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3日09:4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李诗韵 王茜 发自 珠海

  近日在商务部组织的外贸创新驱动转型调研活动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向新浪财经谈起了关于格力的制度建设、人才流失问题以及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同时,谈及个人,她直言“我很幸运能遇到格力这个平台让我展示。但是格力更幸运遇到我,(不然)格力早就关门了。”

  能让企业生存下来的是制度建设

  “格力自成立以来到1995年,要真正清算账面,其实还是亏损的。”董明珠坦言,直到1995年,格力建立了独有的筛选分厂管理模式,即对所有外协外购的空调零部件进行100%的全检,格力才扭亏为盈。

  董明珠认为,正如诺基亚的倒闭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好的企业最后落脚点不是技术。技术只是结果,重要的是过程”。

  制度建设虽然为格力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并非是完美的。更重要的是,制度本身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

  2001年格力筛选分厂厂长收受贿赂,与销售人员勾结放入不合格的产品,最终大量批次的产品被下架。董明珠当时立刻进行干部整顿,力求打通所有员工与上层的联系通道。她还提到,自己上任董事长第一年螺钉耗损量7000万,今年耗损量仅200元。“其实(就看你)敢不敢管,愿不愿意管……所以我说格力更幸运遇到我,不然早就关门了。”

  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董明珠对于制度的坚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到2003年,格力销售量首次突破100亿。谈到此,董明珠拿起手边电话笑言,“现在的我轻松多了……只需要解决小问题,小问题都没有哪儿有大问题。像我昨天还处理了一个员工下班被困在办公楼出不去的问题。”

  不挽回主动提出离职的员工

  去年格力围绕“挖人”问题与美的隔空对话,备受媒体关注。董明珠并不否认格力的人才流失,但谈到人才流失话题,仍然显得些许激动与愤怒。“能被高薪挖走的人,再留也是留下躯壳”,她说。

  2001年董明珠升任做经理后,第一个被她免职的就是一位利用职权换取自身利益的博士后员工。“当时许多人都劝我挽留,但我认为,什么是人才?道德决定你是不是人才!”

  在董明珠眼里,企业文化比什么都重要,然而“获取而不是付出的企业文化又是没有生命力的。”

  面对人才的流失,董明珠称格力选择自主培养人才,从高校引进人才。在她看来,从高校引进人才培养时间虽然长,但对于企业的成长是有价值的。“现在企业内我认为80%的人都是忠诚的,足够了。”

  但除此以外,董明珠仍然强调,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都说企业要留住人才,但给多少钱才是标准?坚守与外部的不一致的,是留不住的。”

  中国制造业缺的是一种精神

  “现在许多民营企业没有梦想,都为了钱钱钱”。在董明珠看来,中国制造业都缺乏吃亏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甚至自尊。

  “中国的僵尸企业就应该死掉,不用害怕就不就业问题”,董明珠直言。在她看来,中国制造业还是追随者,仍需要学习德国精细化的管理以及生产出高新尖的产品。

  近年,在董明珠的指导下,格力相继成立模具厂以及智能装备公司。成立原因一是力求形成制造业的前后端产业链;二是随着格力的产品升级,对于产品的精度要求更高,外部提供的器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自动化是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董明珠曾在2013年干部大会上谈到。

  据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尧介绍,目前子公司拥有至少一万台格力自主研发生产的机器,为格力提供器材同时也为长虹等外部公司提供装备机器。子公司目标在3到5年内使格力工厂生产实现无人化生产。“中国要想真正走向世界,一定是依赖于自己的技术”。

  董明珠称,在未来,格力将致力于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国产品,希望让技术服务于全球,而非简单的利益分配或者索取。“企业的存在能让人的生活产生多大变化,企业就能想走多远有多远”。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