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势必带动上游原料价格跟风,这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供应链规律,在钢铁与焦炭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劳动节,让我们在享受轻松假期的同时,着实体验了一次“跑步”进入盛夏的愉悦。伴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钢材市场也迎来了历年的销售旺季。而百年一遇的国际铁矿石风波又为本已“蓄势待发”的钢铁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近一个月来钢价“飙升”!
此“消”彼“涨”
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势必带动上游原料价格跟风,这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供应链规律,在钢铁与焦炭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春节刚过,摆脱经济危机束缚的建筑业,开始一展雄姿,随着众多工程项目的开建,市场对钢铁需求日益凸现。
2010年1至2月,全球钢铁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其中欧洲市场由于需求增加,钢厂纷纷上调钢材出厂价格;美国市场的板材持续大幅上涨,尤其是冷热轧等产品的进口价格均上涨44~55 美元/吨;亚洲市场跟随上涨,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市场上涨幅度最大。需求增加推动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品位63.5%的印度粉到岸报价已达140美元/吨以上,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新高。
三大矿山竭力要求与现货价看齐的铁矿石谈判机制,致使下游产品价格“被上涨”——煤炭市场售价屡创新高,处于中间环节的交谈也随之附和。据市场监测,整个4月份,焦炭价格涨幅基本维持在50元/吨左右,同期焦煤价格也呈稳步上升态势。企业方面,尽管炼焦煤生产情况相对稳定,但货源需求初现紧俏趋势,促使各个焦化厂开始积极采购,以促成交。
按理说市场的价格走俏应带动企业的满负荷生产力,但目前现状是,我国五大焦炭产区联合减产保价!在4月底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五大焦炭产区要求各个焦化企业严格执行“以销定产”原则,加强生产自律,加大限产力度,减少焦炭库存,稳定市场供应。其中山西焦化企业按40%的幅度限产,河北、山东、陕西、内蒙古的焦化企业按30%的幅度限产。同时将抽调专人组成检查组,对各单位限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问题在哪里
在需求量和价格都在逐步上升的同时,各个焦化企业却联合起来减产保价,分析原因,主要归咎于煤源紧张、煤价持续上涨,而焦炭价格与生产成本始终呈“倒挂”态势。据山西焦协分析,金融危机后,焦化行业就一直深陷全行业亏损的困境,至今也未能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
Wind数据显示,2009年A股5家焦炭上市公司中有4家出现亏损,唯一一家盈利的公司,其业绩也下降66%。进入2010年,国内多数行业已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钢铁行业的回暖,使焦炭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上游煤炭价格涨幅更大,焦炭企业的日子仍然不好过。到今年一季度,还有3家焦炭上市公司未能摆脱亏损的境地。所以各个焦化企业充分利用此次的涨价时机,减产保价,争取扭亏为盈。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9年中国焦炭产量为3.45亿吨,比2008年增长10.5%。焦炭表观消费量为34,464万吨。整体产量略大于表观消费量。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估计,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高炉喷煤,降低炼铁焦比。他按照2015年钢产量7亿吨、生铁产量6.65亿吨、高炉喷煤比145kg/t铁、炼铁平均入炉焦比按385kg/t铁测算,预计届时中国钢铁行业需要焦炭总量约33,250万吨,其中炼铁行业消耗焦炭约25,600万吨。此外,若包括化工、机械等其他行业焦炭用量,预计2015年中国需要焦炭总量为38,200-39,000万吨。在2009年中国焦化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除了钢厂附属焦化厂满负荷生产外,独立焦化企业大部分时间均在限产,但在限产的条件下,产量仍高于2008年,且整体的销售价格偏低,可见,焦化企业的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环境
在焦化企业纷纷降低产量的同时,国家开始执行新的产业政策,对一些大的焦化企业进行整合,同时要求各个地方政府对于小的、达不到环保要求和达不到规模产量的焦化企业必须进行关停,淘汰落后的产能。
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势必带动上游原料价格跟风,这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供应链规律,在钢铁与焦炭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国内的焦化生产大省山西省为例,目前山西全省内共有焦化企业270余家,总产能接近1.6亿吨。按照山西省的规划,两年内山西省将通过淘汰落后焦化产能保留焦化企业150家,总产能控制在1.4亿吨。到2015年,全省保留骨干焦化企业60家,总产能控制在1.2亿吨。
受全球经济逐渐好转的影响,国际上对煤炭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日澳动力煤长协价格上调,带动了越南、印度尼西亚煤炭价格跟风上涨,日本钢铁企业新日铁和JFE接受了必和必拓焦煤季度定价的规定,并达成4至6月份炼焦煤价格涨至每吨200美元的协议,这一价格比2009年度的价格加价55%。进口煤的价格上涨,促使焦化企业不得不转向国内煤炭资源,而与此同时,国内各地由于矿难频发,纷纷加大了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安全检查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煤炭的产量,致使国内焦煤价格逐月上涨。业内人士预计焦炭价格后市依然看涨。
后续
现在回想起大学时所了解的经济规律,仿佛距离现实愈发遥远;很多看似简单的经济想象,不再能用常规的原理去解释,也许这才是“经济”的真正魅力所在。回过头,我们再看近年来的“资源争夺战”,这场不断升级、没有硝烟的战争伴随着经济危机的“蝴蝶效应”,愈演愈烈,有人曾评价:资源争夺,更像是世界强国为全球经济版图重新规划的“前奏”。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研究院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