除了这些错误与是非,张悟本先生也没有现在很多媒体与专家所说的那么坏,那么一无是处,在他身上还是能够找出很多可取之处与可贵之处。

  首先,张悟本自学成才、学有所用的经历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很多下岗工人、失业人员或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学习的。他曾经是一个下岗工人,他并没有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也没有成为一个横刀杀向小学或幼儿园的“弱势恐怖分子”,更没有成为一个 “啃老族”或“低保族”,而是发奋图强,刻苦自学中医食疗,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能够对很多老百姓有所用处的食疗讲师。在当前党中央领导我们中国从人才大国发展成人才强国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鼓励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成为终生学习者,无论在什么岗位或境地,都应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自己成为对国家与民众有所贡献的人才。从一个下岗工人通过自学成功转型为食疗讲师的张悟本,为底层百姓或弱势群体成员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板。

  第二,张悟本宣讲的一些食疗理念、方法与方案固然存在错误或夸张的地方,但是他的书籍与报告中的其他很多食疗理念、方法与方案其实是中外很多中医、西医、专家、学者与百姓千百年来经验与研究的成果,是真实有效的而不容否定的。例如关于喝绿豆汤的功效,也不是张悟本的独家发明,在《本草纲目》中早就有明确的记载:“绿豆,味甘,性寒,无毒。经常吃,补益元气,调和五脏,安神,通十二经。”

  第三,正因为张悟本所宣讲的一些食疗理念、方法与方案是有用有效的,张悟本从客观上讲,也使很多人减轻了病痛,增进了健康,这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我们过去由于长期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使我们几代人都形成了一种极端而偏颇的价值标准——用“全是”或“全非”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好人是极端好,高大全,没有一点错误、是非、缺点或弱点;坏人是极端坏,头上长疮,脚底流脓,没有一丝一毫的优点与长处。在这种丧失客观公正法则之后的个人判断标准影响下,当张悟本是一个“名食医”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能够客观而冷静地看待他的身份虚假与疗效泡沫;当张悟本成为一个“骗子”的时候,则很少有人能够客观而公正地肯定他的优点与长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一哄而起的热捧走向万棒齐挥的棒杀,带着“恨之欲之死”仇视心理,一定要彻底打倒张悟本,不把他打入万劫不复之境,绝不罢休。

  古人教导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古人之所以教育我们这样为人处事,是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我们都习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全人、完人与圣贤的标准苛求别人;反之,我们都习惯站在人性的洼地,以平常人与普通人的标准来宽待自己。

  一个成熟的媒体与民众是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就像美国的媒体与民众,没有把莱温斯基事件之后的克林顿总统全盘否定或彻底打倒,而是肯定了克林顿总统的成绩与优点,给予他忏悔、改过与当政的机会。郭敬明是中国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因为涉嫌作品抄袭而被称为“抄男”,但是在中国文学界具有殿堂地位的《人民文学》与《收获》等杂志并没有把郭敬明一棒子打死,而是肯定了他在中国当代青春文学中的地位,主动发布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一种成熟媒体的独立精神与宽恕的胸怀。

  对任何人而言,人云亦云或从众而言是一件风险最少而收获最大的事情,但是这绝不是一个成熟的媒体与民众——特别是一个大国的媒体与民众应有的做事方式。在众人全是或众人皆非的情形下,能够保持客观的立场、冷静的头脑与宽容的心态,发出不同的声音,才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在我看来,客观、公正而宽容地看待张悟本是衡量一个大国媒体与民众是否成熟的标志。

  相关报道:

  推广食疗养生无错 应理性看待张悟本现象

  吕嘉戈:挽救中医 复兴中华文化

  生机饮食:让身体找回平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