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曦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对曾经安然渡过经济危机并得以快速发展的企业的研究,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闻名世界的“希尔顿饭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
“希尔顿”发展初期也曾经濒临绝境。当希尔顿从饭店业向更广阔的世界扩展时,遭遇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但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心,希尔顿仍然把一家二手旅店发展成为了遍布世界五大洲各大城市的大饭店。对于其中的奥秘,希尔顿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们要发掘出自己独到的才智。
家庭启蒙
1887年圣诞节,唐纳德·希尔顿(Donald Hilton)出生于美国西部新墨西哥州的圣·安东尼奥,父亲是挪威移民,做过小杂货店老板,开过小旅店;母亲是衣阿华州道奇堡一位富商的女儿。
为把8个子女抚养成人,希尔顿的父亲起早贪黑,整天东奔西跑,为养家糊口、积攒家业而疯狂地工作着,对他来说,有一把通往成功快乐的万能钥匙,那就是“工作”。
希尔顿的母亲玛丽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的女人。在希尔顿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有着淡褐色的大眼睛、直挺的鼻子和可爱的嘴巴,她的头发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变得灰白了,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如同父亲迷恋于工作一样,母亲则深深地信奉祷告。不论事大事小,她都用一个答案一个处方——祷告,对她来说祷告与食物、空气同等重要。在希尔顿成长、奋斗的岁月中,每当遇到什么难题或大的挫折时,母亲总会轻声说:“唐尼,去祷告,把你所有的想法告诉神灵,神灵会给你满意的答复。神灵知道你适合干什么,儿子,去祷告吧!”“祷告,唐尼,那便是你最好的投资。”
从父亲和母亲那儿学到的工作和祷告这两件事,使希尔顿日后受益无穷。
1907年,一场全国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为了摆脱危机,希尔顿一家腾空自己的房子开办了“家庭式旅馆”。父亲当总管,母亲做饭菜,希尔顿和弟弟卡尔负责揽客,除此之外,希尔顿还要喂牲口、刷洗马车等,如此繁重的劳动,使他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尽管希尔顿回忆起这段辛酸的经历时总会说:“当时我真恨透了办旅店这个行当,真希望那个破旅店早点关门。”然而却正是这劳累困顿的日子造就了他,埋下了经营旅馆的种子。
20世纪初,德克萨斯州东南部博蒙特附近发现石油,吸引了大批来发石油财的冒险家,德州似乎遍地都是黄金,钻油的工人穿着皮靴,套着金光闪闪的裤子,好像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是百万富翁了。
“要想放大船,必须先找到水深的地方”。32岁的希尔顿怀揣梦想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创立自己的事业。
追逐梦想
来到德克萨斯州的希尔顿对石油却提不起兴趣,走了几个镇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在锡斯科镇“毛比来”旅馆的投宿经历却改变了希尔顿“一生的命运”。
希尔顿说,当他走到旅馆时,门厅里的人群就像沙丁鱼似的争着往柜台挤,他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服务员却把登记簿“啪”地一合,高声喊道:“客满了!”
希尔顿憋了一肚子气,然而曾经埋下的经营旅馆的种子给了他灵感,他试探地问店主:“你是这家旅馆的主人吗?”对方看了他一眼,随即诉起苦来:“是的。我在这个鬼地方已经待够了,赚不到钱不说,还被困住,还不如去干石油呢。任何人出5万美元,今晚就可以拥有这儿的一切,包括我的床。”旅店老板似乎下定了卖店的决心。希尔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仔细查阅了毛比来旅馆的账簿,希尔顿发现这个急欲发石油财的人不是白痴就是疯子,把这么大的一块肥肉给扔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卖主最后同意以4万美元出售。
希尔顿立即四处筹借现金,终于在一星期期限截止前几分钟,将钱全部送到。从此,毛比来旅馆易了主,希尔顿干起了旅馆业。他立刻给母亲打电报报喜:“新世界已经找到,锡斯科可谓水深港阔,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
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工作精神”给希尔顿的创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刚开始经营毛比来旅店时,整个旅店人声嘈杂,拥挤不堪,为了多安排几位客人,希尔顿和他的创业伙伴屈吕安不得不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
毛比来是个小旅馆,往往是客人过多而无法安排。经过不断思考和摸索,希尔顿对它进行了有效地改造,把餐厅隔成一个个小房间,增加了20多个床位;又把大厅的一角辟为一个小杂货铺。这种修改给旅馆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希尔顿由此悟出了经营旅馆业的第一个原则,即“装箱技巧”,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加以利用,使旅馆的土地面积和空间产生最大的效益。他后来又称之为“探索黄金”原则,意思是要使旅馆的每一尺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
接着,希尔顿又引进了军队中的团队精神,即荣誉感加上奖励,把旅馆的经营好坏和每一名员工联系起来,并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从而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团队精神成为希尔顿经营旅馆业的第二个准则。
实现最大价值
1924年,希尔顿对经营二手旅馆产生了厌倦感,内心却萌发出一个更伟大的梦想:建造自己的新旅馆。
而此时他手头只有10万美元,要想单独投资一座100万美元的新旅馆谈何容易?不过,他决定冒这个风险。而在他的努力下,“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终于在1925年8月4日宣布落成了。
但此时雄心勃勃的希尔顿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爆发的经济危机让他的努力几乎功亏一篑。为维持饭店的各种基本设施费用,他被迫卖掉了几个连锁店,但还是无法应付与日俱增的债务。
虽然希尔顿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但他时时不忘母亲的教诲——祷告,就在濒临绝望的时刻,他决定孤注一掷——投资石油行业。尽管当时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但还是决定背水一战。由于希尔顿具有这种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心,他熬过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迎来了“全国复兴法案”的颁布。
此后,在同行业中已经站稳脚跟的他决定再向前跨一步去继续实现自己的美梦。于是,他在1936年收购了一直梦想得到的世界上最大的饭店——芝加哥的史蒂文斯大饭店,之后又把自己的目标瞄准了纽约那座被誉为“世界旅馆皇后”的华尔道夫大饭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后18年的努力,在1949年10月12日那天,希尔顿终于如愿以偿。
1954年10月,希尔顿再次动手,用1.1亿美元的巨资买下了有“世界旅馆皇帝”美称的“斯塔特拉旅馆系列”,创造了旅馆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兼并,也是当时世界上耗资最大的一宗不动产买卖!
至此,希尔顿实现了他独霸旅馆业的美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国旅馆业大王。但这时的他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在放眼世界旅馆事业后,他成立了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并将他的旅馆王国扩展到世界各地。
康拉德·希尔顿(1887年12月25日-1979年1月3日),世界旅馆业大王,一个精力充沛而能干的实业家,又是个实实在在的乐天派。他所创立的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现在全球已拥有200多家旅馆,资产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每天接待数十万计的各国旅客,年利润达数亿美元,雄居全世界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