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疑似造成婴儿死亡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乙肝疫苗正在接受各项检查,并对当地疾控部门库存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约需20天出结果。问题乙肝疫苗被销售到全国27个省(区、市)。近日,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几个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婴儿接种后,在湖南、广东、四川已至少发生7例疑似“疫苗致死”病例。(12月25日《北京晨报》)
质疑
康泰何以一枝独大
据1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康泰生物在2008年营收仅8900余万元,净利润不过1600多万元。然而,短短5年间,公司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在知名药企林立的免费乙肝疫苗市场,抢夺了50%以上的份额。记者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等多个招标网站,查到多个招标、中标公告显示,康泰生物多次被定为“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而对于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进行采购,受访的疾控部门却不愿回答。
湖南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李放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康泰生物已经连续多年为湖南供给乙肝疫苗,有的年份还是单独供给。可见,不少地方是相当青睐康泰生物的。那么,康泰何以在采购中一枝独大?
政府采购的猫腻,地球人都早已知道了——数年来,“豪华采购”、“猫腻采购”层出不穷,本为引进公平竞争、节省财政性支出、促进廉政建设的政府采购,却成了一些贪腐分子中饱私囊的“基地”。那么,药品市场尤其是强制接种的一些疫苗的采购,能“出淤泥而不染”吗?有点难!甚至是很难!疫苗市场首先是一个暴利行业,据业内人士透露,疾控部门接种疫苗可以获得丰厚利润。比如流感疫苗,进口产品利润为30%-40%,国产产品则超过50%,而且不需要交税。二类疫苗市场放开后,一些基层疾控部门更是将此类疫苗的接种,当成了主要营收渠道。
因为有着巨大的经济因素诱惑,其间的猫腻当然不得不防。在有关部门彻查致死“疑苗”事件的同时,不妨调查下康泰何以在采购中一枝独大?以正视听、以儆效尤。药品的政府采购关涉到百姓的生命健康,必须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使得药品安全事件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吴杭民
监管岂可慢半拍
按说,在湖南出现3名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名婴儿已不幸死亡事件的时候,相关部门就该有所反应:比如立即暂停相关公司的疫苗接种,比如通报全国相关疾控部门,用其他疫苗暂时替代相关涉事疫苗等。但遗憾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初,涉事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再强调,有婴儿死亡是“偶合死亡”事件。而相关部门也只是叫停了涉事两个批次的相关疫苗。
结果不久之后,即出现了深圳婴儿接种死亡事件,而这名婴儿所接种的,并不是之前被叫停的那两个批次。这难免让人有所痛心:如果此前湖南2名婴儿死亡时,被叫停的不仅只是涉事的两个批次的疫苗,而是相关公司的全部疫苗,后边婴儿死亡的悲剧是否即可避免呢?或者说,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暂停相关疫苗使用,等待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在确认疫苗的确没有问题之后,再做相应处理呢?
疫苗问题关系到接种者,特别是孩子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对疫苗的安全与管理问题,必须做到谨小慎微,甚至有必要草木皆兵。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此次康泰乙肝疫苗事件,还是此前的狂犬疫苗事件,山西疫苗事件,我们都没有看到,相关部门本该及时出手、雷厉风行的管理与处置。
并不是说,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是一定有问题的,也不是说,7例死亡就一定都是疫苗惹的祸。但事关生命,事关人们的健康与安全,我们显然需要一个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态度,需要尽快将事情弄清楚,保证每一支注入人们体内的疫苗,都是安全的!
多名婴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之后,相关部门终于出手了。希望下一次,相关部门的反应,不要再这么“慢半拍”了!而这些部门,是不是也该为此承担失职之责!
刘鹏
追问
能不能暂缓接种
现在家长更为关注的不是乙肝疫苗够不够用,而是能不能打的问题。既然“康泰”乙肝疫苗的安全性现在还难以确定,卫生部门在提供替代疫苗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讲清楚新生儿不打乙肝疫苗有没有危害。在这几名死亡婴儿的死因完全公布之前,耐心地等待调查结果,看是疫苗的质量问题,还是这几名婴儿本身不太适合打乙肝疫苗,抑或是乙肝疫苗没有按照规定使用造成婴儿死亡,无疑能够让家长更放心。
第一,有医务工作者说,通常认为,疫苗的不良反应率只要小于1:50000~1:100000都是安全的。按照这一说法,“康泰”疫苗事件的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究竟是否如此,给出官方的答案,才不会让家长猜测。
第二,对于新生儿要不要打乙肝疫苗,不乏各种声音,还需要卫生部门给出最权威的解答。有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若产妇的乙肝抗体为阳性,宝宝出生后将会注射乙肝免疫蛋白,同时尽快注射乙肝疫苗。而其他产妇抗体为阴性者,则可暂缓接种。可是,究竟可以延缓多久接种,还需要指导性意见。
第三,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96%,比1992年下降了90%;15岁以下儿童为2.08%,比1992年下降了80%。根据这一趋势,未来,乙肝病毒携带率会越来越低,谈乙肝色变会逐渐成为过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等婴儿长大一些,抵抗力增强了再打乙肝疫苗?
除了给婴幼儿打乙肝疫苗,抵抗力更强的成年人,是否也该纳入免费接种范围,以减轻婴幼儿打乙肝疫苗的负担,是否具有可行性?据调查,我国高校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06%,而我国高校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仅在30%左右。对成年人特别是年轻人免费接种疫苗,与新生儿免费接种疫苗相比,风险更小,作用也许更大。
倪恒虎
疫苗政策能否调整
按照免疫规划要求,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现在这种公共政策却受到了质疑。质疑本身不是坏事,可以发现原来程序中的一些不足。但是如果要推翻一种公共政策,大有必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才能产生说服力。
首先,推翻一种旧的安排,你必须证明,新的安排能够带来更多好处与利益的同时,它不会产生比原方案更多的害处与风险。新闻中,有匿名专家建议,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以后再注射,偶合反应会减少。这种结论看到的是得益的一方面。但却并没有提供相反的证据来证实,如此推迟接种疫苗会不会产生新的风险——比如增加了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
其次,借助于媒体这个公共平台,否定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公共政策,必须要负责任。报道某种来自专家的专业观点,最好是提供专家真实的姓名与身份,让公共讨论更有质量,如此才有机会影响到决策层面,令公共利益因此受益。如果媒体提供的是某某专家的结论,信息来源是不可靠的,那意味着讨论是低质量,浪费时间的。披着“某专家”外衣且只见结论没有证据的观点,能够被决策者和管理者采纳,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另一方面,注射乙肝疫苗是一件带有风险的事情,尽管政府企业医院再努力做到完美,依然只能够做到降低风险,而不能消灭风险。如果有人想竭力掩盖这个事实,对这种风险性采取屏障和逃避的态度,那很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即使不能消灭这种痛苦,也有必要去减轻这种痛苦,政府必须为遭遇这种不幸的家庭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但很遗憾,现在并没有做好这一点。那些个体的痛苦需要予以关注和抚慰。管理者和生产者不应该扔下一个个硬邦邦的结果,然后就抽身离去,预防接种的伤害实际上是个人在为疫苗的巨大社会效益埋单。
吴帅
■三言两语
●毒奶粉坑害无数婴儿,现在轮到国产疫苗,又害死几个孩子。中国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却难奈质量监督体系千疮百孔。最最基本的婴儿奶粉、婴儿疫苗都无法保证安全质量,“有关部门”不觉得羞愧?
——大鹏
●那些做假药,毒奶粉,致死疫苗的,你们没有妻儿老小吗?你们不会生病吃药吗?
——白惠英
●孩子是明天的太阳,是未来的希望,凭什么一个无辜的小生命要承受这些?
——何于海
●作为家长,我们真的经不起失去孩子的疼!国家规定的疫苗,请一定要好好监管!
——马俊
●疫苗沾染腐败,早已不是新闻。康泰乙肝疫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如此大的覆盖率,出现较高的接种死亡率,看似合乎“概率”,却不符合情理,因为市场占有率越高,质量与安全越应该有保证,而不是相反。这中间有何问题,耐人寻味,引人追问。
——《现代快报》
●权威信息的缺失加剧了公众对乙肝疫苗的恐慌情绪。唯有先正视问题,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处理问题,不受各种利益的影响和干扰,才能让公众相信最终科学的结论。
——徐达内
●188÷13=14.46,也就是说,中国,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有14—15个孩子死了。那么请问:今年夭折于乙肝疫苗的孩子有几个了?
——孙亚平
●由于中国是乙肝大国,市场需求极大,丰厚的利润,吸引着大批的企业瞄准乙肝疫苗这个香饽饽。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