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再背黑锅 融绿控制权大战打响
时代周报记者 刘娟 发自广州
如果能将融创、绿城股权斗争恩怨情仇搬上银幕,它的精彩度或绝不亚于香港TVB那部千禧年台庆剧《创世纪》,后者至今仍是地产题材类影视剧的经典,堪称“商战剧”的巅峰之作。
从2014年唱到2015年,融绿这出大戏至今未有停歇意思。这桩去年5月开始的中国地产第一并购案,正进入“最后一越”—融创以归还绿城股权换取融绿平台,这本该是去年最后一天上演的最终结局,但此刻,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不能如愿获得他南下的起点。
宋卫平重新回归的绿城,在1月5日以“约束力协议不存在”为由,驳回了孙宏斌的诉求。此时聚齐在绿城杭州总部的业主“我们要绿城不要融创”一幕,已暗示了绿城的底牌。但与业主的欢呼相反,业界各种毁誉再度砸向宋卫平,甚至有阴谋论称,宋卫平再度反悔了。
融创这次不再沉默,其副总裁黄书平愤怒了,黄在1月5日对媒体回应称:宋卫平一再毁约,颠倒黑白,把完全合法有效的法律文件否认,完全失去了节操和底线,会受到市场和法律的惩罚。
此刻的宋卫平,已失去绿城第一大股东地位,夹在“官配”央企和港企之间,能否让剧情按照他的设计继续演?孙宏斌会如何回击?
平台收购暗涌各说各话
“这是融创单方面决定,我们之间有很大的分歧。”2014年最后一个下午,宋卫平这样回复了时代周报记者的短信。
他的不痛快,源于这天早上融创的一纸公告。融创称,融创董事会欣然宣布,公司附属公司已于2014年12月30日与融绿平台签订了股份买卖协议,拟以155亿元收购融绿平台的股权与债权资产。
在断臂式自救的2012年,宋卫平以33.7亿元卖掉了上海及苏南九个项目的半数股权,涉及345万平方米土储,融创孙宏斌在彼时以“白衣骑士”出现。那年夏天,孙宏斌和宋卫平各掏10亿元,注册了融绿平台。这个平台是孙宋二人曾经甜蜜期的最好见证。
从无到有,融绿平台已变成一只下蛋金鸡,2014年,融绿以175亿元的年销售额坐上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头把交椅,5.15万元/平方米的签约均价也是上海主流房企最高。在绿城资产池中,融绿平台是硬通货,待推货值过千亿,仅上海土地储备就超过200万平方米。
蹊跷的是,本应严肃权威的上市公司公告,涉事双方却在各说各话。
从融创刊发的公告来看,细节清晰、层次分明,关于融绿平台归属问题已然达成了合同协议,板上钉钉。融创称,就融绿平台收购的境内外交易事项,已分别获另外一方股东绿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绿城中国的批准。
但融创这一说法随后被绿城断然否决,绿城董秘冯征透过媒体表态,“融绿平台的未来,绿城与融创确实正在沟通过程中,但并未就交易达成任何合同,融创做了一件我们没有同意的事情。”
1月2日上午,绿城宣布短暂停牌,以待刊发一份公告,其内容有关公司若干资料披露,并可能构成公司之内幕消息。冯征1月4日下午在电话中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此份公告将于1月5日开市前刊发。
5日一早8时,绿城的澄清公告如约而至。核心意思大概如下:绿城曾经想卖融绿平台,但绿城中国董事会并未批准。2014年12月18日,融创、绿城与融绿平台签了一个股东决议案,但是这个股东决议案“无日期”,且仅为有条件签署。彼时双方的共识是:绿城董事会正式批准后,才会订下该决议的生效日期及生效。绿城董事会不批准,这个决议案是不作为有效文件的。
但绿城董事会在2014年12月25日审议了有关出售事项,却并没批准任何相关文件。因此融创在2014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为单方自行安排,并未取得绿城批准和同意,绿城对融创所为感到意外并无法接受。
绿城称,已在融创声称签订融绿平台买卖协议的同一天,即2014年12月30日就已向融创发出了律师函,公司保留其最大程度的所有权利。言下之意,双方诉诸公堂亦有可能,但冯征并未就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态。
阴谋论下的剧情版本是这样的,宋卫平为顺利回归绿城,向孙宏斌承诺在融创退出绿城后将融绿平台出售给融创。等到他顺利回归绿城后,以绿城董事会作为挡箭牌,阻止融创收购融创绿城。
无日期的文件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绿城和绿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14年12月18日,即融创和绿城宣布放弃并购事项前夕签署了同意出售融绿平台资产的文件,究竟有何玄机?融绿平台归属困局一日不解,绿城、融创之间的恩怨情仇就走不到曲终人散那一刻。
“在谈判过程中,九龙仓态度始终强硬,咬紧不卖,如今再加上央企新股东,也不会轻易让渡融绿平台这块资产。”杭州业内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据他了解,宋此前与孙协议,同意出售融绿股权给融创,但在眼下的绿城中国董事会中,宋一人无法拍板。
孙宏斌最后一次亮相绿城
孙宏斌至今仍在沉默,如何打反击战,外界不清楚,但融创团队忍不住了,其副总裁黄书平5日对媒体回应称:宋卫平一再毁约,睁眼说瞎话,颠倒黑白,把完全合法有效的法律文件竟然能够否认。此外,融创股票自1月5日开市起停牌,未说明原因。
在此番绿城控制权大战中,孙宏斌表现得极其隐忍,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也从未在公开渠道表达意见,除了2014年12月27日下午在绿城的内部发言之外,孙宏斌竟然就只发了三条微博。
在该日绿城的视频会议中,孙宏斌最后一次亮相并作别绿城。他几度哽咽,说“希望能通过这段经历,把融创好的东西留在绿城,把绿城好的东西带到融创。”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26日,绿城销售761亿元,刷新绿城销售最高纪录。最关键的是回款,亦高达711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绿城销售276亿元,只完成全年目标的42.46%。这就意味着,从7月份开始,孙宏斌正式入主的绿城在下半年卖出了485亿元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3.73%。
“融创一半团队在帮绿城卖房子。”有现任绿城浙东公司销售人员透露,“老孙一直狠抓的都是回款指标,所以大家拼了命去打指标。”
但话说回来,事已至此,从宋卫平还完钱的那一刻,双方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交接。
在过去近5个月里,融创系高管全面接管绿城营销口,原融绿平台总经理田强为绿城总经理,负责营销的郑甫为副总经理,融创老臣陈恒六亦调任为副总经理主管人事。绿城新招29个项目总经理、24名销售负责人。绿城管理架构设置为三级管理,聚焦区域管理,对浙东、山东、杭州、浙南等区域设立平台公司及集团直管城市项目组。
知情人士透露,宋卫平正式回归后,在内部表示,融创营销人员愿意留在绿城的,都要。这部分人的去留,目前还未最终见分晓,但留下的可能性很小。2014年12月27日当晚,融创系高管吃了散伙饭,作陪的是绿城寿柏年。
不少分析机构认为,交易终止对融创来说不是什么坏事。申银万国[微博]便在研报中指出,虽然这令市场有一点点失望,但相对全面收购这一方案而言,无疑要好得多。
“虽然收购对于融创而言,在土地储备、每股净资产值以及盈利上有正面贡献,但收购整合的难度难以忽视。”在分析师看来,市场并不那么看好这一收购,一是,收购价格过高,二是,绿城大量积压在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要长时间消化,加上人员整合也困难重重。
申银万国还认为,考虑到孙宏斌早年曾因过度扩张而令顺驰被收购,如若全面要约收购真的实行,市场对于融创财务状况和未来展望的忧虑会大大增加。
回顾与绿城的恩恩怨怨,孙宏斌在微博上的一段话恰为合适:“我知道沉默是金有时候是对的;我理解知进退是一种成熟;我深信妥协和让步也是一种勇敢;我坚信人不应该纠缠过去的是非对错,应该向前看,往前走。”
宋卫平摇身变成职业经理人
和所有大片一样,兄弟之间越是情深义重,后面的戏码就越有冲击力。
杭州黄龙饭店水晶宫那场盛大“婚礼”,依稀在目,去年5月,全国近百位房产记者见证了这一刻。在交棒绿城时,孙宋如兄弟般拥抱,当时的宋卫平给融绿平台打出了1+1=5的高分,“小兄弟老孙的个人表现就值90-95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7个月后的12月19日,宋卫平还上了钱。绿城、融创同步公告,融创63亿港元收购绿城约23%股权事宜终止。就在大家以为宋卫平全面回归之际,剧情又发生了一幕反转。
与融创交易终止仅仅只有50多小时,绿城就在2014年12月23日宣布正式“改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交”)成为绿城的新“夫婿”,礼金和融创给的所差无几。在发布会台前,兄弟孙宏斌不能回避,但与融创的那段姻缘,已被宋卫平戏称为“野合”。
“我不是借钱,我是把绿城再卖一次,换个股东,”最任性者宋卫平以此方式,取回了绿城的管控权,而他付出的代价,是不再作为绿城第一大股东。根据协议,交易完成后,宋卫平还持有绿城10.462%的股份,寿柏年的持股量降至8.077%。九龙仓和中交各以24.288%的持股并列绿城第一大股东。
与中交的合作,宋卫平称是向省委省政府作了汇报,算是在政府部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下,推动浙江省民企以自觉主动合作,“双方接洽到谈拢只有十几天。”
查阅资料发现,“土豪”中交系央企,2005年由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和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组建成立,并持有目前于港交所上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108亿股的100%股权。此前,中交与绿城在三亚合作开发旅游地产。此外,中交与九龙仓在港口、货运业务上也有很多往来。
从前的绿城,是宋卫平一个人的绿城,他将个人印迹深深地烙在了绿城的身上。但这次,尽管重掌绿城,但未来摆在宋卫平面前的问题可能更加棘手,谨慎的九龙仓能否与强硬的央企在未来发展问题上保持一致,尚待观察。
宋卫平称,要放下当老板的身段,愿意在新绿城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中交方面似乎也并不愿意见到宋卫平一人独掌话语权。与九龙仓纯财务投资不同,中交将派出部分管理人员,参与绿城经营管理。
中交总经济师刘文生表示,中交在企业治理和风险合规控制方面做得很出色,中交入主绿城的理念很清楚,就是良好的治理是公司发展的首要。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交也许会给宋卫平更多的权力,并对其更为包容。但是,鉴于此前融创和绿城仅仅几个月合作就告破裂,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两家的合作前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绿城与中交牵手之后,国际投行高盛发布报告称,单单引入中交集团作为新股东,此举难以较快地协助绿城营运重返正规,并不足以重振市场信心及扭转绿城增长放缓状态。
在高盛看来,中交集团过往并无太多内地房地产业务经验,绿城目前的管理层未来仍会主导公司营运,而绿城2/3的土储仍处于建筑阶段,估计难以合理地以低成本进行重建。此外,中交与九龙仓并列绿城第一大股东地位,其虽不会涉及绿城的日常营运,但此也或会构成绿城未来发展及执行力的不明朗因素。
高盛也因此重申了绿城“沽售”评级,并预料绿城2014-2016年盈利复合负增长3%,反观同业平均增长9%。花旗也宣布下调绿城投资评级,由“中性”降至“沽售”。花旗认为,绿城面临挑战,包括高负债及流失骨干人员等,预计2015财年销售按年将跌15%至600亿元人民币,表现为行业中最差之一。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