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龙中国换帅 留给继任者的挑战是什么?

麦德龙中国换帅 留给继任者的挑战是什么?
2018年03月19日 14:30 商学院

  麦德龙中国换帅  留给继任者的挑战是什么?

  文/董枳君

  日前,麦德龙中国宣布,中国区总裁席龙(Jeroen de Groot)将于今年秋季返回欧洲接受麦德龙集团新的任命,现任麦德龙意大利CEO康德(Claude Sarrailh)将在交接结束后接替席龙出任麦德龙中国CEO。

  《商学院》记者也向麦德龙中国证实了这一人事调整的消息。对于席龙的继任者,麦德龙相关负责人表示,接替席龙新任麦德龙中国CEO的康德曾在家乐福集团工作10年,并跨国担任过数个销售和采购的岗位。

  其实早在今年3月初,席龙离职的消息就已传出。据当时报道,麦德龙此次人事调整发生在中国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与变革的大背景下,与麦德龙同规格的不少商超零售商找到了自己的线上伙伴。此前阿里巴巴等曾与麦德龙有过“接触”,进行了股权合作的相关谈判,但谈判未能产生实质性“结果”。最终,阿里巴巴选择牵手了大润发。但对此消息,麦德龙则不予置评。    关停便利店、回归大卖场、中国区换帅……近期的麦德龙消息不断。此时的麦德龙是否正在经历迷茫期?纵观当前的中国区的大型外资超市企业似乎已全部站队互联网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加入腾讯系,欧尚、大润发牵手阿里系,他们将融入互联网巨头的新零售版图,开始新的征程。而麦德龙究竟在未来的厮杀中扮演哪种角色?哪些又会是继任者的挑战呢?

  试水紧凑型商业能否逆袭?

  纵观近年的中国便利店市场,可谓是全面开花,京东阿里高调布局便利店市场,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型便利店(如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足以说明便利店这个市场有多大。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接近10万家,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在市场如此利好的背景下,麦德龙在华却关闭所有便利店,回归大卖场业务。这究竟是手握奇兵还是水土不服?

  2014年,麦德龙合麦家便利店在上海开业,此后陆续开出了共4家,不过已在2017年10月均已关闭。据麦德龙中国品牌总经理曹湧指出,“主要是因为市场情况的急速变化、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合麦家4家门店目前物业已经交还给房东。这意味着,便利店业务在麦德龙中国的发展史上仅仅停留了一年。

  《商学院》记者了解到,麦德龙1996年于中国开出第一家门店。麦德龙中国官网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麦德龙在中国60个左右城市开设95家商场,其中包括麦德龙在今年1月新开的紧凑型商场麦德龙优品汇上海虹口江湾店。据悉,这是麦德龙首次在上海尝试紧凑型门店,商场营业面积约2500平方米,这也是其在中国首次尝试使用自助收银机和电子价签的商场。

  目前,在商超市场,精选的紧凑型商场已成趋势,除了原有的华润万家旗下Ole、G-super等精品超市,沃尔玛、家乐福等传统大卖场零售商也在加码“迷你”超市,缩减门店面积,基本控制在2000-4000平方米之间,而将重点放在产品及门店体验升级方面。

  “目前零售业已经进入了新零售发展时代,传统实体零售业者必须在电商、实体业态升级方面作转型,”零售行业专家、商性学院院长庄帅指出,“比如前几天百联集团以‘去百货化’方式将一家商厦改造成奥特莱斯,如今麦德龙又开始在中国市场试水紧凑型门店。事实上,家乐福等同业者也在尝试向中小店转型。这意味着实体业者在向更有前景的专业业态或小而美业态转变,而原本陈旧的百货等业态会逐步被替代。大店成本高且选址难,而中小型紧凑门店则选址灵活化,更有利于零售业者的发展。”

  回归卖场能否跟上中国脚步?

  2017年,新零售无疑是最火的词,创新业态以及线上线下的融合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麦德龙是仓储式超市经营模式的创始者。其中的特色之一,便是把目标客户定位在单位、企业法人或小零售商等专业客户上。“麦德龙在B端业务上的强势地位一直保持。”在庄帅看来,针对中国企业的福利礼品业务是目前麦德龙的四大业务板块中增长势头最好的部分,该业务在16/17财年的营收增长达30%。据悉,目前来源于门店方面的收入占麦德龙中国业务的比重为50%-60%,针对中国企业逢年过节的福利礼品业务与针对餐厅、酒店、企业食堂等客户的生鲜配送业务收入占麦德龙中国业务的30%。

  为什么坚持回归大卖场?“福利卡业务是麦德龙的王牌。”资深零售业分析人士沈军对《商学院》记者表示,一直以来,麦德龙非常清楚,在中国的麦德龙卖场里,大部分顾客都是拿着公司的会员卡购买个人的东西。

  “把核心业务方向确定在福利卡业务上,这个业务方向潜力巨大。”沈军表示,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向员工发放福利的金额大约在4000亿左右,但这块大蛋糕都零零散散分布在复杂的各种渠道里,没有专门的商品设计或是品类的组合等。而目前国内的超市企业中,只有永辉超市把福利业务当成了一项企业主要发展的新业务。

  庄帅介绍,依据外资超市代表企业沃尔玛和家乐福的扩张速度,外资超市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起步期(1995-2003)、扩张期(2004-2011)、瓶颈期(2012-2018)三个阶段。而目前,正处于中国零售发力、外资零售疲软的瓶颈期。

  “如今,麦德龙开放了个人会员业务。”麦德龙相关负责人表示,麦德龙进入中国已经20年了,开始将个人纳入会员顾客群中。也是麦德龙对中国市场的特点的认同而做出的本土化策略的调整。

  外资零售要在中国发展也必须能够适应中国的市场特征,任何国际零售巨头要进入中国并能够生存下去必须做适应性改变。融入或是改变,这都是麦德龙在华发展的必修课。  麦德龙中国换帅后,在国内市场的开店策略会否变化?是否依旧侧重卖场战略?随着阿里巴巴、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线下大战,未来麦德龙是否会被收入其中某一阵营?未来麦德龙将如何在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商超市场“厮杀”?这一系列问题将是麦德龙中国继任者康德的挑战。

  对此,《商学院》也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王嘉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