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06:41 和讯网 
网友观点网友观点

  福昌电子倒闭 网友称产业不升级是主因

  琚志臻

  10月8日,华为、中兴一级供应商深圳市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公司无力偿还供应商4个多亿的货款,决定即日起停止生产、放弃经营。福昌电子主要生产手机和电话机塑胶外壳。自2015年以来,已有6家从事手机硬件供应的著名公司倒闭。

  供应商遇“生存危机”

  近年来,随着手机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手机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技术的不断求精和人力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从而使手机制造业的利润越发单薄,手机硬件供应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福昌电子提供的是低价塑料壳,而现在手机流行金属外壳,手机塑料外壳的市场越来越小,而企业又没有进行产业升级,公司接不到订单,生意无法进行,自然面临倒闭的危险。一名手机行业的分析师称,类似福昌电子这样主打手机市场的塑胶五金供应商,多属于重资产模式,如果不能做到一线规模或者上市,生存状况会越来越艰难。

  作为华为、中兴的一级供应商,福昌电子的倒闭引起舆论热议。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舆情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至10月17日,关于“福昌倒闭”的微信分析阅读量合计超过50万,相关新闻报道约1990篇。

  在众多微信公号中,“包装地带”“每日经济新闻”的阅读量最高。

  公众号“包装地带”文章《东莞万人大厂突袭式搬空生产线,制造业倒闭或撤离再掀高潮》阅读量达10000以上,高居榜首;《每日经济新闻》文章《中兴、华为供应商“毫无征兆”突然停产,手机代工业寒冬缩影?》紧随其后,阅读量达51370。

  媒体倾向性分析

  腾讯网报道《中国手机行业要变天 代工厂频现倒闭》认为,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中小型代工厂,正面临一轮残酷的行业洗牌,产业寒冬已提前到来。产业正从有序的分工合作,转变为混乱的红海竞争。代工厂一方面需要应对整个产业的变化,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品牌商的种种需求,牺牲利润获得订单的局面已十分普遍。

  界面网报道《国内代工厂频现危局,如何摆脱“多米诺骨牌效应”?》认为,手机硬件商的接连倒闭,或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型企业的倒闭使行业内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型企业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这种连环效应对行业的影响极大,极少数代工厂或许能转型成功,大多数中小代工厂面临着出局与并购的结局,整个行业向着集中化趋势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福昌电子倒闭 折射利润与研发孰轻孰重》指出,中国企业普遍没有给科技人员足够的尊重,以至于不重视研发成为企业最致命的弊端。文章认为,技术研发才是保证利润的根本。能够站在产业链制高点的企业,永远是重视科技、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那些只有资本的作坊,纵然投入再大也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

  搜狐网报道《华为一级供应商福昌倒闭,谁是幕后黑手?》援引专家观点认为,随着近年来市场结构的调整,福昌没有适应这种模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击落下马。经济转型一直在提,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福昌对于此趋势却没有充分重视,一直原地踏步,最终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网友观点分析

  认为企业在市场中对待合作中的资金问题应慎重,不能把命运压在大公司的占16%。网友@黄龙游子:福昌倒闭,给中小企提了醒。给大企业做配套,做供应商,就把自己的命运赊销给了大企业,大企业一旦出问题,搞不好就血本无归了,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中小企业,要格外慎重才行!

  认为制造业不景气,经济“寒冬”就要到来的占29%。网民@饮墨成圣:看了深圳福昌集团倒闭的新闻,我感觉到了冬天临近的脚步声,不仅是企业与员工的冬天,甚至这将是国家经济的冬天!制造业不景气,靠卖地卖矿产资源能拉动国家的经济大车么?该反思了,不要等到寒冬来临了才知道没棉衣,不要等没水喝了才发现水库干涸……

  认为企业接连倒闭是陈年旧疾的集中爆发的占18%。网民@ARG2002:本来正常经济下,企业倒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算经济危机,也有周期与政府政策,可是现在这种爆发式的倒闭不仅只是开始,而且是多年来积累的结构性与制度性问题造成的,当真触目惊心,虽说毁灭才有创新,但是代价也着实惨痛。

  认为在经济转型中企业不进行创新升级导致破产的有37%。网民@我是穷人挖:经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了,只靠代工没有创新的公司都会倒闭,这是历史的必然。

  舆情点评

  作为华为、中兴等几家大型手机公司的一级供应商,福昌电子倒闭,可谓在市场中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还是公司的产业升级滞后,产品无法适应市场。福昌主要生产手机和电话机塑胶外壳,而现在手机外壳多用金属制品,对市场行情没有基本的预测和把控。固守旧的产业结构,不去投入发展技术,最终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福昌倒闭后,供应商称,福昌公司用上市为借口拖欠欠款,且与许多大公司合作,所以就算结款时间长,也愿意合作,不料出此事件。然而在行情不定的市场中,太过于信任大公司,把自己公司的命运压在别处的行为是十分不理智的。

  福昌负责人称福昌电子在中兴、华为等客户中有1.5亿应收账款尚未收回,而自己则对外欠款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动,中间环节一经出错,就会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资金链断开,则公司将面临巨额的欠款,最终面临破产。

  福昌倒闭也留下了反思,那就是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市场的多变性和复杂化对企业风险预测和机遇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企业免于资金断裂的危险,公司财务人员的战略性眼光变得极为重要。

  (作者系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分析师)

  来源:法治周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