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引药商变局:多地医药代表拟起诉葛兰素史克

2014年06月07日 00:40  华夏时报  收藏本文     

  反腐风云引药商变局 葛兰素史克危机发酵 多地医药代表拟起诉

  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葛兰素史克行贿案的终结,并没有使医药行业各方松一口气,心情反而愈加紧张。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称《工作任务》)将“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流通领域腐败”作为一项重点医改工作任务。

  前有三精制药董事长刘占滨被调查跳楼事件,后有罗氏制药杭州办事处再遭工商部门检查,在近期杭州卫生局出台红头文件专项整治医药回扣的行动中,礼来、阿斯利康以及诺和诺德相继被点名。不难看出,我国政府在医药反腐方面动作频繁,医药改革也渐渐进入反腐深水区,利润缩水、业绩开始下滑趋势明显;然而在反腐高压之下,医药企业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GSK案继续发酵

  虽然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已尘埃落定,但因葛兰素史克案引发的医药行业反腐调查案仍在继续。

  日前,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多地不少遭GSK解聘的医药代表正在积极准备材料起诉公司非法解聘。其中GSK河南药代起诉案已于5月27日开庭,预计一个月后最终宣判。

  自从去年葛兰素史克案件发生之后,GSK公司突然严苛的内审,公司“锁定”了至少千名资历深、工资高的医药代表,以合规审查为由对他们进行了解聘或不再续聘,此举随即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极大反弹。

  一位近期被解雇的葛兰素史克员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上海、山东、哈尔滨、湖北武汉以及江苏等省市的前GSK医药代表们预计都会在6月份向有关部门提出劳动仲裁和法律起诉。

  对此,6月6日,葛兰素史克相关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未获悉与此事相关的任何诉讼。对于雇佣合同终止,或不续签雇佣合同,葛兰素史克拥有一整套健全的、包括独立第三方在内的多方审核体系,并严格遵守中国劳动法。这类情况的发生大多因为员工在报销过程中违反了公司的相关政策及规定。

  “葛兰素史克没被调查之前,一直是行业内比较难进入的企业,相对入职门槛较高,每一个入职的员工都需要经过业绩考核才能成为正式员工。”一位此前曾被葛兰素史克解雇的员工向记者透露说,“葛兰素史克也是行业内员工最赚钱的企业。前几年最辉煌的时候,一般一个员工每月垫付的流水费用最高的能达到几十万,而最低的也能达到几万。”

  与国内药企每月报销近万元的费用有着本质的不同。另一位国内药企的销售代表对记者坦言,与葛兰素史克相比,公司报销费用这方面一直比较严格,基本上都是各种差旅费,很少能报销除此之外的另外费用。

  然而在近期开庭的葛兰素史克医药代表起诉案中,双方争论的焦点多在这些报销费用和合规违规行为的界定上。GSK方面咬定这些疑似“带金销售”的行为是医药代表的个人行为,公司对此并不知情,予以解聘合情合理。

  反腐成医改重点

  滋养腐败的医药领域,正成为敏感区。

  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将“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流通领域腐败”作为一项重点医改工作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医药代表这个群体,该《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要严厉打击“医药代表”非法销售药品的行为,有效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

  “医药行业的腐败已经严重扭曲了整个医药行业的生态,而这种扭曲的医药形态已经直接成为‘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推手,‘药价虚高’也进一步恶化医患关系,对社会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

  “现在多家药企提到反腐事件,基本上都是风声鹤唳的紧闭其口,唯恐说漏些什么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人士对记者直言。

  一系列突发事件,使得国内各个药企公司不得不谨言慎行,甚至“一日三省其身”,唯恐成为下一个“葛兰素史克”或“三精”。

  此前的5月21日晚,工商部突然“造访”外资药企罗氏制药杭州办事处,使得国内医药界再添反腐新话题。

  据悉,罗氏被查前后,先后有几家外资药企,均遭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查访,其中包括拜耳、武田等多家跨国制药公司都被曝遭调查。对此,武田公司回应媒体称,“据武田中国所知,武田没有收到任何中国政府部门发出的要求调查公司中国区业务的通知。”而拜耳公司一直没有正面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外资药企接受了政府部门的调查“访单”,包括三精制药在内的国有药企有关人员也因受贿原因先后被政府部门带走,接受审查。

  “工商到访是正常的工作流程,在通常的情况下,各个企业都有可能被工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拜访。”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在内外资药企深陷“行贿”、“受贿”疑团的非常时期,工商部门的突然到访,使得正常的工作流程,也变得看似不平常。

  药企暴利变薄利

  随着政府部门反腐力度的加强,身处困境中的医药企业的发展正陷入冰点。

  日前,有券商发布数据显示,医药上市公司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正处于过去5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在179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扣非净利润增速大于20%的公司占比从2009年的7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0%;扣非净利润增速大于50%的公司占比从2009年的4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6%。

  “这两年医药行业的工资收入明显降低了很多,一方面药品的销量明显比前两年少,而公司严苛的报销制度也让我们活动空间变小,公司的政策以维稳为主,而且只看业绩的考核方法也不是公司发展的唯一标准。”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代表向记者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公司药品的经营策略逐渐由医院向零售端倾斜的趋势,单靠医院医生走量实现暴利的时代可能成为历史。

  “目前公司也在研究反腐带来业绩下滑的应对措施,具体方案还在思索中。”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此前咨询公司IMS Health曾发布的数据称,中国是最大的新兴药品市场,且在未来3年内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但以如今中国医药市场的纷乱局面,能否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似乎有些言之过早。全球第三大仿制药生产商阿特维斯集团甚至传出“今年撤出中国市场”的传闻。

  对此,有关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对定价的打压将会让一些国内企业破产,同时迫使全球药企重新考虑各自的中国战略。

  在政府反腐高压之下,医药企业未来到底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或许都将成为药企难迈的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查出1千余名裸官 200多人迁回家人
  • 体育总决赛-邓肯21+10马刺1-0热火 詹皇受伤
  • 娱乐赵又廷高圆圆领证 婚礼台湾北京先后办
  • 财经一套房子究竟该值多少钱?
  • 科技微软发声明力挺Windows 8:没有后门
  • 博客张斌:操控世界杯比赛的幕后黑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老师10个月背完《英汉词典》22万单词
  • 谢百三:房产限购由地方政府定是谎言
  • 高善文:中期通胀压力不大
  • 艾经纬:图解房地产之房价谁决定?
  • 时寒冰:欧央行负利率之剑
  • 许一力:阿里看中恒大什么了
  • 李光斗:谁动了央视的奶酪?
  • 清议:要改革不要刺激
  • 钮文新:股市的钱去哪了?
  • 林采宜:微刺激应选择定向降准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