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汽车野蛮生长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 23:18  《财经》杂志

  它为什么能以1亿元起家汽车业,为何能在民企禁区打开一条通路,并成为资本市场和国际并购的弄潮者

  《财经》记者 吴阿仑 特约作者 曹圣明 辰时

  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员工眼中,老板李书福是一个难以捉摸、有点沉默寡言的人。即使在最近半年多忙于收购瑞典豪华轿车企业沃尔沃这一堪称“伟大”的事件中,李书福仍然像过去那样,偶尔抽出时间跑到车间来满脸严肃地找茬、挑刺。

  令许多吉利员工不解的是,这位身价几十亿的人,只坐吉利汽车——金刚、远景、帝豪都是他的专车。吃饭两菜一汤,穿着有点“土”,大多数衣服是吉利批量定做,绣着吉利标识。

  但这并不妨碍李书福成为吉利汽车的精神领袖。“书福点子很多,做事很执著,对商业、对经济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而且怀有梦想。他提出‘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让老百姓都开上买得起的好车’。外界都觉得是一个噱头,但书福自己真是这么想的,也一直在为此努力。”曾任吉利CEO、现任百大集团董事长的徐刚对《财经》记者说。

  现年46岁的李书福个性鲜明、长着一张娃娃脸,是充满喜感的“草根”富豪。因为其执著,12年来,他那些屡遭质疑和嘲笑的想法,最后往往变成现实。

  “准生证”玄机

  “拿不到‘准生证’时书福压力很大,好几次夜里我都听到他在哭泣。但是第二天他又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员工面前,并继续到处奔走求助。”吉利集团一位元老级人物回忆道。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有个隶属于监狱的汽车厂有意转让合作。他迅速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购买其股权的方式,最终曲线进入汽车制造业。他购得的工厂只有生产两厢微型车资格,并无生产轿车的资格。

  李书福还“违规”地把新厂址建在浙江台州的临海,异地造车。这种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做法,让他当时备受冷遇。

  1998年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下线,李书福遍发请柬,摆下100桌酒席。但是多数客人并未到场,他邀请的相关领导个个退避三舍。

  早期有据可查的政府支持者中,有浙江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叶荣宝。她希望浙江能有自己的汽车整车制造业。

  接下来的1999年和2000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先后两次专程视察吉利汽车,明确表态支持其造车努力;2000年8月,李书福还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接见。但到此时为止,吉利始终未拿到轿车生产许可证。吉利在宁波建造新的汽车工厂时,仍然以“生产摩托车”为幌子。

  接近吉利的业内人士认为,在吉利发展过程中,浙江省一直不曾对吉利有过太多关注。原因是浙江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论及规模,当时的吉利在浙江企业里排名并不靠前。吉利在宁波建厂的土地,是高价转让获得的,政府没有给予优惠政策。

  在没有许可证的日子里,李书福花费大量精力,频频穿行在北京和浙江之间,成了国家相关部委和浙江省相关厅局不请而至的常客。但他不是被婉言拒绝,就是被当做“疯子”请出门外。他“汽车疯子”的雅号也由此而来。他后来坦陈,在此期间,他花掉的“公关”费用数千万,但毫无成果。

  后来李书福发现了舆论的力量。在中国加入WTO前夕,大众对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冲击的担忧时时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话题。李书福把自己包装为一个无须借助政府财力支持、愿意独力承担产业探索失败代价的民族工业捍卫者。加之他透着十足的草根气息,说出的言论经常令媒体耳目一新。

  那时他游走在各个媒体,有时为了等一个记者的采访,不惜冒雨前行并耐心等待;他曾高喊:“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赢得广泛同情。包括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陈祖涛为代表的一批老专家,开始在各种场合呼吁“要让民营企业跟外资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前夕,吉利汽车出现在前国家经贸委第六批汽车产品《公告》(下称“汽车业目录”)上,结束了其没有“准生证”的生涯。一位吉利元老级人物回忆,吉利轿车登上“汽车业目录”的那天晚上,李书福和众多员工、高管彻夜狂欢,喝了很多酒。

  吉利“挤”进“汽车业目录”的时间非常及时。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中国汽车制造业获得了六年的保护期,如果吉利再拿不到“准生证”,就将错失随后到来的高速发展期。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一些知名企业如新疆德隆集团、广东美的集团、宁波奥克斯集团、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集团、深圳比亚迪公司、重庆宗申集团、浙江众泰控股集团、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等都先后高调宣布造车计划,全国各地躁动不安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民企为数众多,仅浙江省,就有包括李书福的两个同胞兄弟在内的近40家民企都先后组建了汽车制造厂。

  在浙江省,曾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汽车制造领域有所作为的人物是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位素有“商界不倒翁”之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做造车梦据说已有20余年。

  但随后几年的犹豫不决,让鲁冠球错失了进入整车制造业的最好时机。不无遗憾的鲁冠球,最近的动向是有意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切入整车制造业。

  两次转型阵痛

  最初萌生造车冲动时,李书福一心盘算的是造高端车。几个月后,他发现低端车市场空间巨大。李书福于是四处宣讲:“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像卖白菜那样卖汽车”。与此同时,在他的小作坊里,铁榔头、铁锤子外加胶水、糨糊,鼓捣出来的都是4万元之下的汽车。

  这种粗糙低劣却相当便宜的产品,让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意外立足。但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对外,其品质遭遇质疑;对内管理混乱、资金短缺等软肋逐渐显露。

  这时,徐刚进入了李书福的视线。徐刚是李书福的老乡,时任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地税局总会计师,有着20多年的从政经历。李书福“三顾茅庐”邀请徐刚,不仅让出总裁一职,还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2002年4月,徐刚加盟吉利,帮助李书福改善政商关系、梳理企业、拓展融资环境。

  李书福进入汽车行业时,自有资金只有1亿多元,加上几位兄弟的钱,所能投入的最多不过四五亿元。李书福用一种变相民间集资的方式,拉进更多投资者一起打造“造车梦”。

  他说服了一些老板朋友和他一起投资,李书福做整车,其他人各自投资建厂,为吉利生产零配件。

  当时的吉利集团大大小小股东数十人,包括一些老板,也包括李书福的哥哥、弟弟们。李书福当时虽然是大股东,其股权却不足50%。

  徐刚首先重点进行战略清晰化、人才调整、股权梳理、产品品牌结构调整等工作。很多李书福不方便做的事情,都让徐刚出面去做,尤其在复杂且充满火药味的股权梳理问题上。

  这场股权梳理颇像一场战争。在李书福、徐刚及一位叫郑韶辉的经理的主导之下,吉利集团引进了1000多名中层人员,更换了三分之二的高层。与此同时,多达90%的老员工和几乎全部李氏血亲被清出了吉利。吉利集团实现了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嬗变。

  但在吉利转型关键时期充当变革主要操刀者的徐刚和郑韶辉等人,后来也先后黯然出局。

  李书福骨子里有一种执著和信念,也形成了多疑和缺乏耐心的特性。据李书福身边人透露,他经常设定目标后,马上就要结果。

  “李书福是一个毫无疑问的战略家,在战略的把控上非常稳、准、狠,但其实他不是一个合适的管理者角色,定好战略了,自己还要插手。他聘请职业经理人,但有时候也不放心,更喜欢这些人成为他的秘书。”一位已经离职的高管说。

  吉利第二次转型,是2007年开始的战略转型。为了保持价格优势,吉利汽车把零部件价格压得越来越低,逐渐陷入了“价廉-质劣-价更廉-质更劣”的“死循环”之中。

  此次转型依托于吉利已经获得的一些技术。2006年10月,李书福以23%的股份入主英国出租车生产企业锰铜控股公司,成为其最大股东。双方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由锰铜提供技术支持的出租车。

  在此之前,吉利汽车已经在核心技术上进行了大规模投入,CCVT发动机、BMBS轮胎防爆系统等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相继问世。吉利汽车的口号,也被李书福毅然地改成了“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2007年5月吉利全面进军中档及中高档市场。原有的设备、模具全部扔掉了,厂房也被推平了,包括美日、优利欧以及豪情在内的9款老车型也全部停产。

  2008年4月下旬,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23款出场车型全部为重新设计,不仅包括中高级轿车、MPV、SUV、跑车等车型,还涉及纯电动、油电混合、油气混合、甲醛动力等新技术领域。其中新车标“东方神鸟”,系花费360万元重金打造。

  这一次转型,吉利同样处境艰辛:自毁低端产品线,而力推的高端产品线却得不到市场充分认可。而此时,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都进一步加大了下探的力度。当年尾随吉利汽车之后,声势浩大地杀进造车阵营的民企们,此时大多已经偃旗息鼓。

  曲折资本路径

  目前吉利在国内各地共拥有八大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吉利还不断到欧洲、俄罗斯、北美、东南亚和印尼等地开设分厂。

  推倒重来似的转型,爆发式的急速扩张,频繁的海外收购,这些,都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2008年吉利全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利润8.79亿元。

  这家年轻的浙江民营企业,所需巨额投资从何来?

  接近吉利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01年后,开始有银行对吉利提供贷款,最早的几笔贷款大约为数千万元。2003年,由于徐刚的资源关系,很多银行与吉利保持接触,徐刚亲自帮吉利从两家银行运作了10亿元贷款。

  2003年吉利总部从宁波搬到杭州时,有17个省级银行行长亲自出席仪式。

  不过,光靠自有资金及一些贷款显然不能满足吉利的扩张需求。徐刚来到吉利后,为吉利设计了上市融资的道路。徐刚认为,吉利必须上市融资,才可能彻底进入滚动发展。

  徐刚最早考虑的是国内A股借壳上市。当时他找了几家国内壳公司,谈得最顺利的是安徽一家名为全柴股份的壳公司,双方已经谈成,吉利承诺把30万台发动机和10万辆整车的项目置入这个壳内。但在政府审批时,一位副省长的一句话,断送了这次交易。该省长看到提交上来的报告,表示道:“安徽的一家国企,怎么能被江浙的一家民企收购?”

  后来,徐刚先后又找了四五家壳资源公司谈判,最终都无疾而终。

  迫不得已,徐刚把吉利上市的目光放到了海外,首选的是香港,仍然是借壳。经过多轮接洽,他们选中了一位合作者贺学初,一个专门在香港市场低价买入壳资源、洗净后再高价卖出以从中获利的人。当时他手上有一个叫国润控股的壳公司。双方谈妥合作后,吉利开始逐渐将资产置入国润控股。

  2004年国润控股更名为吉利汽车,2006年吉利资产实现了整体置入。

  截至2007年上半年,吉利从香港上市公司融资共20亿港元。这笔钱对吉利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用于吉利宁波工厂设备更新,路桥基地的全部建设,以及山东工厂、新品研发等。

  一位在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工作过的中层透露,吉利在香港上市后,被200多家基金公司密切关注,包括全球一些知名投行,像洛希尔金融集团、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吉利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当时基金部门的十几个人,就会不停地接到电话询问。”上述人士对《财经》记者说。

  吉利在香港上市后,找吉利主动要求提供贷款的银行多了起来。而且四处的地方政府也都纷纷希望吉利前去投资建厂。

  当吉利频频到海外寻求项目时,李书福本人也开始和华尔街打交道。2009年9月23日,吉利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向其发行可换股债券18.97亿港元及3亿份认股权证,获得25.86亿港元的融资——高盛则获得了吉利汽车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吉利此次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多家大型中外金融机构予以支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