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CEO调查制造业CEO:幸存者游戏

  库存、销售下跌、出口下降、成本上升、劳动力等等,透过这些“最要命”的难题背后,我们试图对中国CEO这一年来的困局、冲突、突围甚至进化,进行一个扫描。

  清华经管学院和计世资讯的CEO调查则发现,93%的CEO认同“必须做出转型升级的选择”,他们的面前,呈现出六条“公司进化”路径:从外销到内销、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低端到高端、从制造到服务、整合产业链资源、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

  沃顿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计世资讯、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报告

  制造业CEO:残酷的幸存者游戏

  文 | 沃顿商学院

  残酷的“幸存者游戏”首先发生在制造业CEO身上。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中国制造业的前景也已变得有所不同。上海美国商会和博斯管理咨询公司的2008-2009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基本不再计划进行迁移,无论是在国内迁移还是迁至国外;出口和国内销售都在大幅下滑,但是后者的下滑幅度不如前者那样大;日用品价格已经回落,工资增长已经不再是一个大问题;中国的下岗人数已达2000余万人,白领阶层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多。

  但是新问题代替了老问题,现在有一些新的挑战。博斯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罗纳德·哈多克说道,“以前,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是主要问题,现在的问题则是需求下降、信贷紧缩以及币值波动。”

  震荡仍继续,新危机来袭

  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出口下滑,由于全球经济衰退不知何时才是尽头,生产企业无法预期出口在短期内是否有所恢复。埃德·萨拉特卡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他是阿特拉斯实业公司的合作伙伴,这家总部设在上海的公司从中国采购厨房装饰材料并运至美国,包括上海的橱柜、厦门的花岗石台面、广州的不锈钢水槽以及杭州的乙烯基地板。“去年,我担心成本上涨,担心供应商会偷工减料,特别是在材料方面,”萨拉特卡说道,“但是这已不再是个问题。现在我只担心我的客户的销量问题。”

  许多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增加国内销售来弥补出口下滑,但是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究竟能否弥补出口短缺,目前仍不太清楚。虽然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并未遭遇与欧美市场同样的急剧下滑,但是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却也相当疲软,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消费者。

  事实上,销售同样不容乐观。超过四成的受访企业国内销售下滑10%以上。鉴于这些令人焦虑的情况以及并无迹象显示这些情况有望在近期好转,1/3的受访企业表示希望重新议定在中国的物料及零部件采购价格以削减10%以上的成本。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工厂正在大量倒闭。制造业中,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数百万工人正面临着失业或无法找到新工作的问题。

  但是,在中国的制造企业仍然将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一个主要目标,调查显示,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焦点。在最近一次调查中,有77%的接受调查者表示,将生产定位在中国的重要原因是更有机会接触中国的消费者,该比例比前一次调查上升了6%。目前,中国在生产销售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是生产企业成功的领头羊,因为在调查中的成功企业多数是在中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经济减速的出现始于2004年的大转变,这个趋势历时五年,工资上涨首先出现在广东,然后迅速扩大到整个中国。该趋势在一年前触顶,在2007-2008年美国商会调查中,有52%的接受调查者将工资上涨列为头号问题,而在刚刚公布的2008-2009年调查结果中,仅有35%的接受调查者将工资上涨列为头号问题。

  上海榆之家具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上海,主要制造硬木家具供应当地市场,今年,公司在工资方面的压力已经大幅减轻。榆之家具的负责人说,“两年前,要求工资上涨的呼声很高,工资上涨了30%,之后仍有要求增加工资的压力存在,但是在今年的农历新年期间,没有一个工人提出工资问题。”

  随着成本不再快速上涨,几乎不太有企业打算迁移至成本比较低廉的地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实情况就是,今年公司已经没有余钱可供转移至其它国家。”博斯管理咨询公司的哈多克说道。在最近的调查中,仅有10%的企业计划在今年离开中国,去年该比例为15%。这表示中国的制造业环境在发生巨大变化。

  美商会最近的调查指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信贷紧缩,而且事实证明,这对于一些制造业公司是一个严重障碍。

  加注中国

  虽然今年的经济已经放缓,但是过去五年内的工资上涨、土地价格及日用品价格,外加销售下滑和信贷紧缩等新问题,这些都成为加速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生产企业的因素。不少依赖廉价劳动力而非现代生产实践的生产企业已经离开中国或相继倒闭。

  与此同时,实力雄厚的公司愈加强健,多数“幸存者”在继续投资及努力提高效率。最新的2008-2009年调查显示,在108家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继续对其在中国的业务注资。

  此外,企业仍在进驻中国,但是他们的进驻理由已经发生了变化。最近涌入中国的企业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受到廉价劳动力的吸引,而是受潜在市场的吸引。“尽管出现了经济衰退,中国仍然是个发展强劲的市场,”瑞科公司的霍恩拜茵说道,“企业希望在中国赚钱,因此他们在经济低迷时期仍继续投资中国。”

  调查还显示出几年来始终受关注的几个问题。其中一项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有73%的接受调查者将加强其知识产权列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项。物色高素质白领人才仍然是一个挑战,而员工保留、物流效率及费用、中国制造的产品和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性等问题,一如既往地被列入问题清单。

  经济刺激方案将直接使生产企业获益,因为铁路、公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都将使国内货运更加便捷,而且有助于在各个省份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但是政府仍然肩负许多压力:销售下滑致使利润缩减,生产企业在呼吁政府减轻成本压力,在劳动力培训和教育方面加大力度。

  在当前的经济衰退的最后,将呈现出成功的中国制造的样貌:成功的企业在中国开展生产时,采用高效的工厂生产方法,并使用一批现代管理和销售的工具。企业将部分产品用于出口,越来越多的产品则投放国内市场。

  接触中国消费者是需要花费一定代价的——为当前疲软的国内市场供货必须扩大你的产品种类,但是这非常重要。“从管理而言,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就必须带领你的‘最佳团队’进入中国。”一位制造业CEO说。

  中国CEO眼中“最要命”的难题

  虽然,中国是惟一一个没有出现信贷危机的大国,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回落、生产下滑、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将中国经济以低成本、高污染、高耗能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所积累的产业结构矛盾提前释放,同时中国经济在多年超过10%高速发展之后也正在进入一个周期性调整期。

  从2008年11月开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计世资讯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联合针对100多位中国各行业企业的CEO进行了访谈。

  通过对中国百位CEO的调查发现:订单压力凸显、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资金紧张、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节能环保责任加重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是中国企业现在和未来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应对的六大关键挑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