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之死暴露BOSS直聘审核漏洞

资料图。资料图。

  来自招聘企业的广告费、招聘撮合费是许多网络招聘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导致了平台没有动力加强对招聘企业的审查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大学生李文星死了。

  据教育媒体“芥末堆”8月2日发布的一则消息,985院校毕业生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求职,疑似因虚假招聘信息而遭遇传销骗局,不久前在天津不幸身亡。

  涉事企业BOSS直聘网立马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纷纷指责其在发布招聘信息的过程中,对虚假招聘信息的审核力度不够,酿成了惨剧。

  公开资料显示,BOSS直聘成立于2013年12月,主打求职者和老板直接开聊找工作的招聘模式,去年9月完成了第五轮融资。截止到今年8月,BOSS直聘已拥有注册求职牛人1065万,注册职场BOSS人数181万。

  但在漂亮的数字背后,却是让人吃惊的审核制度。

  一分钟变身大企业人事

  据媒体报道,今年23岁的李文星出生于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去年刚从东北大学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毕业后,李文星并不想找个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最终,李文星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拿到了一家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公司Offer。

  然而,家人和朋友发现,去公司“报到”后的李文星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7月14日,李文星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而所谓的“北京科蓝公司”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根据报道,该“李鬼”公司涉及传销。

  8月2日下午,BOSS直聘对媒体公开回应,称2017年7月28日(周五),BOSS直聘获悉“李文星事件”后,已与警方和家属代表取得了联系。并已将家属提供的有关数据提取并保存,以便随时配合案件调查。

  但对于“李鬼”公司是如何通过平台审查等问题,BOSS直聘并未作出回复。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在8月2日晚,有几家媒体记者在平台上以“腾讯HR”等身份注册并发布招聘信息,整个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资格认证、平台审核等环节,几分钟内就成功变身大企业HR,发出招聘信息,还立马收到了简历。

  直到一媒体记者主动联系平台告知此事,其“虚假招聘信息”才被下架。

  其实,对于BOSS直聘网此前这种疏于审核的操作方式,曾任BOSS直聘华东市场公关经理朱利安在李文星事件披露后发表了一份公开信,也直陈BOSS直聘模式并没有借助移动互联网、打掉中间环节完成HR行业的一次革命,而依然是“销售们靠卖人简历而从中获利的皮肉生意”。

  8月3日,公司在公开回应中承认了此前的招聘机制存在漏洞,具体表现在可以(免认证)先发布一个职位、“如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多于一个职位才强制审核等问题。

  公司称,从8月3日凌晨开始,BOSS直聘全面进行了调整,对所有招聘者执行事先审核认证的流程。不久,在目前材料审核的基础上,还会采取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准确的审核认证措施。

  8月3日上午,法治周末记者先后以“腾讯HR”“海澜之家门店经理”等身份在BOSS直聘上注册、并分别填写了一则招聘信息。点击“发布职位”后,平台分别要求记者要通过企业邮箱认证、个人认证。

  前者即发送认证邮件到后缀为@tencent.com的企业邮箱;后者则要求记者通过名片认证、工牌认证、在职证明认证、营业执照认证中的任意一种。

  对于这种认证方式,有业内人士表示也是非常容易突破的。法治周末记者从一些网络商家处了解到,除了个别企业邮箱很难买到,很多企业邮箱只需要花几元钱就能买一个。法治周末记者就以5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海澜之家的企业邮箱,并且验证后确实可用。

  不仅如此,名片、工牌、在职证明等,都能花几元到几十元制作,如一盒名片目前的市场价只有二三十元,想要怎样“美化”自己都可以。

  若未审核平台需担责

  在李文星事件曝光之后,微博、知乎上等社交平台上,相继有网友发帖爆料,称在BOSS直聘平台遭遇过“招聘骗局”,和李文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李文星事件中,平台是否应该担责,一时间成为大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永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今年6月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身份信息的审核义务以及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义务。

  谢永江表示,作为招聘平台,BOSS直聘对于招聘企业最基本的审核方式就是审核其营业执照。

  “这是一个实质性审查的义务,并且可以通过工商系统进行核对,我认为对诸如企业邮箱、名片、工牌等的认证,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审核。但如果连上述的任何一项认证都没有就能直接发布信息,毫无疑问,平台在审核管理义务上是未尽到责任的。”谢永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谢永江举例称,招聘者将营业执照提交后,平台只要尽最大努力将此信息和工商系统中的做对比,看两者是否完全一致,而不是简单地看一眼,就能认为平台尽到了审核义务。“若招聘者提交的是高度伪造的材料、和工商系统中显示一致,平台是不用承担责任的。因为它在能力范围内尽到了审核义务。”谢永江说。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不管企业在网络招聘平台上是免费发布信息,还是交费发布信息,网络招聘平台都应该对招聘单位进行基本的身份审核,例如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并核实营业执照的真伪,同时也应该对在其平台上注册账号、发布招聘信息的个人进行身份审核,比如要求提供招聘单位的授权文件,或者要求用企业邮箱进行身份验证等。

  “目前‘李文星事件’还在调查中,如果之后警方公布的结果显示其受害确实跟平台上的虚假招聘信息有关,而平台当时未对公司认证就允许其发布招聘信息,没有尽到审核义务,那么BOSS直聘对于李文星的受骗及被害有较大的过错,应该对李文星的家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赵占领如是分析。

  而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网络招聘平台采取的模式还是让求职者免费使用、向招聘企业收取费用以及通过广告来营收,因此这类招聘网站也属于网络广告的经营者,不能逃避广告法要求的广告审核义务:企业主体身份、招聘内容是否为真等。

  但赵占领指出,作为平台方能力有限,其审核能做到哪种地步,责任边界在哪里,一直是业内争论的问题。

  “对招聘平台而言,除了落实实名制之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审核营业执照,并与工商系统中的信息作对比。但除此之外,是否能认定其完全尽到了审核义务,在现实情况中还是一个问题。”赵占领说。

  被假冒公司名称权受损

  在李文星事件中,受害者除了这名不幸身亡的大学生,其实还有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科蓝)。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科蓝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从事金融软件产品应用开发和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今年6月8日刚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8月2日,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针对媒体发布的李文星事件的报道,经公司核查,文中提到的在“BOSS直聘”上给受害学生李文星发入职聘用书的招聘方“北京科蓝”系他人恶意冒充;公司没有“人事部薛婷婷”和“人事行政部王文鹏”两名员工。

  公告还强调,该公司的人员招聘一直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行。此外,公司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以消除此事带来的负面影响。

  赵占领认为,在李文星事件中,可以确定的是,北京科蓝的企业名称权遭到了侵犯。

  企业名称权是指企业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盗用或冒用的权利。

  “但侵犯其企业名称权的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传销组织或个人。平台在整个过程中,若被证实没有尽到信息的审核和注意义务,是要对此承担一定责任的。”赵占领说。

  也有不少声音认为,北京科蓝的名誉权受到了侵害,对此平台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但在赵占领看来,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传销组织或个人是否侵犯了北京科蓝的名誉权,并不能直接下结论。

  “因为在这个事件曝光后,大部分人通过媒体报道都知道北京科蓝被冒名了,他的社会评价并没有因此降低。只不过对那些因虚假招聘信息上当,且目前还不明真相的人来说,北京科蓝的形象确实受到了影响。”赵占领认为,从这些方面分析,要想认定北京科蓝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是有难度的,因此很难要求平台方对此承担相应责任。

  利益渠道致虚假招聘屡禁不止

  在李文星事件之后,在线招聘行业受到了震动,纷纷对外宣布加强审核机制。

  如58同城宣布近期全面升级招聘认证审核机制,并称目前任何企业在58同城招聘业务中发布招聘信息,都需要经过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审核,如组织机构代码、对公账户审核等。

  智联招聘则表示,智联招聘在长期规范的合规审核七道机制上,加强了大数据筛查和人工巡检,确保将欺诈事件的可能性最小化,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但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早在李文星事件之前,诸多招聘网站就被媒体报道过存在虚假招聘的现象。

  如2016年8月,法治周末曾报道多名大学生在斗米兼职网站被骗,他们看到一条“影评专员”的暑期兼职信息,因为该信息显示有“斗米担保”的标识,便放心地报名该兼职,结果每个人被商家以各种名目累计骗走一千元左右。

  而58同城也多次被媒体报道称存在虚假招聘,用户根据平台上的招聘信息找工作曾被骗几百元至上千元的体检费、管理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

  近日,《法制晚报》曾针对11家线上招聘网站做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10年间有近700起招聘相关案件。

  谈及招聘平台存在的审核不严等问题,胡钢指出,来自招聘企业的广告费、招聘撮合费是许多网络招聘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导致了平台没有动力加强对招聘企业的审查。

  而互联网业内的多位人士还指出,数据驱动也是造成在线招聘网站审核不严的原因之一。

  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人士表示,若在线招聘网站的审核过于严格,网站的用户数据增长可能会比较缓慢,在“数据说明一切”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数据就意味着无法拿到投资,因此在线招聘网站选择放松审核,甚至放弃形式上的审核。

  但赵占领认为,李文星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关注,也让在线招聘网站的虚假招聘问题、审核机制等成为了舆论焦点,包括BOSS直聘在内的在线招聘网站将对其审核机制做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虚假招聘现象将在一定范围内减少。

  责任编辑:孟伟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