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凭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17:04  《浙商》
吉利凭什么
《浙商》杂志2010年3月上封面

  2010年2月12日,这个农历牛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自2007年5月18日吉利宣告进入战略转型期,这正是第1001天。千个日夜,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但在这千个日夜里,吉利发生的变化,却让3年前参观过吉利的外媒记者瞪大了眼睛。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汽车工业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侧面,显示出勃勃生机。在这场全球汽车工业的大变革中,李书福带领的吉利正在史无前例地完成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漂亮“弯道超车”。

  吉利真的转型成功了?吉利靠什么实现转型?吉利凭什么迎娶“剩女”沃尔沃?吉利凭什么让中国的汽车走遍全世界?一位中国的“汽车疯子”,将如何继续自己的故事?

  吉利转型成功了吗

  “我们还在路上。”在李书福的眼里,吉利进入转型后取得的骄人变化最多只能算是小有斩获,对吉利而言,收购沃尔沃是其转型路上重要的一个战略。

  本刊实习记者  俞越

  2010年2月12日,中国农历牛年的最后个工作日。

  下午6点多,天黑了下来,吉利控股集团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魏梅才走出了办公室。她刚刚就动员部分员工春节期间加班生产的事情与各个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沟通完毕。“生产跟不上销售,我们恨不得生产线永不停下。”她说。

  如果从吉利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战略转型的2007年5月18日算起,这一天,恰好是李书福带领吉利转型的第1001天。历经了千个日夜的洗礼之后,吉利集团开始向世界散发它金色的光芒。

  “这么多年奋斗该到得奖的时候了。”这是李书福当选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晚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他的评价。的确,这位汽车狂人,在金融危机降临的2009年,站在让世界瞩目的谈判席上,频频出招,招招制胜。2009年吉利实现整车销售33万辆,同比增长48%;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资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64%;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行业十强地位。2009年12月,吉利汽车单月终端销售首破4万辆,同比增长达86.2%,创历年来单月销量新高。

  “我们还在路上。”在李书福的眼里,吉利进入转型后取得的骄人变化最多只能算是小有斩获,对吉利而言,收购沃尔沃是其转型路上重要的一个战略。

  实现“造最安全汽车”的梦想

  45.3分!正面完全碰撞、正面角度碰撞和侧面碰撞,吉利熊猫凭借靓丽的三撞,成为小车“安全之王”。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评价报告中指出:吉利熊猫C-NCAP五星成绩,标示着自主品牌小型车被动安全技术已经与国际接轨。吉利熊猫作为吉利首款经典小车,是继大众甲壳虫之后全球第二款仿生学小车,时尚的外形和经典的造型让吉利熊猫一上市就成为市场追逐热点。

  2006年吉利自由舰作为唯一的民营自主品牌汽车,在碰撞试验中只撞出了两星,甚至没有达到保命要求的三星标准。尽管那个时侯的吉利自由舰站到国家碰撞检验中心的实验场上,已经需要太多的勇气,两星的碰撞结果还是引起了国人对民营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性的隐忧。但是,时隔三年以后,吉利将“造最安全的汽车”的巨幅标语印在了吉利每一个汽车生产车间的墙上,也刻到了每一个吉利人的心里。

  保四争五!吉利新任公关总监杨学良自豪地表示,今后,吉利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将达到四星水平,其中80%以上的汽车达到五星。熊猫这样一款A00级尺寸的“袖珍”安全小车,售价不过5万元人民币。

  向中高端进军

  从吉利熊猫上,人们看到了吉利转型的实质性变化,而吉利由此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更是让其转型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收购沃尔沃消息对外界正式披露的6天后,2009年12月29日,在吉利集团内部经营工作大会上,李书福对会场上800名中层以上干部称,品牌是战略转型的核心问题。“吉利进入战略转型以后,不是以价格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不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

  在吉利集团位于浙江杭州的总部见到杨学良的时候,他在吉利集团的工作时间还没有满月。2009年,吉利拉开了分品牌营销的策略,除吉利母品牌外,吉利日后所有的产品都将分为帝豪、全球鹰以及英伦帝华三个品牌来销售,全年共推出13款新车,全新的车型也有6款之多。以三大子品牌为载体,吉利今年计划推出新车型至少20款,而吉利的推新计划也已经做到了2012年的40款。

  杨学良告诉《浙商》记者,“单个的品牌承载量有限,根本无法覆盖消费者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放弃了低价取胜战略的吉利开始了向低、中、高端全面覆盖的分品牌战略时代。“让吉利汽车开遍全世界”,从此不再是痴人说梦。

  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造就了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丰田,向来以丰田作为学习标杆的吉利,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异军突起或也将带给人们惊喜。吉利汽车的平均售价从2007年的4万元人民币跃升到6万多元。“4万元以下的车子坚决不做了,”李书福已经不止一次对外宣称过。事实上,目前,吉利的销量还是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分析吉利汽车现有产品发现,除了2009年上市的海景、帝豪车系以外,6万元以下的汽车依然占据吉利总销量的85%以上。但吉利方面表示,这也是低端不低档。

  “现在谁还敢轻视吉利?”吉利集团的新闻专员孙良玉告诉《浙商》记者,金刚、远景也只是价钱不高而已,帝豪就是实实在在的中端精品。

  事实上,吉利的转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海外并购转型之路。吉利对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的收购,就是这一路径的体现。首先,其收购的是国内目前最缺乏的、最核心的自动变速箱产能和技术。其次,DSI的大扭矩自动变速箱技术正好与吉利掌握的现有自动变速箱技术形成互补,对未来吉利全面掌握中高档车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大有裨益。

  而吉利汽车与英国锰铜控股组建的新合资公司,在上海华普生产的TX4伦敦出租车也已经展现在吉利集团的展台上,乍一看有股老爷车的贵气,英伦范儿十足。在控股英国锰铜后,吉利除了获得相关车型的生产和技术外,还可以获得直通欧洲的销售渠道,这恰恰是未来自主品牌扬帆海外最需要的。

  吉利转型成功了吗

  杨学良向《浙商》记者介绍说,吉利的战略转型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9年初步完成转型,品牌、技术、质量提升到有美誉度、知名度的水平;第二步到2012年形成吉利品牌强大的竞争力;第三步到2015年,全面完成战略转型,实现脱胎换骨。

  “现在看来,我们在2009年的计划已经实现。”他说,吉利的转型已经基本成功。

  去年9月,高盛投资吉利的消息一经传出,有观点认为,吉利终于‘傍’到了大款。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国际投行一贯的作风来看,高盛投资吉利不只是为了捞一点市值的增长那么简单。吉利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和实施战略转型后所产生的巨大效应都证实了自己的“潜力股”身份。在高盛团队的眼里,看到的是“吉利机会”,中国企业发展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强势发展的机会。

  但和动辄推出价格数十万元车型的上汽等大腕比起来,吉利汽车平均6.2万元的价格还是偏低。所谓的“低端而不低档”,说明的正是其品牌价值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对吉利的转型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人才,也不是技术,而是品牌瓶颈。在记者的调查中,许多消费者心目中还是十年前对吉利的印象:价格低、品质低,但实际上,吉利近年来像金刚、远景、自由舰,以及帝豪、熊猫等系列的品质都已经大大提高。

  为此,从2007年开始的战略转型,已经将品牌转型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在全球征集新的吉利车标,实行“多品牌战略”等一系列措施,并在理念上,从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转向消费者、经销商、供应商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这无疑都有助于其品牌价值的提升。

  吉利凭什么?

  李书福说:“浙商几乎都是白手起家,都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正在谋划未来新的更大的发展计划。”

  本刊记者   王文正    实习记者  俞越

  从白手起家到全球并购,李书福带领他的吉利实现了一次次跨越。今天,很多人都提出一个疑问,在这样一个民营汽车工业荒芜的地方成长起来的吉利,到底凭借什么样的本事实现这一切的?吉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不服输的浙商精神

  “不低头不认输,擦干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李书福曾在一篇名为《人生旅途》的诗作中这样表达他永不服输的精神,而为这首诗作注解的,还有他的另一句话:“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

  这种精神,就是浙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吉利集团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李书福说:“浙商几乎都是白手起家,都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正在谋划未来新的更大的发展计划。” 事实上,“白手起家”的“白”,不仅是资金上的“白”,更是产业政策上的“白”和外界支持上的“白”。

  李书福是中国民营汽车工业的拓荒者。

  李书福刚开始踏入汽车行业时所面临的环境,可以用“风刀霜剑严相逼”形容:当时,国家产业政策一律向三大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造汽车和小轿车的“准生证”,难如登天。

  这时的吉利汽车犹如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草,随时都有被踩死的可能。

  在人们看来,一个农民出身的小老板,怎能染指“神坛”上的汽车?1996年,李书福与3个工程师一起来到上海汇众汽车零配件公司,向一位专家请教。那个专家一听这伙人居然胆大包天地声称要自己造轿车,二话没说,站起来扭头就走了。李书福4人只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压力大得承受不住时,李书福会在暗夜里哭泣,但是第二天又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员工面前,并继续到处奔走求助。

  1998年,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在台州下线时,李书福向全国各界发出了700多张请柬。但是,直到上午10点,还没有嘉宾前来。因为这辆汽车还没有拿到“准生证”,属于“非法”生产,很多人不敢来。正当他陷入绝望之际,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的叶荣宝,从300多公里外的杭州赶来。叶的出现,让李书福感动得热泪直流。

  李书福的身上烙有老一代浙商的优秀品质。有人评价说,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浙商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

  敢于用人

  如果没有吉利集团全明星式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吉利或许走不到今天。他们之中有李书福的长期追随者、吉利老员工以及从外部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履历不同、性情各异。李书福挑选人才的重要标准并非出色的能力,而是共同的理想。

  “不要排除异己,只要不是故意坏我们的事,就是人才。他也想把事情做好,如果方式上的问题,或者其他问题,你就不要把他看成是一个问题。他有什么特长,你就叫他去干什么事。”李书福说。

  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李书福在面对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对人才的重用和信任。

  离任不久的负责媒体传播和公共关系的吉利副总裁王自亮是李书福早年结识的好友。王自亮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时,他很惊讶于李书福这个“农民”竟然对宏观经济和市场规律理解得这么透彻。“他的智慧不是知识分子式的,而是源于民间,有一种原始的、本真的灵气。”

  2002年,王自亮还在担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室主任时,李书福就曾力邀其加盟吉利未果。但是,李书福并没有放弃,2005年、2006年又相继两次发出邀请。然而,最终刺激王自亮加盟吉利的,却是一次冲突:在一次赴美工作考察中,王自亮为了吉利和别人大吵一架,就因为吉利缺乏一个清晰的品牌形象被屡屡误读,回国后,他便决心加入吉利。“你只要为他的事业着想,他就会欣赏你。”王自亮这样评价李书福。

  2002年开始,李书福坚持不懈挖过来的还有现在的财务副总尹大庆,曾就职于杜邦和华晨等公司的尹直到2004年才同意加盟。他熟谙财务和金融技巧,国际经验丰富,为吉利带来了一套现代化内部控制体系,实现了资产管理者、使用者和所有者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在他的帮助下,吉利相继完成了对英国锰铜和澳大利亚变速箱企业DSI的收购。

  然而,在吉利的人才网络中,其成员有着很大的流动性。有着政府官员背景的徐刚、王自亮等人都已经先后离开吉利,而新鲜的血液也不断充实进来。“一个比较真实的人。”这是新任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对李书福的评价,他也用这句话来解释放弃自己的公关公司转而投入李书福麾下的最初动因。

  其实,李书福挖人并不仅仅在国内。早在2006年初,底特律车展开幕前夕,首度参展的中国汽车企业吉利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广纳人才。李书福邀请了大约70位就职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华人汽车工程师座谈。在这次名为“底特律吉利之夜”的活动中,李书福在美搜罗汽车精英之意昭然。

  “起初李书福最迫切的就是聘请有政府背景的高级人才帮他打天下。现在吉利进入了国际化的快速通道,更多的是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并购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北京大学教授路风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李书福的用人策略。

  2009年末,童志远、沈晖的加盟,王自亮的退出,有着一口流利英语的杨学良的上任等一连串的人事变动,可以佐证路风的这一观点。

  然而,感受过人才饥荒的李书福明白,在国内汽车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下,靠四处挖人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要造车,必须先造人。吉利集团副总裁安聪慧代表着吉利自己培养的人才,大学毕业后,财会科班出身的安便加入吉利。

  安聪慧至今还记得,1996年他和另外两名助手随同李书福考察,在金华遇上塌方被困在公路上时,李书福把好不容易从村民那里高价买来的方便面先让给了几个年轻人吃。安聪慧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

  善于学习

  早在2005年5月,吉利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一位汽车分析师评价说,“李书福俨然是一个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

  然而,李书福对此并不认同。“其实,我更看重的是管理。”他说,吉利作为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基础管理的建设与完善。

  当初吉利汽车生产不成规模,好比“散兵游勇”,但随着产量和销量迅速增加,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吉利的管理转型是从“以丰田为镜”开始的。“以丰田为镜经过深思熟虑。”他说,世界汽车工业百年,树立了两种学习标准:是“以资本占领并扩张市场”的通用、“通过性价比占领市场”的丰田。而对于资本实力比较小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走丰田道路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选择。

  以丰田为镜的战略转型的第一步,就是将原先的“低价竞争”策略调整为“技术领先”策略。 2006年10月加盟吉利的赵福全用了一年时间,动用整个研究院的力量,编撰了24本技术手册,指导员工日常产品的开发工作,并彻底梳理了企业的技术、设计和试验标准,编撰成9卷16册,210万字的操作规范手册。这些知识积累到2009年就已经在指导所有产品开发了。

  除在技术上努力外,吉利还通过对企业“元动力”的激发,提高精益管理的水平。李书福说道,员工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是形成企业战斗力的核心力量。

  在宁波生产基地的车间内,每个工作组都有自己的“情报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息反馈墙。

  “现在工位器具架下方的万向轮没有制动开关,导致随意流动,造成现场混乱。”调整班的李瑞星终于找到了现场乱糟糟的症结所在,他马上从文件柜内厚厚的一打问题解决票上抽出一张,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要求更换方向轮。填写好的问题解决票被放在“情报墙”上第一格的醒目位置。半个小时后,小组负责人就找到李瑞星,把填写好处理结果的问题解决票交到了李瑞星的手上。第二天,所有车间的工位器具架下方的万向轮都装上了制动开关,再也不会到处“遛”了。

  “仅仅通过这一渠道,5年来吉利集团所节约的产值,就相当于5000辆吉利汽车的产值。”宁波吉利接待科科长张能尔告诉《浙商》说。

  沃尔沃:豪门深似海

  “沃尔沃表面的亏损确实很大,但没有人分析过它的亏损原因和构成情况。我分析过,所以我有信心。”李书福对《浙商》记者说。

  本刊记者   王文正

  “现在的吉利与3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2月2日,《浙商》记者与路透社、法国经济回声报、瑞典电视台、比利时国家电视台等境外媒体一起参观了吉利集团宁波北仑生产基地后,路透社记者方燕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07年,她曾到过吉利华普的生产基地,当时,车间内大部分工位都需要依赖人工装配,而今天,呈现在眼前的,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了。

  从这些细节出发,方燕认为,吉利接管沃尔沃已经做得相当充分了。

  为便于收购,2009年12月22日,吉利以组建中国特殊项目公司——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方式来承担收购工作,总注册资本约2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吉利已获得中国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支持。“收购沃尔沃的资金,应该不是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利高管说。

  从业已公布的信息显示,吉利可从福特购买沃尔沃已有和大部分正在开发的整车技术知识产权,包括新的安全系统“City Safety”。但沃尔沃最新型电动车及混合动力技术,由于是与大瀑布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并不在此次技术交易清单之列。

  世界汽车工业正在发生剧烈变革,纵观近些年来出现的汽车并购案例,多数以失败告终。这使得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能否取得成功,业界仍然充满疑惑。

  “一国两制”式的高度自治

  1月25日,在由《浙商》杂志、浙江经视和钱江晚报承办的“2009年度风云浙商”颁奖晚会上,李书福在6年内第三次站在了这个领奖台上。当主持人白岩松问他:您把沃尔沃这个公主娶回了家,但家里还有一个“原配夫人”——吉利汽车。您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书福的回答引起了全场的爆笑:“尽量不要协调。我们是分开住,两套房子啊。”

  “我们很难过。”瑞典电视台北京分部记者NIKLAS SJOGREN(中文名字:胡瑞中)告诉《浙商》记者说:“难过的不是沃尔沃被吉利收购,而是沃尔沃不断被转卖的命运。”一个凭借“造最安全的车”让瑞典人引以为傲的汽车品牌,从沃尔沃十年前被美国福特收购开始,这已经是第二次易主。这样多舛的命运,无疑让瑞典人民感觉自尊受损。如今的瑞典人担心沃尔沃的新东家吉利接收后会不会影响在职员工的饭碗。“瑞典很小,每一个就业机会对我们来说都很珍贵。”

  1月28日,瑞典沃尔沃工会组织了一个10多人的代表团造访吉利集团。李书福再次向他们承诺不会裁员,“沃尔沃现有的两万名员工规模不多也不少。”

  吉利曾承诺将维护和加强沃尔沃世界级品牌的传统地位,并继续发扬此顶级品牌在安全性和环境技术方面的全球声誉。目前沃尔沃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都将被保留。吉利不会派出任何高管介入,未来的沃尔沃将由独立的管理团队领导,总部仍设在瑞典的哥德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文化融合问题。”浙江大学企业组织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魏江向《浙商》记者表示,如果在文化融合方面做不好,沃尔沃就有可能最终成为吉利的负担和包袱。

  为消除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隔阂,吉利组建了专门的团队,负责收集一切与瑞典有关的文化信息,大到瑞典的历史、地理,小到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在充分了解后,这个团队的成员甚至发现,在瑞典,倘若夫妻双方中的一人无论因公因私离开家15天以上,那么,另一方有再找一个伴侣的权利。“为了不破坏我们员工的家庭幸福,对于出差时间,吉利也要有所控制。”这个团队的一成员笑称。

  沃尔沃会否摆脱困局

  事实上,人们更加担心的是,几次被整合的沃尔沃为什么没有逃出衰败的命运?而在7年前,李书福就已经清晰地预见了沃尔沃的今天。2008年,沃尔沃亏损14.65亿美元、2009年又亏损6.53亿美元。那么,李的所谓“高度自治”,真能让沃尔沃摆脱今天的困局?

  “吉利集团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已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汽车业的重要收购案例,特别像上汽收购双龙这样的失败案例,我们都做了深入分析。”吉利集团新闻办公室主任陈放鸣告诉《浙商》记者说。

  吉利前总裁徐刚说:“真正的风险往往是盲目乐观造成的;当你意识到并重视风险的时候,风险本身就降低了。”

  “沃尔沃表面的亏损确实很大,但没有人分析过它的亏损原因和构成情况。我分析过,所以我有信心。”李书福对《浙商》记者说,印度塔塔集团收购路虎和捷豹后,很多人只看到了它每天的运营成本是110万美元,但没有看到这110万美元包括了采购成本。“我要是每天卖200万美元回来呢?”

  在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箱公司澳大利亚DSI因为金融危机而即将倒下时,2009年3月,吉利抓住了机会,果断进行了收购,并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成功经验,是李书福操盘沃尔沃的信心源之一。

  “吉利在收购DSI后,没有派出一个中国人进入管理团队,只是在奖励和考核机制上做了调整。”杨学良说,吉利在对沃尔沃的管理上,很多方面都会采取对DSI的管理方式。在他看来,一年内将DSI 扭亏为盈的经验,完全可以在收购沃尔沃后实行“拿来主义”。

  一位瑞典记者眼中的吉利

  瑞典电视台记者  冯亦斐

  早在2006年5月,为了做一个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去的报道,我曾经到吉利位于浙江宁波的生产基地采访。当时的吉利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被瑞典的媒体所强烈关注。我们把吉利的最初印象带给了瑞典观众。

  2009年8月底,我再次向吉利杭州总部递交了采访申请,但被告知因沃尔沃收购一事尚处在谈判阶段,吉利对国内外媒体的采访请求比较谨慎。

  对于电视台来说,没有画面和面对面的采访就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当时的报道里,我们只能用2006年所拍摄的生产基地的画面,并增加在吉利北京4S店一些画面,其中画面里可爱的吉利熊猫的身影还是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2010年元旦后,我再次提出了采访吉利的要求,一个月后,吉利方面同意接受采访。

  与2006年参观自由舰生产线相比,吉利帝豪的生产线的硬件有了很大的提升。印着大大的瑞典ABB标志的机器人让厂房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

  尽管,吉利的一位接待人员告诉我,吉利还是一个小公司,但吉利已经在变得强大,我已经感受到了吉利的伟大梦想。在车间里,吉利的标语“让世界充满吉利”就是这种梦想的流露。

  由于缺乏人才,吉利甚至开办了大学,这在瑞典的汽车公司是罕见的,吉利一直在为储备优秀人才作准备。吉利人清楚,先进的生产线可以引进,可以购买,但人才却并不是用钱就能买来的。

  通过我们的报道,无论是瑞典的政府部门高官、工会的中坚、沃尔沃生产线的员工抑或仅仅是关心沃尔沃这个民族品牌的普通瑞典人,都会更加了解一个遥远的、对沃尔沃有着无比兴趣和梦想的中国汽车公司。

  我认为,吉利老员工的稳定忠诚以及吉利新员工的不同风格将吉利带向世界的根本。不过,吉利仍然需要更多懂得国际商业规则的人才,让它更好地融入国际汽车舞台,其他民营车企也一样。

  观点  谁愿意购买吉利版的沃尔沃?

  百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刚:收购沃尔沃对吉利来说是一条提升品牌和国际化的捷径。我个人认为,吉利会成为中国汽车的第一品牌!我相信更多国人会更青睐吉利,也会购买吉利之后的沃尔沃。购买沃尔沃的人会越来越多,她甚至会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浙江大学教授魏江:吉利收购沃尔沃,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多品牌管理”一定要做好,也就是“分”的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让吉利的低端品牌影响到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形象。二是品牌、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整合问题,也就是“合”的问题。我想让更多的人购买吉利版的沃尔沃,要改变人们的成见,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沃尔沃轿车公司部门经理艾维尔斯特朗德(Peter Ewerstrand):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一定是件坏事。吉利如果像它承诺的那样,将维护和加强沃尔沃的世界级品牌的传统地位,并继续发扬此顶级品牌在安全性和环境技术方面的全球声誉,将沃尔沃作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来运营,那我认为吉利会是个不错的收购商。沃尔沃会获得新注入的资金,进入需求更旺盛的消费市场。

  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是从低端走向高端的。我相信,吉利不会让沃尔沃的品质下降,因为这不符合吉利的战略诉求。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一个民营造车企业的成长,相信国人依然会钟爱沃尔沃。

  “两福”造车殊途

  在李书福借助并购提高中国传统造车业的技术和品牌时,王传福却已与国际同行在新能源汽车里抢跑。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本刊记者   王文正

  2009年,中国民营汽车中的“双子座”——李书福和王传福,成为整个汽车业界瞩目的焦点:李书福因吉利收购沃尔沃而成为国内外持续报道的热点;王传福因巴菲特的“弹指神功”助力而登上“胡润百富榜”的第一把交椅。两位“福”星相互辉映,照亮了中国民营汽车前行的道路。

  吉利和比亚迪这两家中国最早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由于李书福和王传福所依靠的从业背景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他们进入汽车产业切入点的迥异:李书福以做摩托车起家,所以他一开始进入的就是传统的汽车制造;而以手机电池起家的王传福,就希望通过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创新,打破传统燃油汽车固有的优势。

  同样以低成本打天下

  汽车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本密集,而民营企业的短板,恰恰就是在这里。这也决定了民营企业在进入汽车产业之初对“低成本”的追求和依赖。

  吉利汽车一开始就推行“低价策略”: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低成本”和“模仿借鉴”是吉利成长的两个关键要素,其造车路径与日本、韩国企业没有多少差别,都是从模仿开始:利用现有车型分拆、模仿、学习,在吉利这种方式被称之为“描红”。“描红”远比“嫁接”更能长自己的本事,并且这种本事与生俱来带着低成本基因。

  与李书福从低价控制出发不同,王传福是从自己开发的人机协作半自动化手机电池生产线中发现了制造低成本的秘密。1995年,王传福创办电池企业比亚迪,直接从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研发着手,开发出人机协作半自动化生产线,打破了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产品的制造壁垒,总投资仅为传统生产线的几十分之一。

  在日本汽车模具厂参观期间,日本工人们趴在生产线上打磨模具的场景让王传福深感震撼。“原来汽车模具中95%的工作要由人来完成。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这需要多少图纸、模具?所以,人就是中国的优势。”王传福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模具,在日本要8万元,在中国仅需要2万元。

  正因为此,当王传福在进入陌生的汽车领域时,它首先看见的不是巨额投资和庞大的对手,而是中国人力成本的绝对优势。

  都是“借腹生子”

  有趣的是,李书福和王传福,都是借腹生子,通过对其他企业的收购进入汽车产业的。

  1995年,四川德阳一家生产小客车的汽车厂濒临倒闭,吉利投入1400万元将它收购过来,对方以目录、生产权、部分设备等折价入股,联合成立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这次机会让吉利死里逃生,吉利靠“借腹生子”终于拿到了微型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2001年,为了拿到轿车生产目录,又出资2400万元与江南机器厂合资成立江南吉利汽车制造公司,名正言顺地进入轿车生产领域。

  2003年1月,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从而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此后,王传福迅速收购了北汽集团的一家模具厂,成立了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如今,不仅比亚迪F3、F6的所有模具来自这家企业,克莱斯勒、通用、福特、丰田的相当一部分模具也从这里采购。接着比亚迪又在上海布局整车研发中心,在深圳布局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中心。

  2009年,这两家民营汽车企业在扩张之路上频频通过收购来扩张规模,提升技术和品牌实力。

  2009年7月,比亚迪出资6000万元收购美的三湘客车厂100%的股权,并在长沙建设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在接手美的客车项目后,比亚迪“胃口大开”,已经将今年的销售目标提升至70万辆,比去年的40万辆激增75%。

  如果说,以技术起家的王传福在扩张过程中注重的是制造能力的提升的话,那么,以制造起家的李书福,在转型过程中更注重通过不同并购方式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

  “王传福是纯粹的技术导向。他不相信外国人,只相信中国人。”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评价说,但李书福不拒绝任何对吉利汽车事业发展有用的东西。

  新能源汽车战略大不相同

  2008年9月27日,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入股比亚迪,2009年8月,中国证监会已批准发行认购股份。而吉利吸引战略投资者的魅力也绝不逊色。去年9月23日,吉利汽车宣布,高盛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这两家民营车企,获得国际知名投资公司的青睐几乎如出一辙。

  巴菲特入股比亚迪,是因为他看中了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全球能源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走到了每一个汽车公司的面前。吉利也不例外,在电动车、油电混合车、甲醇乙醇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不过,与王传福的激进相比,李书福多了一分冷静,他告诉《浙商》记者:“在这个问题上,不要简单自信,政府首先要加快标准制定,正确引导,实事求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应用的环境研究、条件研究,为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提供清洁新能源来源及应用条件,不要见风是雨,盲目地进行所谓超越式发展。‘星球大战’肯定要到来,但决不是今天。”

  吉利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还充分体现在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上。他认为,福特和沃尔沃这十年来花了上百亿美金研究新能源技术,仅从这点来看,吉利现在的竞购价就“非常值得”。李书福说,“新能源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但凭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进度。”

  目前看来,王传福借助于他多年来积累的电池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比吉利更为长足的进展。但在李书福看来,汽车工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靠拿个单项冠军了事。

  即便在电池研究领域,“我相信中国是落后的。电动车的研究、制造以及商品化,中国不可能超越日本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研究的问题,这需要大量的投入。”

  而事实上,在李书福看来,电动汽车远不能解决能源问题。“用电作为主要的驱动能源,汽车尾气排放是没有了,但电基本上都由煤来发,煤照样有污染。”因此,吉利选择的一条现实道路就是“节约”——对任何能源形式的节约,也就是通过对技术的提升,既保证消费者驾驶的方便,又将消费成本降到最低。

  李书福认为,油价到底什么时候真的上涨到无法承受,还没有定论。能源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能源的问题,而是成本问题。成本的问题导致了美国几大汽车公司的沉浮。

  李书福:天生叛逆者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30年风云际会,英雄辈出。而李书福就是一个“揭竿而起的草寇”,眼下正疾进在“成就霸业”的大道上。

  本刊记者   王文正

  李书福是陈胜?

  回望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第一个30年既是一个盛世,但也如同一个“乱世”:传统的经济体制在各路崛起于阡陌之间的英豪的冲击下土崩瓦解;商业战场上各行各业的战旗猎猎作响:IT业的“柳”,家电业的“张”,地产业的“王”……当然还有更多的流星草寇,强盗奸雄,真正是风云际会,英雄辈出。

  而在这之中,一支来自于浙江台州的“农民起义军”更为引人注目: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拉起了一杆旗,上书一个“李”字,他们反抗的对象,是中国汽车业外资和“国”字号的一统江湖……

  这支“起义军”的领袖,就是李书福。

  李书福是谁?李书福就是“起义者”陈胜。千万不要被李书福的出身和自谦的“农民”称呼所迷惑,李书福天生就是一个叛逆者。就像当年陈胜所呼喊的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质疑也一直潜藏在李书福的心底。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质疑,李书福才敢于向着权威一次次地发出挑战:“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吗?”1997年,他把老百姓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汽车拉下了“神坛”,声称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2007年,他又将中国人心目中的外国汽车拉下神坛:“吉利要造全世界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我们要让中国的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的汽车走遍全中国!”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这是陈胜和李书福最相似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气魄,陈胜怎么敢去反抗残忍凶暴的秦二世?如果没有这样的气魄,李书福怎么敢向着汽车业的“官老爷”们呐喊叫阵?

  李书福是项羽?

  陈胜没能超越自己的农民身份,他有反抗的气魄,却无宽广的胸襟,他的起义很快失败。

  这时,项羽出来了。

  当年,秦始皇出游会稽,渡过浙江,项羽见到秦始皇那副派头时,就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李书福在度过了陈胜“野蛮生长”的反抗阶段后,就成长为项羽了。

  2001年,在一个汽车高峰论坛上,李书福就曾大胆预言: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他说:“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通用一定会破产,不是它经营得不好,而是全球经济的发展规律决定了美国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沙漠。”当时,台下坐着的通用、福特代表面有愠色,有的甚至愤而离去。

  在那时,“项羽”李书福就在心底里对着这些国际汽车巨头说:“彼可取而代也!”也就是在那时,李书福产生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

  当项羽说出这句话时,他的叔叔项梁一下子捂住了他的嘴:“小子!你想被诛九族啊!”当李书福说出这句话时,社会上的骂声也纷纷而至:“疯子!神经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没有人会相信。但项羽最终成了楚霸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他的传记与刘邦、秦始皇等帝王一样放在了“本纪”之中。

  没有人会相信。但7年之后,金融危机呼啸而来时,美国通用破产重组;汽车贵族沃尔沃已经成为李书福的囊中之物。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说。

  项羽的绝唱,直令千年之后的诗人李清照怀念不已:“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009年,李书福拔的“第一座山”是世界第二大变速器生产商澳大利亚DSI,拔的“第二座山”就是福特旗下的沃尔沃。

  没有人会怀疑,李书福还会继续“拔山”,一直到拔掉它理想中的那一座山为止。

  李书福是刘邦?

  有勇无谋,实现不了心中的理想。项羽自刎乌江,最后成就了刘邦。

  李书福是项羽,更是刘邦。

  刘邦懂得,帝王的登基之路要一步步来,帝王的基业要由杰出的人才来治理和维护。李书福同样懂得这一道理。

  “汽车行业是一个马拉松赛跑。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础不打扎实,匆匆地上去,最后会塌下来。”李书福说,“汽车行业是技术、资本、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但是技术和资本是靠人才的,所以,有了人才,自然也就解决了技术和资本的问题。”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放过商战中的每一个可能性细节,以“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去实现心中梦想,这又是李书福的过人之处。

  刘邦最令后人佩服的,就是他的用人之道。刘邦有自知之明:运筹帷幄,他比不上张良、陈平;行军打仗,他比不上韩信、彭越;治理国家,他比不上萧何。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李书福也同样如此。公司治理,他用了徐刚、杨健;技术开发,他用了赵福全、徐滨宽;国际业务,他用了童志远、沈晖;公关媒介,他用了王自亮、杨学良;财务管理,他用了尹大庆;质量管理,他用了刘向阳;人力资源,他用了魏梅……如果没有这些群星般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就没有今天吉利的闪耀。

  问题在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投奔了刘邦?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投奔了李书福?

  历史记载,中国的古人会望“气”,他们看出了刘邦身上有“帝王之象”,投奔他会得到想要的荣华富贵;现代人不信这个,但是会信“理想”。他们看得出,李书福是个有理想的人,而且是一直围绕着这个理想执着奋斗的人。他们与其说是聚集在李书福的麾下,不如说是聚集在李书福那个理想的麾下。

  李书福是汉武帝?

  陈胜、项羽、刘邦,这秦末的三位英雄,最终在历史的演变中促成大汉王朝的建立。但是,距离汉武帝时代的鼎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李书福能否成为汽车业界君临天下的汉武大帝?

  没有人敢给李书福下结论说:不行。

  1月25日,在2009年度风云浙商颁奖晚会现场,李书福第三次站到了领奖台上。就连主持人白岩松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获奖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叫李书福,“而是每隔两三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李书福,书写新的故事。”

  李书福能否书写新的故事?

  “自2007年5月吉利宣告进入战略转型期,吉利就不再打价格战。”2009年12月29日,李书福在吉利集团的年终总结会上说道:“我们现在从事的事业是神圣而高尚的,我们要把吉利的品牌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最好的、最受尊敬的汽车品牌,要把沃尔沃的品牌继续沿着全世界最受尊敬的、最安全的、最环保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这或许就是李书福要书写的新的故事。“企业道德战”的提出,“最受尊敬的品牌”的强调,预示着李书福结束了他农民起义式的、草根式的野蛮生长,开始了向“皇族”汉武大帝的转变。

  这是脱胎换骨的转变。他能够成功吗?

  我们知道的是,20多年的艰苦创业,李书福明白了一件事:只要你有一面旗帜,一切需要的资源都会在你的旗帜下集合。想国际化了,就去把英国的锰铜纳入帐下;缺技术了,就去把澳大利亚DSI收入囊中;要做高端品牌,就将目标选定沃尔沃……

  孤独李书福

  本刊记者   王文正

  李书福学乖了。这是来自于《浙商》记者近一年来观察到的细微变化。

  收起“张扬的个性”

  去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吉利集团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媒体见面会。此时吉利参与竞购沃尔沃一事已有传闻,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求证的机会。

  “见面会”进行到一半,当《浙商》记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向不拿稿子的李书福示意坐在身边的新闻公关总监王自亮(注:王自亮现已离任)。王自亮就交给了李书福一张打印好的A4纸,李书福对着上面念了起来:“第一,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时候,世界汽车行业出现了严重下滑,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买卖比较多,吉利对此保持密切关注、高度关注。第二,作为一家汽车公司,我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发展战略,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有利于股东的利益,我们就会考虑各种各样的战略选择……”

  过了不久,有一位记者由于迟到没有听到李对此事的回应,就再次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李书福倒也有耐心,再次拿起这篇预备后的声明读了起来,引起了记者们的哄堂大笑。

  对参与竞购沃尔沃一事,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耐着性子与媒体打起了“太极拳”,这是李书福多年修炼的结果。

  曾经的李书福可不是这样。他藐视“神坛”上的汽车,抱怨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揭露足协的黑暗,都是剑锋所指,口无遮拦,以致被人们在“汽车疯子”之外,又加了个外号:李大炮。

  “书福的个性很张扬。”吉利前总裁徐刚这样向《浙商》记者评价说,这种张扬的个性,使他几乎成为了吉利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但也给他的下属们带来了很多麻烦。

  徐刚回忆,有一次,李书福在一个公共场合放言:售价四五十万元的宾利汽车绝对是暴利,在吉利生产的话,成本不会超过10万元!此言一出,引起了宾利中国区的管理者极度不满,甚至发来律师函,扬言要将吉利告上法庭。“他说话不考虑后果,经常害得我们在后面擦屁股。”徐刚说。

  还有一次,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打比喻说:“要像卖西瓜一样卖汽车!”媒体报道后又引起一阵嘲笑。结果又害得徐刚在后面解释:“我们是说要把服务网点做得够多,就像买西瓜一样方便。”

  其实,李书福是个性情中人,很难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后来他一接受采访,我们就紧张。媒体喜欢下套,他就容易上钩。我们本来给他准备的讲话稿,他也就随手一扔,自己发挥了。”徐刚说,“不过现在,这方面他已经好多了。”

  但这并不表明李书福的修炼已经炉火纯青。就在这次媒体见面会之后的半个月,3月22日,“走进新吉利”的媒体见面会开至中途,有记者突然向李书福发难:吉利摊子越铺越大,如何实现融资?

  此时因有吉利欠债百亿、资金链紧张的饭桌传闻,令李书福压力很大。记者的一问激怒了李书福。他顿时面红耳赤,严肃地告诫在座媒体:“你们不是法院、公安局,没有调查我的权力。”

  而了解到提问媒体并无恶意时,不出半小时,李书福又公开向在座媒体道歉,表示收回刚说过的话,并自我解嘲说:“今天要真正实事求是。”

  为奥巴马当总统流泪

  其实,李书福的“大炮”式语言,他的突然发怒,都源于他内心深处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艰辛事业道路上的重重压力。

  李书福第一次“闯红灯”是开办冰箱厂,由于国家产业政策不允许,被迫下马了;第二次造摩托车,当时政策不许私营企业经营,结果他成功了;第三次创办了“经济管理学院”,后来取得了合法化。造汽车是第四次“闯红灯”,吉利首批轿车自1998年已经生产出来,却直到2001年底部分车型才首次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汽车至此才正式获得轿车生产资格。

  这期间,他受到的折磨与艰辛,难有匹敌。所以,当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时候,李书福哭了。

  “他上台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但是我也流眼泪了,因为我觉得他不容易。我们有这个经历的人,都明白,要做一件事情有多么艰辛。这个跟个人郁闷都是紧密联系的。”

  文武双全排压力

  如何排解这心中的郁闷?“在宁波吉利的生产基地,书福经常会在晚上10点钟起来打篮球。我们这些人不会打,他就把工人喊起来一起打。”徐刚回忆说。

  当然,李书福排解压力,并非只有跑步、打球这些“武”的方式,他还有一种“文”的方式:写字、弹琴,甚至晒太阳。“人需要有一个泄洪区,学会自我解放,你要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把自己从这种紧张、烦恼的世界里超脱出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他说。

  还是在2009年3月的那次媒体见面会上,《浙商》记者问他:您写诗是为了什么?

  李书福的回答就是:有时就是为了减轻一下压力吧。

  事实上,“诗人”李书福的诗作有两种。有一种的确可以看作是纾解压力的一种:比如他的《自主汽车自主路》中“昔日三大风光去,大众丰田一锅端。吉利破土谁能敌,世界变脸我凯旋。”比如他的“欧美风,韩日潮,崇洋媚外何时了?中国车,飞多高,奋战十年变大雕!”而他广为流传的《人在旅途》、《力量在风中回荡》、《吉利的由来》、《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等诗词,更应该是一个诗人企业家的“述志之作”。

  在没有压力的时候,李书福会表现出和蔼和谦逊。有一次,《浙商》记者跟他随车去河北考察,坐骑正是吉利英伦TX4——一种英式出租车,驾驶员后面可以面对面坐4个人,有两个沙发座,两个硬座。上车时,李书福谦让着,要记者坐沙发座,他自己背对驾驶员,坐在板凳上,与记者聊了三个小时。

  我们的事业充满阳光

  文/李书福

  汽车工业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产业,稳健地发展是第一要务,销量超不超得过同行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是我们的管理是否超越同行了,我们的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效益总体的竞争力是否超越同行了,这个非常重要。

  充满挑战的2009年已经过去,充满希望与同样面临挑战的2010年正在向我们走来!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到一线去,到前方去,到市场中去,倾听用户的声音,倾听员工的声音,是最符合实际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倾听市场的声音,了解同行的情况,研究同行的发展和战略,重视同行、了解同行、研究同行、学习同行、尊重同行、尊重员工、尊重实践,最终我们才能不断地自我超越,超越同行。人类的一切文明来源于实践,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与实践联系起来。“元动力”是企业的元气,是吉利的希望工程,“创新和人才”是吉利的生命工程,对一线情况的了解是吉利高管层工作的风向标。

  我们的事业充满阳光,我们的事业神圣而高尚。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来自不同的成长背景,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让世界充满吉利!我们虽然面临很多挑战,我们虽然都有许多的困难和烦恼,工作当中有许多的不顺心,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是在为全人类做一件好事——我们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换句话说,吉利一定要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好的品牌!

  自2007年5月吉利宣告进入战略转型期,吉利就不再打价格战。我们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企业的道德战;我们要打人才的素养战、企业的管理战。要牢记企业的质量方针,“时刻对品牌负责,永远让顾客满意”!那么如何做到呢?每一个吉利人都是品牌,你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每一项工作都事关吉利的品牌。

  现在全球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全球气温上升,因此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到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吨水,不浪费一吨钢材,节约就是一种奉献。这个要从研发开始,生产、采购各个方面都要记住全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节能减排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精打细算,元动力工程就是最好的体现。

  人才和创新是吉利成败的关键。虽然全世界的所有企业都在强调人才与创新,但我们的人才与创新的优势要做得与众不同,要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吉利并购沃尔沃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吉利有进入全球汽车最前沿的追求和愿望。假如这件事情能够成功,吉利要造全世界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的目标就能提前实现了。因为到今天为止,沃尔沃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安全、最环保的好车。沃尔沃对全球汽车工业的贡献比奔驰、宝马要大得多。沃尔沃发明了汽车的安全带、安全气囊、ABS,最近又发明了防碰撞与自动避让技术,明年开始沃尔沃汽车还有防撞人的技术,前面有人车就压不过去了。所以我们现在从事的事业是神圣而高尚的,我们要把吉利的品牌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最好的、最受尊敬的汽车品牌。要把沃尔沃的品牌继续沿着全世界最受尊敬的、最安全的、最环保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因此我说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大家手牵手、肩并肩,告别2009、迎接2010,把吉利汽车打造成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早日走遍全世界!

  (本文为李书福在吉利2009年年终大会上的发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