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六陈镇六合村,一非法稀土矿开采点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稀土矿是我国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近年来国家一直对稀土矿的勘探、开采、加工及出口均实行严格控制。在其他资源丰富省份稀土勘探、开采、加工、出口受到愈加严格的管控之后,非法采矿沉渣泛起,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投资商把眼光投向了广西。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广西平南等地采访时发现,作为我国南方稀土矿储量大、唯一尚未进行规模开采利用的省区,不法分子稀土矿盗采矿点在广西不少乡镇渐成气候,一些地方非法采矿活动猖獗。
□记者 张周来 吴小康 广西平南、南宁报道
沉淀池散发出刺激性气味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寻社村一处稀土矿采矿点看到,一处山坡被开挖成几层,每一层都建有数目不等的沉淀池,池中装满或乳白或黄褐色的液体,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沉淀池一边的简陋工棚附近堆放着大量的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原料,另有大量叶酸等原料的包装袋散落四周。附近一座山上布满了白色的PV C管道,管道与沉淀池相连。
寻社村村民覃进业回忆说,2007年底开始有外地老板来寻社村租地开矿,当时对方承诺说开矿只需在山上打孔,“保证不毁坏林木、不破坏耕地,且无毒、无害、无污染”。于是10多户村民与老板达成租地五年协议:山地每亩一次性补偿40元,水田每亩补偿6000元,旱地每亩补偿400元。
不久后村民就后悔了。村民们反映,近几年全村有100多亩水田因为采矿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或废水污染无法耕种,能够耕种的也减产三四成;另外还有几百亩林地被毁。村民们从2008年开始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期间数次与矿方发生冲突。平南县国土、环保等执法部门曾查处过,然而非法采矿至今毫无收敛。
距离寻社村不远的合水村北方冲,也有一处类似的采矿点,自称负责人的韩旭说,他们这是“除险工程,不是稀土矿开采”。但《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场看到,山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沉淀池,水池边大量堆放着硫酸铵等原料,采访中仍有汽车不断运送硫酸铵到这里。
在寻社村采矿点,一位自称钟文坚的负责人出示了广西有色金属集团金源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以及公司机构代码的复印件。记者随后与金源公司取得联系,对方回复称,公司在平南没有任何稀土开采项目。
平南县国土部门调查显示,六陈镇的非法采矿行为并非个案,在平南县大洲、大坡、六陈、大新等乡镇,近几年不断发现有稀土矿非法采矿点。
外地矿老板纷纷来此大肆非法采矿
平南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蒙宏德说,在平南县南部约730平方公里范围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离子型稀土矿,近年来一些来自江西、广东等地的矿老板获知这一信息后,纷纷来到平南明目张胆大肆非法采矿。
国土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广西稀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独居石、磷钇矿和离子吸附型等几种,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地位,其中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预测总量居全国第一位。但广西稀土资源勘探、开发的程度都很低,是全国稀土资源丰富的省区中唯一没有进行规模开发利用的“处女地”。
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以及国家战略资源保护政策,稀土矿的开采、加工受到严格的控制,加上材料产业迅猛发展,稀土价格有所恢复。然而,最近两年稀土价格一出现上涨,采矿、加工就蜂拥而上,导致不少地方出现非法开采稀土矿的现象。
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国内稀土矿市场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回升。今年2月,受南方市场中钇富铕稀土矿产量减少的影响,国内市场部分中钇富铕稀土矿报价已经达到67000元/吨-70000元/吨,而对于众多稀土分离厂来说,矿源供应明显不足。受此影响,重稀土的所有产品价格上涨迅猛。
到3月初,国内部分中钇富铕稀土矿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78000-80000元,而在一周前市场价格则在77000-78000元/吨。来自江西省价格监督管理局的消息,4月份赣州市稀土原矿销 售指导价大幅度上涨,高钇矿同比上涨95.2%,中钇富铕矿同比涨幅88.9%……
据了解,广西多数地方均采用“原地浸矿”工艺开采稀土,即在山顶和山脚打洞,将添加了硫酸铵等原料的液体灌进山顶的洞里,稀土离子交换出来后渗透到山脚下的洞里并沿着管道流出山体。将这部分母液集中起来再添加碳酸氢铵等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后就会有白色水泥样的东西沉淀出来,经过压滤机压干水分,稀土矿半成品就生产出来了,生产成本低而产出效益十分可观。
2008年平南县国土部门曾对六陈寻社村非法采矿点立案并下发行政处罚书,要求其停止非法开采并拆除设备,并处以5万元的罚款,但罚款没交完群众就反映采矿又开始了。2009年平南县相关部门曾取缔非法矿点5处,今年以来群众又举报了5处采矿点。
广西国土部门综合各地查处行动和举报信息指出,近年来稀土矿非法开采现象不仅在平南存在,在苍梧、岑溪、八步等地区,非法盗采稀土矿现象屡屡出现且打而不绝。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处长陆景宇介绍,目前广西只有一家公司有稀土矿采矿权,但其采矿范围只在崇左市部分区域,可以认定这些地方出现的稀土矿开采行为均属非法。
“一些人根本不把执法人员放在眼里”
“那些矿老板都是幕后人物,长期神龙见首不见尾,工商部门也没有注册,他们通常只请几个打工仔在矿上看场子,问谁都说自己是来打工的,”蒙宏德透露,当地国土部门与这些非 法采矿者进行了多次较量,但效果仍不理想。“一些矿点我们去查了好几次,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老板是谁,处理了矿点却无法处理相关责任人,非常尴尬。”
成百上千亩山林被砍伐殆尽,大面积开挖后裸露的泥土毫无防护,疏松的土坡上沟壑遍布,大量泥沙被雨水冲刷后堆积在山脚下水田里。本应秧苗葱绿的稻田里,现在却是泥沙淤积、荒草一片……在不少非法采矿点附近,当地群众对此十分不满。
平南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袁贵海分析,从稀土矿非法开采的工艺流程来看,极易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山上的植被受到破坏,会对小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同时大量水土流失会毁坏耕地、淹没农田;二是由于洗矿后的排放物中含有高浓度的氮,如果流到田里,会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出现“只长苗不结果”现象,造成农作物大幅减产乃至绝收。
采访中《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由于巨额利润的刺激和吸引,不少地方的非法采矿活动虽经执法部门数次取缔,仍然毫无忌惮地开采。与此同时,不少广西地方相关执法部门向记者反映:当前执法打击力度有限,更重要的是违法者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一些人根本不把执法人员放在眼里”。
一些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开一个稀土矿的投资大约一两百万元,成本较低,执法队伍拆掉矿上的水管、工棚,矿主往往只要一夜时间便能重起炉灶;砸毁柴油机,下半夜便能再买一个回来重新开工。实际上这些矿点正常生产只需要一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矿主利润该有多大?
由于执法权限的限制,打击力度仍显不足,不少参与查处的干部也十分无奈。他们反映,国土、环保部门自身没有强制执行权,而简单查扣生产设备、罚款等手段不能产生足够的震慑作用,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则程序相当繁琐。同时,非法开采活动涉及环保、公安、工商、安检等部门,单靠国土部门很难完成查处工作。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些非法矿主无论是用林、用地还是开矿,都无法取得合法手续。但让执法人员感到棘手的是,这些矿老板往往只与村委会甚至个别村民打交道,以极低的价格将山林、土地租下来,一部分干部和村民缺乏法律意识,往往为眼前的小利益所诱惑,直接纵容非法稀土矿的开采,有的地方村民甚至反过来为矿方说话,成为非法采矿的“保护伞”。
一些受访者反映,地方政府部门对非法开矿采取了默许态度。“这些老板都是外地人,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开矿所需的专线供电线路是如何装起来的呢?”一些村民说,他们曾向当地乡镇政府多次反映非法开矿行为,但却总没有下文。记者在采访时,非法开采者大多打着当地招商引资的名号,表示曾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建议对西部地区适当政策倾斜
为从根本上打破广西稀土开采的无序、零散局面,业内人士建议中央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据透露,相关人士目前正编制广西稀土矿开发利用的规划,并将上报国土资源部,呼吁中央的支持。
稀土被誉为工业的“味精”和“维生素”,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稀土无序开采造成供过于求、价格猛跌,行业效益大幅下降,逐渐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为遏制稀土企业盲目生产,保护稀土资源,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较2008年分别下调8.1%、6.9%。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于2009年8月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稀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明确区内稀土资源应统一规划和开发,并要求“稀土矿勘探、开采以及稀土矿选矿、冶炼、加工等项目建设,必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核准。”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周兆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黎修旦等人建议,下一步打击非法开采稀土矿行为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国土、环保、公安、电力、工商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组,加强协调,以多部门共同执法的形式连续、深入打击,加强矿山巡查活动,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开采活动,加强协调破解执法难题。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局长李清洋建议,不仅查处矿点,还要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大大提升非法采矿的违法成本。
二是针对稀土矿分布点的群众法律意识单薄的现状,各地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社会力量监督稀土矿开采。
三是应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从稀土开发的配额出发,加大对冶炼企业、出口企业方的监管力度,堵塞非法开矿者的销售渠道。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处长陆景宇说,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专业的公司统一开采、生产、销售,也可以从根本上打破广西稀土开采的无序、零散局面,建议中央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他透露,“我们现在正编制广西稀土矿开发利用的规划,并将上报国土资源部,呼吁中央的支持。”
对话广西冶金研究院副院长刘晨:
矿业秩序不规范给非法开采可乘之机
□记者 张周来 吴小康 南宁报道
广西稀土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我国稀土产业现状、相关国家政策及广西稀土产业发展前景等问题采访了广西冶金研究院副院长刘晨。
记者:广西稀土矿有着丰富的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大规模开采?
刘晨:广西稀土矿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龙州、宁明、八步、钟山、平南、苍梧、岑溪等地,分布范围很广,属离子型吸附稀土,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但到目前为止是全国稀土资源丰富的省(区)中没有进行规模开发利用的地区。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截至目前广西的稀土产业起步比较晚,一直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落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相对制约稀土产业的发展,目前广西仅在贺州市有个别企业从事稀土分离、加工,整个产业还比较薄弱。
二是最近几年国家对稀土矿开采、分离加工、出口等实行严格的配额管理,尤其是稀土矿采矿权证的审批发放十分严格,据了解目前整个广西仅有一个采矿权证,还是几年前办理的。
三是传统的稀土矿开采工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很严重。在这方面广西倾向于保护环境。
记者:国家为什么要对稀土矿开采、分离加工、出口实行严格控制?您如何看待这一政策?
刘晨:稀土是以镧系为主的多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在冶金、石化、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防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我国稀土矿储量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前些年国内稀土行业缺乏统一管理造成无序开采、恶性竞争,纷纷出口竞相压价,造成行业混乱、效益大幅下滑,而一些发达国家则趁机进口大量稀土用作储备,资源浪费令人心痛。
举个例子,稀有金属钪(Sc)是一种伴生金属,主要用于航天电子功能材料领域。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末市场价格一公斤氧化钪大约是4万元,主要从金红石、钨渣、钛白母液等原料中提取,国内生产的氧化钪主要用于出口,广西很多地方当时都上了氧化钪的生产线,由于产量过剩,产品积压严重,厂家竞相压价抛售,市场价格一路猛跌,国外客商趁机低价收购。现在氧化钪(纯度99.99%)每公斤价格仅维持在6000元至9000元之间。
最近几年来国家加强了稀土行业的整合,并对稀土的开采、分离、加工及出口实行严格的配额管理,每年下达一定的指令性计划,从源头上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我认为,国家对稀土矿从源头实行配额管理,对供应总量进行严格控制,这会对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记者:现在一些地方存在非法开采稀土矿的现象,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晨:我认为首先一条肯定是利益驱使。广西稀土矿多半是离子吸附型,就地浸矿工艺简单,非法开采不用办证、纳税,不履行任何社会责任,不承担任何风险,随便租几座山头、挖几座池子,把矿浸泡以后氧化混合稀土沉淀出来,焙烧后就可以生产氧化稀土,回头直接卖掉,投入不高而利润丰厚。有这种利益驱动,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非法开采这么猖獗。
广西很多地方都有稀土矿,稀土资源的整合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地推进。涉及到的矿山有的是集体有的是国有,有的分包到户,企业要登记矿权需要大量投入。
此外企业行为无法代表政府,更不具有强制性,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企业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政府制定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如果矿业秩序不规范,监督力度不够,就会给非法开采可乘之机。
记者:当前国家已经严格控制稀土的开采和市场供应,你认为今后稀土产业的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是什么?
刘晨:稀土矿开采来讲国家是严格控制的,要求“一把锄头开矿”,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调控,广西稀土矿采矿权证已停办多年,但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广西本地来说,稀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鼓励发展的,这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在这一领域还大有潜力可挖。
一些地方经济从发展角度出发,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提高开采配额,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看到,扩大开采规模并不能真正做大做强稀土产业,未来稀土产业的发展应该集中在材料科学领域,片面扩大开采规模实际上仍然摆脱不了卖原材料的低端地位,有限的资源终归会开发殆尽,这样做是没什么前途的。
我认为,关于稀土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采、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尤其是后者。目前稀土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突破稀土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的瓶颈,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将稀土产业发展成为一个高科技的新型工业版块,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国家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