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通遭反垄断调查不必阴谋论

2013年11月28日 02:30  新京报 

  ■ 一家之言

  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微博]昨日在其官网发出声明称,中国国家发改委已对该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目前该公司还不清楚监管机构对于其违反《反垄断法》的具体指控,但表示会配合发改委进行反垄断调查。

  至今,发改委并未透露任何关于这次调查的内容和细节——连高通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外界对这次反垄断调查的缘由还都是以猜测为主。

  有人推测这次调查与高通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有关。在最近一个财年中,高通中国区的营收约占其总营收的49%,高于2011财年的32%,高通拥有大部分4G时代的移动专利。

  但需要指出的是,两年前,中国就制造了全球七成以上的手机,高通从中国获得49%的营收并不太夸张。事实是,在中国市场上,今年第三季度,联发科[微博]在国内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份额超过6成,约是高通份额的两倍。

  4G时代,高通将是LTE技术领域最主要的芯片厂商,以中国移动[微博]为例,明年九成以上的4G手机可能都需要向高通交纳专利费。但这只是在未来,目前的3G时代,高通还有联发科、英伟达、展讯等有力竞争对手,中国也并不是高通最重要的市场,高通最大的客户三星[微博]、苹果、LG、索尼等都并非中国企业。

  如果参照国外的案例,或许高通是因为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了差别对待的行为而受到调查。2009年7月,高通曾在韩国被反垄断监管机构KFTC(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罚款2600亿韩元(约合2.08亿美元),其理由是高通对购买其竞争对手芯片的手机厂商征收较高的专利税,而对购买高通产品的客户提供折扣。

  高通目前对厂商的授权费用方式是基于终端整体售价,而并非基于芯片价格。这导致手机越高端,售价越贵,单部手机付给高通的授权费就越高,有律师质疑这种收费方式属于“差别对待”。另外,如果高通面向中国公司收取的专利授权费与苹果、三星等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存在差异,也有可能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关于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因为没有官方正式消息,所以存在很多猜测,这很正常。但很多猜测不是放在寻找正当理由上,而是用心于阴谋论,比如,发改委调查高通是为了替本土芯片企业削弱竞争对手;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为专利费谈判争取筹码;是为了国家安全,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政府在以此压低消费价格等。这些狂野的猜想或许不是空穴来风,但一切讨论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在高通有没有违法的事实之上。

  事实上,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很可能只是最近中国政府市场监管力度加强的一个表现,并非针对某一公司。《反垄断法》在中国实施五年来,已经进入了执法频密期。今年以来,发改委先后对液晶面板、白酒、奶粉以及黄金饰品开出“反垄断”罚单。这些均表明中国市场监管力度正逐步加强。今年8月,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一档访谈类节目中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目标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石油、电信、汽车、银行都在调查视野之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正在向现代法制社会迅速靠近,像《反垄断法》这样,很多以前只是纸面上的法律法规将会逐步得到落实和执行,法律的灰色地带将逐步减少,从这个角度讲,外资企业如欲优化其中国战略,调整思维,积极配合市场秩序规范势在必行。

  □信海光(财经评论人)

(原标题:对高通遭反垄断调查不必“阴谋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某某涉轮奸案终审仍判10年
  • 体育15分钟5球!足协杯恒大6-3国安进决赛
  • 娱乐王力宏曝光女友:27岁学生 爸妈喜欢
  • 财经人社部:2012年3.09名职工养1退休职工
  • 科技360诉腾讯庭审综述:多疑点引激辩
  • 博客青岛博主:爆炸事故中失去老婆和胎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成大学生恋爱为满足生理 99万人国考
  • 揭幕者:重要公司信息提前曝光
  • 曹彤: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期
  • 钱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刻不容缓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去杠杆注定漫长
  • 张明:企业走出国门为什么这么难
  • 周彦武:房地产调控会越来越严厉
  • 叶檀:价改为何每次都是涨价
  • 张化桥:股市中人都是拉拉队员
  • 孙大午:中国经济重心应向乡镇转移
  • 郑风田:如何让农民财产成为下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