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想退市,想“不约”了,想做有格调的商业,想从陌生人社交变为熟人社交……但是,被“暧昧”和上市催熟后,陌陌还需要在自己挖的坑中摸索,在新旧模式之间取舍纠结,饱尝转型之痛。
陌陌的困局
■ 文/田昌雨,湖南拓思汇网络科技CEO
九月中旬,陌陌刚刚做了几场“无人演唱会”。选秀明星周笔畅连续三天出场,做了共计3小时的“线上互动演唱会”。这是陌陌布局移动端音乐演出秀的一次试水。不用手上的众多美女用户资源当主播,也不用一线的明星。陌陌要做文艺范的、中间层的音乐演出。
陌陌的商业化探索想做出新花样。
一出生,陌陌就被视为在“微信”巨头的阴影之下苟活。借助陌生人的猎艳心理,陌陌也拥有了接近两亿的注册用户。之后,便是上市。但它像是一颗被催熟的果子。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社交与商业,一切都还没梳理清楚的时候陌陌就上市了。
或许是厌烦了华尔街的指责和压力,或许是要寻求国内更高的估值,或许唐岩对陌陌有比微信更高远的期望……总之,现在的陌陌又在酝酿退市。它还要革新,要做有“品位”的商业,要摆脱“约炮”的标签。
陌陌为什么要这么忙?
第二名
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中,有一句投资方的名言在回荡:假如腾讯、淘宝做相同的事情,你怎么办?似乎一个形态下的细分行业,大家都被无辜地与巨头进行了类比。陌陌也是如此,它面临微信的压制。其实,陌陌的陌生人社交,与微信的“发现附近的人”几乎都不是一个产品基因。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5月,微信用户突破了120万。8月,微信添加了“发现附近的人”这样的陌生人交友的功能,用户数第一次出现爆发式增长,用户达到1500万。
恰恰也在这一年,就在微信正式涉及陌生人交友功能的8月,陌陌以陌生人交友为诉求正式上线。以时间轴线来对照二者可看出,陌陌几乎是迎着微信的势头在战斗。
微信交往的基础是QQ与手机通讯录的熟人关系网络,用户数量在初期实现暴增并不意外。拥有大量熟人关系的微信,“发现附近的人”只是为了丰富产品体验的一个功能点,不是产品与用户体验的核心点。
陌陌没有微信那样好的用户导入来源,但它的切入点非常清晰:依靠基于地理位置的判断和匹配,让你找到身边的陌生人,快速建立关系。从技术层面来说,“发现附近的人”这种基于位置服务技术(LBS)的陌生人社交,是陌陌的核心立足点和“天生”的使命,是实现陌生人交友的前提条件。但是,从产品体验讲,陌陌与微信的陌生人交友并不是同一种感觉。
在互联网竞争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细分市场的老大和老二往往会活下去,后面的往往都会被市场淘汰掉。一出生就在强大的微信下生存,无论是有意还是刻意为之,这一点都为陌陌赢得了相当多的关注和曝光。从2011年到2012年的这段时间里,“陌陌第二”成了移动社交产业内的“事实”。
对于微信来说,陌陌构不成任何意义上的威胁。
当前,尽管陌陌的注册用户有1.8亿人,但其中付费会员只有230万。相对注册用户,付费转化率为1.3%。相对月活跃用户,付费转化率为3.8%,QQ2014年第四季度的相应数字为10.8%,两者相差巨大。
而且,横向对比日活跃用户的数量和停留时间,陌陌也没有资格成为微信的对手。陌陌的使用者,绝大多数也都同时有微信,并且使用微信的频率远超陌陌。也有数据显示,陌陌的用户群学历不高,主要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这部分人的收入也是以2000~3000元居多,这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能力可能会有所欠缺。
点评:被“封为”微信的竞争对手,对当时弱小的陌陌只有好处。无论外界怎么拿微信与陌陌比较,怎么去预判陌陌未来的艰难,都是对陌陌的一种拔高和宣传。微信属于“重度应用”,陌陌则属于“轻度应用”,用户往往在“想约”的时候才会触碰陌陌。
约吗?
陌陌一开始就是为陌生人社交而生,用户不需要验证就可以向另外一个人打招呼。“发现附近的人”并实现交流,达成线下活动,是它主要的体验诉求。在对用户的宣传中,陌陌的广告词非常暧昧,像“约他来当造物主”“约点别的”。陌陌有意地想通过“约”去吸引新用户。
2012年1月底,创办5个多月的陌陌拥有了100万注册用户。3月9日,陌陌宣布用户数量突破200万。到8月1日,陌陌用户数量突破了1000万。陌陌野蛮有力的发展,要归功于它在微博上的营销推广。
上线一个月后,陌陌开始在微博营销账号上做推广。微博上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无非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大众关注的重大群体和社会事件;第二,明星和“大V”主导的明星事件;第三,猎奇、猎艳的低俗类的事件。
陌陌很懂微博的这些特性,专门迎合人群对猎艳的想象。陌陌将自己的应用场景恰到好处又不低俗地讲了出来。比如,通过判断距离去向附近的人求助,找附近的人约会。各种暧昧段子经过微博传播之后,陌陌的安装数量逐渐多了起来。
加入了高富帅、白富美、酒吧艳遇等相关元素,与陌陌相关的猎艳段子越来越多。甚至在微信朋友圈、BBS论坛、QQ群这些段子也逐渐泛滥。屌丝逆袭白富美这样的童话故事,仿佛在陌陌上时刻而又不经意地发生着。得益于各种段子病毒式的传播,陌陌一年内就拿下了千万个用户。
那时,在陌陌创始人唐岩看来,陌生人社交找异性是刚性需求,“约”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科技带来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时至今日,只要谈到暧昧的“约会”,人人都会想到陌陌。即便很少有人在陌陌上“约”到过,但那么多人在传播,大家也就“不信也信”了。就这样,陌陌一举拿下了“约炮神器”的桂冠。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陌陌的这个荣誉让国内的婚恋网站爱恨交织。
陌陌的约会功能被放大,也产生了副作用。在上市前后,外界对陌陌产生了关乎道德与人性的争议。
点评:陌陌披着“约炮”的外衣一路走来,虽然在口碑上饱受非议,但却让陌陌在垂直细分的路上树立了标杆,避开了与微信的正面碰撞。在创业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陌陌能够超越有大佬支撑的易信、来往等社交平台,并率先上市,也是一种成功。
漂白
随着影响力的变大,陌陌受到了文化、道德、安全层面的争议,也遭遇了迎合人性“阴暗”面的批评。作为“工具性”的平台本身,陌陌陷入了越成功越受指责的困境中。
现在,在各种场合中,唐岩和陌陌都极力在撇清与“约炮”的关系。在一次采访中,唐岩甚至这样说:“关于这个,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宣传过。但一个社交产品,有一堆漂亮女用户,又主要是点对点交流,地理位置又近,很自然被往这个方向上引。媒体又喜欢噱头,就给放大了。”
从陌陌上线,到现在的数次产品转型,唐岩和陌陌的官方发言,一直在强调陌陌基于LBS去开拓业务,各种约会不过是LBS产生的功能之一。并且,如果陌陌没有这样做,可能很早就被同化到众多“陌生人社交产品”的世界中,沦为二三线产品。在陌陌的产品逻辑中,LBS成了产品的灵魂与DNA。
实际上,这是一种概念化的强行灌输,为陌陌树立技术企业的色彩,但这对陌陌的运营实质产生不了任何改变。而且作为一项社交产品,陌陌应该精研用户黏性而非LBS。
用户发一句“约吗?”如果在5秒之后依然没得到对方回应,陌陌就会被关闭。直到该用户下一次极度空虚无聊,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再打开。这已成为用户使用陌陌的常态。
陌陌如何改变用户对它的使用习惯?又该如何消除自身的道德争议?
在用户量积累到一定层次以后,微信的做法是发力做熟人社交,成为一个真正的移动端即时聊天工具。当然,微信并没有去掉陌生人社交的应用场景,而是用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生态来制约“荷尔蒙泛滥”的沟通。
陌陌能走这条路吗?
2015年4月底,陌陌6.0版本上线。新版本引入了行业、家乡、毕业院校、居住区域、工作地点及兴趣话题等六个标签。同时,结合地理位置,进行与标签相关的信息流内容的推荐,丰富“一对多”的用户交互。
来具体分析下。在用户端,陌陌推出的“陌陌群组”“附近活动”等内容,这是想把多个用户集中在一个圈子里,避免点对点沟通产生的延迟响应和无响应。让更多陌生人可以先根据兴趣集聚在一起,然后在线下活动中建立连接,完成陌生人到熟人的转变。用户如果想找到马上就可以交流的人,群里就有。看上去,这种方式可以改良偏低的用户黏性。毕竟一堆人聊天,话题可以随时变化,不会单纯停留在个别话题上。
陌生人之间也需要群聊,但是对聊天场景、对话题失效后新场景的产生,都有着更高要求。它需设置一些功能或体验,让沟通与互动持续下去。理论上讲,如果陌陌能够完成以兴趣为驱动的社群生态建设,“神器”的标签也会渐渐淡化,陌生人社交可能会持续下去。
但这也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群聊实际上对陌生人社交有些不利。太多冗余的信息和内容,让人难以获得足够的被重视感和发言权,而且内容和话题的走向与参与者的设想常常有偏离,十分不可控。
点评:归根结底,“神器”并不是一个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卖点,不再足以支撑一个平台级产品的继续增长。陌陌需要对产品进行一次再定位,将产品的概念进一步明晰和延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商业苦旅
许多人讲,陌陌是在美国上市的最性感的中概股。性感无罪,但资本市场不喜欢陌陌盈利模式上的诸多不确定性。预期不被看好,财报不惊艳——比起道德伦理的争议,如何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才是陌陌的最大问题。
◆增值服务
在上市前,陌陌就一直受到攻击。网易说唐岩个人有问题,媒体说陌陌的盈利模式不清晰,似乎大家都在唱衰陌陌。2014年12月11日,成立三年的陌陌在纳斯达克[微博]上市了。
可是,后来国外投资人发现,陌陌的盈利模式他们看不明白。第二个交易日,陌陌股价大跌11%。之后四个月内,陌陌股价一路走低,股价跌幅高达40%。
按照投行的解释,这是因为陌陌没有成熟的“货币化商业模式”。投行给陌陌的压力,来自于对腾讯商业生态的认知。所谓的“货币化商业模式”,其成功案例就是腾讯的Q币模式。在社交体系中,用户通过虚拟货币购买各种增值服务,购买虚拟物品,实现众多个性化的社交行为。
其实,投行的声音只停留在表面上。实现货币化的前提有很多,但要点是用户基数足够大,黏性和互动足够强。而且需要陌陌提供很多满足强需求的服务,迎合用户的娱乐心态,让自身成为多种消费需求的途径,这样才有实现“货币化商业模式”的可能。
当前的陌陌,虽然有过亿的用户表象数据,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实现“货币化”的商业模式。陌陌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的交友环境,会员的黏性较差,存在明显的流失率。
初期,唐岩对陌陌盈利结构的设计也是倾向于模仿QQ。比如会员付费、经营广告,还有游戏分发……,清晰简单。陌陌现在的收入结构,主要还停留在这些增值服务上,一直无法开拓出更高级别的增量收入。
腾讯花了十多年做出来的商业生态,陌陌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市场变化与用户结构都紧紧制约着陌陌的商业化之路。
◆O2O乱入
资本市场会一直给陌陌施压,陌陌的商业化尝试变得有些着急,有些频繁。
O2O业务是陌陌盈利模式的新方案。在陌陌的逻辑中,约会只是手段。基于LBS能让距离相近的人和事物连接起来,陌陌可以让陌生人社交落地,也可以实现个人消费行为接入。所以,在坚守LBS执念的情况下,陌陌也试图开展O2O商业应用。
针对本地生活服务O2O化,陌陌的Slogan变为“发现身边的新奇”。上市之后,社交已不再是陌陌的唯一,它要转身成为本地生活的发现平台。你可以在陌陌上寻找同城服务:招聘、租房、买卖二手产品、找家政……这些都是58同城、赶集的核心业务。陌陌与它们合作,开始做流量分发的角色。
你可以在陌陌上发现附近的店铺,这个功能的基础是陌陌半年前推出的“到店通”平台。你也可以给身边漂亮的姑娘送礼物,因为支付宝[微博]与陌陌的对接也已打通。
另外,如果你突然在陌陌上看到一条“疏通管道上门开锁”的广告,也不要奇怪。这是陌陌的信息流广告服务,把各种广告信息植入在陌陌的“动态”消息频道中。尽管这与浪漫的社交十分违和,却也是陌陌“从良”的一种努力。
这一切可能还只是个开始。
不过,很多用户看到这些服务之后,都很纳闷:我抱着猎艳的心思跑进来,结果你给我看58同城。急于落地与增加变现,急于摆脱“一夜情约会”的色彩,让陌陌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正在逐步背离“陌生人社交”的基本特质,陷入了一个自我迷失的状态。
坚守LBS执念是可以的。但是LBS本身不过是一项技术而已,它不可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的基础,也难以支撑一个社交产品的灵魂与宿命。陌陌还是需要将重心转移到人性、社交等方面来。
◆陌陌现场
除了O2O,陌陌还做了一个新尝试——“陌陌现场”。按照唐岩的表述:“这一互动音乐直播服务将为用户在平台上彼此连接、交流沟通创造一种全新的方式。同时,它也会丰富陌陌平台提供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提升用户黏性,带来新用户。”
这是一种快速变现的手法,9158、YY的视频秀场都很火爆。尽管在线秀场竞争激烈,但是,陌陌可能仍然有拓展空间。一方面,现有直播秀主要集中在PC端,在移动端陌陌有足够的用户优势。借助过去四年来在社交互动上的布局,陌陌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在移动端直播上打出“互动”牌。另一方面,陌陌上不缺想利用闲暇时间去赚钱的美女用户,她们可以成长为秀场平台的主播。
意外的是,陌陌的直播秀并没有利用那些美女用户资源。而是从专业歌手直播切入,搭建互动直播平台,打造“现场零观众”的线上音乐Live模式。
陌陌搭建了专业的直播间,找来了知名音乐人梁翘柏。它舍弃草根主播和一线明星,主打缺乏影响力输出渠道的中间层。因为这样的陌陌可以和主打草根主播的YY、9158区别开来,和主推一线明星的乐视音乐、腾讯视频Live Music区别开来。
9月7日正式上线后,选秀明星周笔畅在“陌陌现场”进行了连续三天的“线上互动演唱会”。据说“3小时的表演吸引了超过1000万人次观看”;参与用户在这3小时内人均互动28次,主要形式是发送弹幕、聊天和赠送虚拟礼物。至于互动的内容,评价歌曲和歌手占比47%,点歌占31%,通过弹幕对爱人表白占比11%,剩余的11%为其他内容。
近十年来的选秀模式,让娱乐圈积压了大量二三线艺人,此外还有同样数量巨大的独立音乐人,他们既不喜欢草根主播模式,也无法在“粉丝经济”方面成气候。而“陌陌现场”为他们提供的直播互动服务,可以帮他们找到一个盈利方式。
至于盈利问题,陌陌现场从一开始就为用户准备好了丰富的“互动”方式,而且每一步都要付费。
这是个好生意,但无论9158、YY还是现在更多的视频秀场,都不是陌生人社交类型的产品。陌陌选择移动秀场,无疑是急于变现而背离陌生人社交的不得以之举。可想而知,陌陌对变现的诉求已经到了一个很饥渴的级别。
陌陌以为,秀场可以增加用户停留的时间,能够解决用户黏性不强的问题。但用户停留时间提升之后,是用户间单点交流频率的下降,多对一的频率上升。这个数据的本身流向,实际是对陌生人社交初衷的一种否定,单点交流下滑必然加剧用户黏性不强这个问题。
点评:陌陌跟在微信后面当老二,它可以做很多微信不能做的事情。微信在聚光灯下做事情都要思考再三,它要考虑运营商的感受,考虑腾讯内部业务的感受。但陌陌可以更加灵活、尺度也可以大一些。
“陌生”的困局
陌生人社交类产品中,也有类似足迹、脸萌这样的产品。它们标新立异,能够迅速吸引用户。但它们的诉求点起源于好奇,之后的产品体系无法衍生相关商业服务,导致产品后劲不足。好奇感消失后,产品本身也随之没落。
陌陌也同样面对这种难题。难道陌生人社交注定只是一时之需的猎奇产品?
陌生人社交应用,从陌陌开始,这几年产生了很多。例如“微爱”“摩擦”“约约”“啪啪”等。在对“约会诉求”的表达上,它们比陌陌更直接。然而这些公司没有被提升到社交App老二的位置,也没有上市的远大抱负。它们只想安心赚钱,闷声发大财。
比如,从陌生人语音社交切入的“桔子热线”。用户查看对方信息,如有兴趣则可以付费打网络电话;女性用户可以通过陪男性用户聊天,按时收费,桔子热线获得提成佣金。这款App诉求清晰,功能简单。如果不考虑投资人的上市要求,靠自身营运,也会是一款很赚钱的App。
但陌陌不想赚这种“小钱”。
在没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之前,陌陌抢先上市。这有“为上市而上市”的嫌疑。先拥有用户,然后再梳理盈利模式,是合理的。但如果盈利模式在上市之前完成的话,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当然,也可以说陌陌想先融资,然后逐步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最终成为想腾讯那样的商业生态。
只不过,背负压力的转型是痛苦的。
陌生人社交,只是一种瞬间存在的行为,不可能是一个长久的需求。因为人与人的关系终究会改变,从陌生变为熟悉。这种不可逆的关系养成,其实也正是陌陌这类产品的痛楚。一旦陌生人变成熟人,熟人之间的沟通又有可能转移到微信。对于产品,陌陌的模式陷入了“陌生”与“熟悉”的对立之中。同时,在此基础上的商业化,也可能会陷入对主业产生消极影响的局面。
这种困局,有很大一部分是陌陌急于“洗心革面”造成的。“神器”这个标签早已深入人心,许多用户都是冲着这个来的。大多用户对陌陌通常都是无聊时候安装用一下,勾搭几个异性,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会卸载。等到无聊空虚时,再安装。
陌陌可以改变产品,但是还很难改变用户对自己的使用诉求。用户本来想约会,结果你让用户上同城购物,或者要用户拼车,给用户看视频秀……这种背离用户对产品的认知的方式,并不可取。陌陌可能还是要围绕“陌生人社交”多做文章,在“陌生”领域做出持久性的交互。
点评:当前,陌陌正在酝酿从美股退市。原因也许是要逃避资本市场压力,也许是要寻求国内更高估值,也许是要重新破局。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强化自己给用户的黏性,梳理出合理的盈利模式,才是陌陌拥有明天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