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与9家陕企斗气有望妥协 气源价或降至1.99元

2013年12月05日 01:18  每日经济新闻 

  中石油与陕企“消气”LNG气源价或降至1.99元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经过两个多月的拉锯战后,在中石油总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协调推动下,中石油长庆油田与陕西9家LNG企业 “斗气”有望达成妥协。

  12月4日,陕西LNG企业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日前,陕西榆林市政府与长庆油田就气价一事召开了座谈会,其中提到陕西LNG企业的气源价格将执行陕西当地制定的综合门站价格,估计会为1.99元/立方米,但是何时执行未定。

  此前,长庆油田与陕西LNG企业“斗气”一度升级,榆林市政府以水土流失费问题强行封存长庆油田21个财务账号,长庆油田也一度对当地部分企业停止供气。据悉,11月7日,长庆油田和榆林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一份会议纪要,长庆油田账号解冻,并恢复对部分企业的供气。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陕西LNG气源价格或效仿四川执行综合门站价。此次,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得以暂时平衡。

  绿源子洲现已恢复供气/

  记者了解到,11月底,陕西榆林市政府与中石油长庆油田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据陕西LNG企业人士透露,此会议除榆林政府人士外,当地只有绿源子洲一家LNG企业人士参会,长庆油田则派来一位总会计师。

  “听说双方起草了一个会议纪要,提到两点内容:一是长庆油田在冬季给当地LNG企业供气时要满负荷供应;二是气源价格要执行陕西制定的综合门站价格,估计在1.99元/立方米左右,执行期限可能到明年底。”上述人士说道。

  不过,上述企业人士认为,在冬季用气紧张之时,在保民用压工业的原则下,长庆油田要保障对榆林当地LNG企业满负荷供气的可能性有多大,现在还很难说。此外,综合门站价格何时执行也不清楚。“只是一个会议纪要,怎么落实,这还是一个问题。”

  据了解,此前遭遇停供的绿源子洲现已恢复供气。不过,在保民用前提下,长庆油田对绿源子洲、众源绿能、靖边西蓝、安塞华油4家LNG企业供气量压减了40%。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称,据他从企业处了解,1.99元的可能性很大,是目前存量与增量气折中的一个价格,可保证当地LNG企业在淡旺季销售盈亏对冲后有一定的利润。

  或效仿四川综合门站价/

  与中石油博弈多时的四川LNG工厂就原料气价格制定日前也尘埃落定。刘广彬说,川内中石油气源LNG工厂将按照2.143元/立方米的四川省综合门站价格缴纳原料气费,7月10日起开始执行。

  而7月10日后,中石油气源工厂已经先后按照2.79元/立方米的暂行价格(四川省增量气价格)缴纳了5次原料气费,这部分高出的费用或将退回,但也不排除直接纳入后续费用的可能性。

  6月28日,在国家发改委天然气调价政策出台后,四川省发改委决定,自7月10日起,非居民用天然气最高综合门站价格由1.98元/立方米上调至2.143/立方米。与国家发改委按照存量气和增量气不同标准来进行分别调整的政策不同,四川采用的是把存量气和增量气加权综合作价办法,供需双方可以在最高综合门站价格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由此,四川LNG企业一直与中石油协商价格。

  刘广彬分析,原料气价格确定后,四川中石油气源LNG工厂成本上涨228.2元/吨左右,预计四川LNG工厂成本将达到4200元/吨左右。

  不过,川内中石化气源的工厂,如达州汇鑫,调价后新的原料气价格仍然没有落实。据悉,中石化在调价前的气源价格是1.875元,调价后暂定为2.143元,按此成本则上涨375.2元/吨。

  四川调价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下游用户的利益,让存量气用户分担了一定用气成本但又增幅不大,同时又不至于因价格过高而阻碍新增用户的发展。

  刘广彬指出,综合门站价可以减轻LNG企业的成本压力,在气价上涨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相当充裕的缓冲期,让LNG企业逐步适应,同时,也有利于下游LNG加气站、LNG重卡等在内的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央地博弈暂获平衡/

  11月7日,在中石油总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推动协调下,长庆油田和榆林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一份会议纪要,双方握手言和。

  当日,长庆油田被封存的账户解冻,并对绿源子洲LNG工厂恢复部分供气。绿源子洲仍按原来价格向长庆油田打款。

  据了解,根据纪要,中石油作出了一些承诺,包括长庆油田支持定边县投资建设油气就地转化项目,并尽快启动前期工作;逐年加大榆林所产原油的本地炼化率,从2015年起每年向榆林炼油厂供应原油200万吨;按照已有的协议和企业生产需求,向榆林已建成的LNG企业足额供气,并逐年增加榆林地方的天然气用气指标等。

  榆林市政府方面也认可了这些承诺,最终同意在中石油和陕西省政府的合作协议中“统筹解决”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的问题。

  “显然,这次双方是互相暂退一步,达成妥协。”相关企业人士说道。

  目前,央企与地方之间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博弈,央企驻扎地方,有赖于地方政府支持;但对地方而言,央企的经济贡献有限,地方的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压力却在加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卡梅伦赠送习近平彭丽媛礼物单曝光
  • 体育韦德缺阵热火止10连胜 科比训练快攻飞扣
  • 娱乐张艺谋回应移民质疑:愿让孩子做中国人
  • 财经任志强:限价式调控还会让房价暴涨
  • 科技我国发放首批4G牌照 调查
  • 博客实拍:石家庄晴空和雾霾天对比(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清华女研究生吐槽求职遭歧视:难过无奈
  • 江濡山:卡梅隆访华 谁在给谁唱双簧
  • 赵伟:2013年全球经济低增长定局
  • 陈虎:搬掉三座大山股市才会真牛
  • 叶檀:比特币是纸币泡沫的巨大缩影
  • 姚树洁:拜登不敢叫板习近平的理由
  • 张明:外汇储备需要继续分流吗
  • 曹凤岐:英美新股发审制度是怎么搞的
  • 张化桥:不赞成企业到海外投资矿业
  • 周天勇:我们面临严重的人口问题
  • 于晓华:国有企业真的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