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旁网落幕大起大落终于落幕 签到软件面临共同困境

2015年02月08日 11:13  新金融观察  收藏本文     

  从新的LBS概念的推广到千万人民币年收入,再到网站关停,5年时间,街旁网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在近期被宣布落幕。

  新金融记者 王琳

  消失的不可替代性

  与大多数公司不同,街旁网高层对于关闭服务器一事的回应显得很平淡——“2014年初街旁其实就已经停止运营了。”街旁副总裁李悠说。

  从2014年开始,街旁网服务器就被用户指出出现拍照闪退等不稳定现象,2014年7月,街旁关闭了网页版,目前手机App还可以登录。

  街旁网上线于2010年5月,是国内最早一批基于地理位置、分享线下生活的移动社交服务应用。用户通过街旁的地点、场景标签和人物标记,依靠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签到功能来记录生活。除了记录生活外,用户通过街旁还可以和好友互动,并享受签到商家折扣等。

  街旁网从创始以来发展迅速,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发展时间与国内智能手机普及时间平行。对于街旁的关停而惋惜的诸多用户常常会感慨街旁是自己使用过的第一批签到软件。这正是智能手机普及时期人们对于O2O玩法最有兴趣的探索阶段,尽管那个时候O2O这个概念还尚未兴起。

  国内包括街旁网在内的签到软件的出现与美国Foursquare应用的兴起有很大关联。

  2009年3月Foursquare在美国上线,六个月之后进行了第一轮天使融资。2010年4月,Foursquare用户突破100万,再到8月底,用户猛增至300万。

  Foursquare在美国的创业路径给了“街旁们”很大信心,很长时间以来,街旁网都被冠以中国的Foursquare称号。但遗憾的是,Foursquare随后出现的问题也没能在街旁身上避免。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更迭很迅速,没有一款应用是真正拥有安全感的。用户粘性更多取决于用户对应用实用性的依赖性,而不是对某个功能的新鲜感。微信为什么能长久,和之前QQ一样,是沟通联络必备工具,单纯签到功能的应用,用户开始觉得好玩,随后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卸载掉也无关痛痒。”互联网评论人王健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2009年和2011年,微博和微信分别在这两年出现,这对街旁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Foursquare还是街旁,其内含的技术壁垒并不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LBS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应用的标配。

  举例而言,安卓用户会发现,在手机应用安装时,大多数都会有弹出框询问用户是否允许获得地理位置权限。换言之,所有询问这一问题的应用,就表示了自己也包含LBS功能。

  显然,从早期的微博到如今的微信,都是强势的社交应用,用户每天消费大量时间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已经逐渐构成所谓“依赖性”,在它们身上所嵌入的LBS功能,无形中比单纯的签到软件要更具粘性。街旁已经不再具有不可替代性。

  商业模式之外的盈利

  记录的硬性需求有多大,记录需求的粘性就有多大。单纯的签到软件硬性需求有限,所以从2010年起,尽管在Foursquare的风潮下,大批LBS概念软件出现,网易八方、百度身边、嘀咕、切客、开开……

  但在随后的一两年里,绝大部分都进行了转型或直接从市场上消失。到2012年,街旁的用户达到300万,累计签到数5000万次。虽然体量谈不上惊人,但在这个渐现颓势的行业中,已经算是佼佼者。

  “2010年做LBS,那时在创业团队还不是时髦的事儿,2011年做过NFC,在一年多线下商户推广后2012年O2O这个词突然火了,2013年App用户量不到500万,没有任何开屏和SDK Banner广告,靠创意解决方案的品牌合作收入突破一千万。”李悠说。

  凭借不到500万用户数收入千万,这在当时是为业内所称道的。这段时间也成为街旁网赢利的黄金时间。2012年末,街旁和400多个知名品牌,以及近万家一线城市的特色商户进行了合作。全年占比较多的收入合作的品牌类型是金融和汽车以及商业地产等,年度合作的客户包含了路易威登[微博]、施华洛世奇、大众汽车、强生、宜家家居等。

  这些客户的名头就足以让同行羡慕。

  但遗憾的是,合作方的投放初衷似乎并非从业务合作层面出发,其更多的是把街旁当做了一个投放平台。由于线上属性强于线下属性,缺少大辐射大强度的地推,街旁网的商业合作效果一直有限。

  以街旁收入最为顺利的2012年为例,曾有和街旁合作的广告代理公司透露过一组数据。

  街旁曾与某服装品牌合作签到活动,总期限为28天(两个半月中的周末和节假日),活动范围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四城市,主办方的诉求是:连续到店8次签到即可获得徽章一枚,顾客凭获得的徽章购买新品可享8折优惠。

  根据四个城市最终统计显示,活动整体参与人数不到4000人,累计签到约30000次,实际徽章发放数量约2100个,而最终到达商户的实际徽章使用数量仅为22个。

  这一组数据侧面说明了其合作品牌并没有把合作效果作为投放目的。这种盈利虽然讨巧但很难被划归为是稳定的商业模式,同样也为其未来的失败埋下伏笔。在这一年底,街旁网发布了2012年签到数据信息图。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街旁用户集中在一线成熟中高收入人群,依然很难脱离小众范围。

  这一年,街旁为了商业模式的获取做了一些改变,如根据用户的签到记录做一些周边商家的推荐,引入商家为累计签到的用户提供奖励或者刺激用户参与商家活动的推广。但最后统计出来的“小众范围”这一事实让其反思,再加上O2O概念渐热,街旁网意识到,转型的时候到了。

  全行业的危机和转型

  在顺风顺水的几年,街旁网没有停止尝试,但因为用户群体的限制以及地推等方面的缺乏,在商家效益转化方面一直没有太大进展。

  事实上,LBS最大的作用就是收集用户的位置继而做精准推荐。这是一个工具式的功能,无法依靠单纯的签到来完成。正如阿里巴巴[微博]集团UC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微博]所说:“LBS是移动互联网区别PC互联网的最大变量,并将成为整个行业的标配。”

  在用户端找到有商业模式的出口,成为接下来的重点。这一点成了业内共识,最先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依然是LBS社交鼻祖Foursquare。与国内环境类似,Twitter、Facebook和Yelp等服务的普及抢走了Foursquare的许多客户。所以Foursquare决定分离“签到”功能,将自己分拆为Swarm和Foursquare两部分。

  Swarm是从Foursquare中独立出来的“签到” 服务,它保留了Foursquare的基本功能,专注于分享用户正在干什么、查看附近好友等。而Foursquare则专注于搜索和发现附近有趣的地点,比如餐厅和电影院,也就是发现本地生活服务。这一功能和Yelp十分相似。

  国内“街旁们”所面临的转型和Foursquare一样严峻,尽管具体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是一切将往本地生活服务方向转化。

  以国内另外一个LBS应用开开为例,其早在2012年就开始转型,同样弱化签到,并更名开开点评,模板与大众点评有所相似。但它并没有涉足商家优惠券业务,“优惠券这个方向本身是非常好的,不过线下维护成本要比很多人想象的高得多。”开开创始人穆荣曾这样分析。

  “从商业模式上来讲,街旁真的没什么可吸引人的地方。结合本地商家服务,这个实际上在做的一大把,58、赶集网[微博]、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这个领域太多太多职业玩家了。没什么特点和独特玩法,前景黯淡,倒下是必然,不倒下那是奇迹。从定位角度来说,没有给用户提供什么特别的东西,所以用户是否买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互联网业内人士、上海淘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如是评论。

  在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街旁本身也经历了一场不算小的变革。2013年1月,街旁联合创始人杨远骋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至此,除了另一位创始人刘大卫之外,街旁创始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在了。

  在前一年刚刚获得千万人民币收益的前提下离开,当中的原因在业内几乎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在O2O大环境刚刚兴起的关卡,杨远骋和刘大卫对于街旁未来发展的思路出现了不同意见。杨远骋认为,基于高质量的用户数据积累,街旁应当发展成“LBS的商户点评类”应用,而刘大卫则坚持自己的“社交化”选择。

  最后一搏以失败告终

  这两种意见孰是孰非很难有定论。刘大卫的“社交化”没有让街旁网起死回生,而杨远骋所提倡的商户点评,在业内也备受质疑。

  “当定位功能成为各个移动应用的标配,特别是优惠成为常态化之后,我实在是想不到用户有什么理由不去用大众点评和美团,而选择使用街旁。”街旁骨灰级用户、互联网产品经理王睿这样评论称。

  在街旁探索商业模式期间,商家会员合作、优惠卡券等方式被开发出来,这一点已经在向杨远骋推崇的商户点评方面发展,从现实效果来看,也不尽如人意。

  “我非常理解团队对于投资方的压力和后续发展的考虑,但是,这真的显然是有违逻辑的。O2O的难点不在于online,而在于offline。一个做签到App的轻公司,和有着几千人地推销售团队的公司去拼线下商家打折优惠的生意,实在是不可理解。这些锦上添花的功能,应该是在核心功能搞定之后,尽可能不动用自己的资源去做。”王睿说。

  而在刘大卫的社交方面,也是存在过希望的。街旁发生高管变化后,一位网友曾经这样描述自己还在用街旁的原因——可以跟到过该地的陌生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曾经我准备去某公园玩,不知那里的鱼现在还有没有,于是就找到最近到过这里的两个用户,然后发私信或在他们的照片留言询问他们,很快得到了回复,说鱼池还在建,鱼还没有回来,免去了我白跑一趟。我也不止一次跟外地来的朋友交流过,这是一些善意的简单的交流。”他说。

  但这一点看上去是有用的,但是依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现在的大众点评几乎已经完全替代了街旁的这一功能。2013年下半年,街旁发布了转型之作5.0版本,淡化地点强化社交。刘大卫将其称为“街旁3年来发布的最重要的一个新版本”。几乎可以称作街旁的最后一搏。

  刘大卫的逻辑是,过去街旁一直围绕地理位置信息在做产品,签到一直是街旁的核心。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你在哪里”,但是新版街旁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你在做什么”。

  事实上,这种改变就是让用户使用街旁分享自己的状态,无论是地点还是行为。但这一变化最大的问题是,用户分不清街旁和微信朋友圈的区别。而既然两者区别无多,用户自然会迁徙到粘性更强的朋友圈。

  而街旁,也在这最后一次的转型中逐渐在市场中落幕。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街旁网移动互联网O2O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农办:转基因大有前途 中国不能落伍
  • 体育英超-切尔西2-1胜7分领跑 阿森纳遭逆转
  • 娱乐汪峰求婚章子怡成功 女方流泪喊“愿意”
  • 财经大众速腾车主抗议给车后悬架打补丁
  • 科技快播CEO王欣等4名主管被公诉
  • 博客马伯庸:想远离癌症一定要知道的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7岁少年黑客窃19万信用卡资料涉案15亿
  • 陶冬:美非农再呈强 希腊赖帐又遇挫
  • 水皮:上证50进入做空时代
  • 易宪容:房地产调整在向纵深发展
  • 徐斌:央行或每月都要下调存准
  • 冉学东:央行降准隐衷 存款增速放慢
  • 谢百三:这是最难做牛市 当熊市来做
  • 叶檀:可怜的国企用工世袭制
  • 余丰慧:最大规模资本外流带来考验
  • 洪榕:券商龙头带领A股春季攻势
  • 沈建光:大宗商品的寒冬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