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急速陨落 首席财务官及公关负责人已离职

2015年01月21日 17:18  《东地产》  收藏本文     

  佳兆业事件为政府提出了新课题:行政干预如何避免伤及无辜。

  东地产财经周刊

  “佳兆业1号的项目仅剩下少量尾盘在售,其余均已经销售完毕。”在上海佳兆业1号的售楼中心,佳兆业的工作人员告诉《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的记者。

  在经历了深圳佳兆业的“锁房事件”、“年底停牌”、“人事变动”、“债务违约”、“破产传闻”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佳兆业的工作人员依然对企业持有信心。《东地产》实地探访了上海佳兆业城市广场,这是集住宅,公寓,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楼盘,目前仍在施工,但酒店基本已经建设完毕。环顾整个小区环境,绿树成荫,铺设有鹅卵石小道,并通过自制的小桥流水,巧妙地将住宅区和商业区划分开来。小区里所有的一切扔按部就班地进行。殊不知深圳总部,债务危机如火山喷发般炙热。

  谈及危机事件,多位佳兆的业员都表达了忧虑,并希望事件能早日解决:“我们员工和业主都是无辜的,在危机中都是弱势群体。”

  佳兆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似乎都认定,或者都愿意相信,佳兆业可以平安度过此次危机。但现实难免残酷,谁愿为佳兆业的过失“买单”?至今无人知晓。

  急速陨落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9年12月在香港上市,多年来,集团秉承“佳居乐业”的企业理念,在房产市场如鱼得水。2014年在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排名第16位,从去年年末的销售总额来看,深圳地区佳兆业销售总额高于万科,是深圳市场上名副其实的“老大”。

  然而这样一家“龙头”房企,竟然在去年年末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瞬间仿似坍塌。这所有起源于佳兆业在深圳的数千套房源被锁,随后原董事长郭英成辞职,触发融资协议中的一项违约条款,汇丰银行于1月7日要求佳兆业提前归还借款。随即引发一系列债务追逃。1月6日,关于佳兆业的破产重组消息传出后,更是加剧了局势的恶化,众多合作银行纷纷提出资产保全请求。尽管官方已公告辟谣,但是形势正逼着佳兆业步步踏入这一境地,对于佳兆业而言,倘能尽快实现破产重组,已经成为一件不幸中的幸事。

  当下,佳兆业大多分公司都在裁员。

  “最近一个月,公司内网几乎每天都有离职通知。”知情人士透露。同时,记者了解到,继原执行董事谭礼宁、首席财务官张鸿光辞职后,佳兆业投资者公关部门负责人现已离职,拓展部负责人走出卓越。

  业主们的情绪也在发生着变化。1月13日晚,佳兆业深圳各楼盘数百人聚集到佳兆业城市广场维权,但可悲的是,业主们连抗议的对象都找不到,原董事长滞留海外,楼盘已被锁定。

  除此之外,据佳兆业2014年中期报告显示,佳兆业有多笔债务将在2015年偿还,其中一年期的债务达到60亿元,而不受限制的现金为93.8亿元。然而,政府一纸资产冻结令即让佳兆业账面上110亿元的现金无法发挥其危机处理能力,行政力量正逐步吞噬佳兆业。

  《东地产》了解到,目前佳兆业管理层大多在观望,部分高管表示拯救佳兆业已超出管理层能力。

  影响甚深

  房地产市场向来是“政商结合”的重灾区。去年10月13日,担任深圳政法委书记的蒋尊玉涉嫌严重违纪而落马, 随后就传出佳兆业主席郭英成卷入该案而被官方扣留的传闻,尽管之后被澄清,但现如今郭英成辞职后去向不明,着实让整个市场浮想联翩。

  与佳兆业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香港新鸿基地产,2012年,新鸿基爆出弊案,前联席主席郭炳江因多年私下以许仕仁为公司“顾问”,“串谋公职人员作不当行为”罪名成立,被重判锒铛入狱服刑5年,集团执行董事陈锯源获罪6年。

  然而,与佳兆业不同的是,新鸿基不但没有被“拖垮”,反而一直顺畅运营,在投行和评级机构的榜单上仍稳坐A评级,甚至在前主席郭炳江被定罪的当天,投行报告的分析反而都在纷纷唱好,认为已经消除了公司最后的不稳定因素。

  佳兆业命运迥异。财经版上热门新闻均是“债券价格暴跌”、“业主忧虑交楼遥遥无期”、“住宅配套会否按计划完成”、“多家银行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员工纷纷离职”等等,佳兆业俨然成为了一颗突然炸开的炸弹,血流成河死伤无数。

  业主们欲告无门,政府不做任何回应;当事人逍遥法外,至今下落不明;企业员工年终奖待定,欲哭无泪;债权人索债无果。种种问题,到底谁来买单?

  行政干预新课题

  佳兆业事件只是给房地产企业敲响了警钟。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尹伯成告诉《东地产》记者:“政府在房地产领域的反腐还在路上,佳兆业只是开始,开发商切记以后要安分。”

  另一方面,也有专业人士有示,佳兆业事件也为政府提出了新课题:行政干预如何避免伤及无辜。

  深圳资深律师赵国彬表示,从目前行政范畴来看并无锁定这个法律说辞,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比较大范围锁定房源,影响还是颇大的。值得注意是,不论是否涉及某些调查,目前还仅仅是调查阶段并未进入法律程序,所以政府处理方式及程序步骤都值得商榷。因为是上市公司,涉及公众利益,政府应该书面公开原因,理清关系。

文章关键词: 新鸿基房地产腐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沪黄浦区官员踩踏事发当晚在外滩吃大餐
  • 体育李娜专访:不再拿起球拍 万达购马竞股份
  • 娱乐嫩模承认和王思聪分手 未获房产仅帮装修
  • 财经铁路系统204万职工五年四次加薪
  • 科技人物 | 潘石屹:如何追逐互联网小妖精
  • 博客业内人士:农民工讨薪为什么那样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46人班级只到5位爸爸 家长会变妈妈会
  • 洪榕:今年大盘全程复制创业板走势
  • 罗毅:抄底券商股吧 兄弟
  • 冉学东:经济下行期加薪的利弊
  • 沈建光:今年经济的三亮点与三风险
  • 易宪容:轻按A股牛头能为量宽铺路吗
  • 凯恩斯:股神是如何对待股市暴跌的?
  • 徐斌:中国或进入最长宽松政策期
  • 明天的天:楼市没钱也任性
  • 天天说钱:人民币资产已成地上悬河
  • 刘杉:经济数据透露三个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