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20:4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恒大帮扶大方实践精准扶贫模式创新之举

  10日上午,“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恒大集团等先进民营企业“聚焦精准扶贫加强模式创新,为广大民营企业做出了表率”,并获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联合表彰。有分析认为,恒大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长效扶贫脱贫的机制,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路子。

恒大援建的幸福一村恒大援建的幸福一村
恒大援建的幸福二村恒大援建的幸福二村
恒大援建的小学恒大援建的小学

  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总人口92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92.43万人。在全国政协的支持鼓励下,恒大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确保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精准扶贫的根本在于因地制宜的产业帮扶。产业扶贫,是恒大一揽子帮扶措施的核心。在产业选择上,恒大结合当地实际,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施过程中,恒大与当地政府一道,运用市场手段把分散的土地适度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基地;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合作社进行合作劳动;同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合作社进行生产。把产业化各个环节有机衔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贫困户的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问题,从而建立起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机连接、持久的、可以内生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截至目前,恒大援建的50个新农村、26所学校,以及县城安置区和慈善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相继投入使用,特别是产业扶贫的297个肉牛养殖基地、22个蔬菜育苗中心、10223栋蔬菜大棚、10.6万亩蔬菜大田基地、10万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已投入生产,引进的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已全部落地。

敬老院敬老院
慈善医院慈善医院
为吸纳就业人员送行为吸纳就业人员送行
辐射全县的东关蔬菜育苗中心辐射全县的东关蔬菜育苗中心

  从今年5月开始,除大方县外,恒大集团又承担了毕节市其他6县3区的帮扶工作,再无偿投入80亿元,复制、推广帮扶大方县的经验和做法,抓住精准扶贫的“牛鼻子”——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确保到2020年全市现有的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目前,恒大2108人的扶贫队伍,已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今年所需的20亿元资金已捐赠到位,累计已向毕节捐赠扶贫资金40亿元。实施的各项扶贫措施已覆盖毕节市55%的贫困人口。

  有分析认为,恒大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既“见效快”更“利长远”,最重要的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起了长效的扶贫、脱贫机制,确保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是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之举。

恒大二村配套蔬菜基地恒大二村配套蔬菜基地
恒大第一扶贫牛超市恒大第一扶贫牛超市
自动喷灌系统自动喷灌系统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