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入股现代牧业背后: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2013年11月04日 23:59  《商界》杂志 

  本刊记者 覃澈

  这家企业近年来所经历的曲折与挣扎,无疑是乳制品——这个中国最具争议的行业的缩影。

  距2008年乳业地震,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五年。

  长达五年的时间,并没有使这个行业风平浪静。恰恰相反,一波波接踵而至的舆论攻势,使得这个本已饱受诟病的行业,一次又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而作为风暴中心最大的主角,随着牛根生团队黯然离场,中粮集团进驻,蒙牛也在一直被追问、被质疑:这个曾经的行业领袖,该向何处去?

  2013年5月,蒙牛集团正式宣布获得现代牧业27.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奶源问题,一直是蒙牛之痛。以如此高比例的股份入注国内最大的原奶供应商,蒙牛可谓是痛下决心、励精图治。

  然而,行业还是那个行业,江湖却已不再是那个江湖。看似成功的收购,却掩盖不了现代牧业与蒙牛作为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而在这背后,一场关于产业格局的革命,已经呼之欲出。

  与蒙牛交手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牛奶。”高丽娜顺手拿起摆放在自己办公桌上的一瓶牛奶递给记者,语言之间颇为自信:“现在北京上海不少超市里,我们的牛奶产品比蒙牛特仑苏销量更高。”

  2013年10月,安徽马鞍山丹阳镇,现代牧业总部。一栋栋养牛棚在四面环山的草坪中一字排开,连绵不绝,大大小小的运奶车紧张有序地进出产奶车间,蔚为壮观。

  位于半山腰上的办公楼中,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这个中国养殖领域颇为传奇的女性,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仔细思索着公司即将搭建的山东牧场的具体事宜。而她接下来的布局,关系着现今养殖领域,甚至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产业次序。

  2012年4月,孙伊萍上任蒙牛总裁。同年9月,现代牧业创始人邓九强辞职,高丽娜全权负责公司运作。

  这两家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同时进入“女掌门”时代。蒙牛历史上第一位女总裁孙伊萍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摒弃以往重市场轻奶源的策略,将发展思路重新定义为主抓奶源建设。而作为蒙牛乳业[微博]多年来主要供应商,每年提供蒙牛整体需求量15%原奶的现代牧场,正是其重点目标所在。

  与此同时,随着“蒙牛系”董事局主席邓九强离职,高丽娜也毫不做作地亮出了新蓝图:现代牧业应加大蒙牛之外的销售对象,这也可提高议价能力。而业绩压力,早已让高丽娜感到了原有合作模式的风险: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现代牧业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18.7%至3.2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亦下滑18.8%。

  在高丽娜上任的短短数月之内,现代牧业对于蒙牛乳业的原料奶销售比例大幅下降至83.7%,为历史最低点。在过去3年,这一数据比例分别为97.6%、97.5%、97.8%。

  这显然让蒙牛感觉到了什么。从赴任之初,孙伊萍就开始频繁接触现代牧业,就股权收购事宜进行洽谈。但在她多次游说之下,以高丽娜为首的现代牧业管理层却反应冷淡。甚至在公开场合,高一再否认与蒙牛“合二为一”的可能性。

  “蒙牛确实找过我们很多次,甚至还找过不少朋友从中撮合。但每次双方的分歧总是出现在价值评估上。谁也不愿让步,自然也就黄了。”

  在数次求购现代牧业管理层股份失败后,孙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向投资机构下手,以图“曲线救国”。2013年5月,蒙牛通过付出32亿港元的不菲代价,入手“外围持股人”KKR和鼎晖投资所持有的20.44%股份和6.48%股份。

  “我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在高丽娜心里,除了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她还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奶源为王”的时代,现代牧业甚至可以将筷子伸到蒙牛的碗里。蒙牛在股权方面的强势进入,依然无力改变这一格局。尽管在2008年时双方曾签订过10年战略合作协议,但其中只是要求了现代牧业70%的奶源必须提供给蒙牛这一下限,而剩余的这30%,除了不能提供给光明、伊利这两家直接竞争对手之外,并未要求现代牧业如何处理。

  在其年报中,现代牧业表示已新签数名下游客户,公司解释称,这是为扩大销售渠道并增加收入来源。更让蒙牛措手不及的是,2013年现代牧业对原奶价格进行了上调,由以往每千克3.8元的价格,上升到了4.8元。“没办法,现在奶牛养殖成本较之以往更高,公司不可能亏本做生意,而且给蒙牛的价格还是优惠价。”

  如果说原奶配送比例下调以及价格上涨只是“小打小闹”,那么现代牧业大肆斥资扩大下游终端产品,则是高丽娜准备“另起炉灶”的具体表现。

  2012年高丽娜上任后,现代牧业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现代纯牛奶,其产品在市场定位上与特仑苏几乎一致,同时在定价上两者也相差无几。一箱特仑苏(250毫升/12盒)的零售价格为62元,而现代纯牛奶价格为68元,仅多出6元。这一产品如今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铺货。

  “只要是知道蒙牛特仑苏原奶供应商是现代的消费者,大多数在购买时都会选择我们的产品。”高丽娜坦言。

  “附属国”往事

  蒙牛不会想到,现代牧业这个原本的“小兄弟”,竟然会如此迫切地希望从自己的体系中“叛逃”出去。毕竟,这家企业正是通过“借光”蒙牛才得以壮大的。

  2005年,蒙牛进驻安徽马鞍山,新工厂主要负责生产牛奶和冰激凌。剪彩仪式上,当地政府代表和蒙牛方代表邓九强意气风发,而站在邓身后的高丽娜同样春风得意。作为此次合作的牵线人,她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成功落户,蒙牛却面临着一大难题:没有稳定的奶源。安徽奶牛养殖业历来欠发达,现有的牛奶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过关,而如果选择在外购买再空运回来的话,成本又难以消化。

  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奶源问题?高丽娜和邓九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奶牛养殖。但就如何养殖,两人却发生分歧。高建议从国外引进良种奶牛,然后由蒙牛交给农户去养;但邓却认为这种零散型养殖根本不能保证质量,他坚持集约化养殖,甚至还要打造中国第一个万头牧场,“要做就必须做大”。

  自始至终,邓九强的计划都不被看好。蒙牛管理层找到邓,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万头牧场的计划想想就好,但不要一时冲动去落实。甚至有高管直言不讳地说:“老邓,那个模式不行的,只有死路一条!”

  通常而言,奶牛养殖规模大多都是以几百头为限,如果数量再多,不但管理不方便,一旦发生疫病就可能血本无归。甚至还有人质疑,邓只是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毕竟国家政策是一头好奶牛补贴1500元,而按照邓所提出的万头规模,无疑能获得1500万元的补偿。即使经营亏本了,每年也能从中获得大量资金。

  倔强的邓九强并未理睬外界的质疑。在他看来,万头牧场是个趋势,现在国内还没有人能成功建造这种大型牧场,自己为何不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成功说服高丽娜后,邓飞往美国学习取经,而高则留在国内,频频邀请业内专家前往马鞍山进行参观讨论。两人的努力从未得到外界的认可,甚至一位在业内颇具盛名的专家在高丽娜电话邀请时,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这是造梦”。

  “当时特别委屈,几乎都要哭出来了,但咬咬牙,就算是在给自己‘造梦’吧。”回忆起初创牧场时的艰辛,高丽娜唏嘘不已。

  最终,通过私人关系,邓还是从蒙牛管理层以及供应商手中募集到6800万元资金。2005年9月,现代牧业正式注册成立,高丽娜持股15%、邓源(邓九强女儿)持股25%、蒙牛(马鞍山)公司持股10%,其余50%股权则分散在11位个人股东手中。

  从股权上看,现代牧业和蒙牛并无多大关系。但由于邓九强以及多位持股人均曾在蒙牛任职,以及蒙牛一直为其最大客户,这些错综复杂的渊源,让现代牧业看起来更像是蒙牛的“附属国”。事实上,在现代牧业成立之初,为了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邓九强甚至在企业名字前打出了蒙牛的招牌,直到2009年,才将名字改回了“现代牧业”。

  “蒙牛体系”这一身份让现代牧业在发展初期得到不少便利,然而,身为“附属国”的个中滋味,恐怕只有高丽娜才深有体会。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个身份开始让现代牧业越来越感到“受制于人”,也让高愈发渴望摆脱这一“枷锁”——

  引爆点

  “看似8年顺风顺水,但其中数次遭遇到不可承受的痛。”对于高丽娜而言,人红是非多,企业创立之初无人问津,一旦有了影响力,问题也接踵而至。

  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爆发,乳企陷入历史最低谷。但对于现代牧业而言,却迎来了最为重要的“黄金发展时期”。

  事件之后,各奶业巨头开始抛弃以往收购散户奶源的做法,纷纷加入万头牧场的建设行列。一时间,洪雅牧场、南山牧场等大规模养殖牧场层出不穷。作为国内“万头牧场”的鼻祖,现代牧业自然成为众多奶企眼中的“最佳搭档”。

  2008年9月,几位美国拜访者的到来,让现代牧业开始爆发性地扩张。这几位来自“华尔街著名的野蛮人、老牌杠杆收购天王”私募股权基金KKR的代表,开门见山地向高提出合作意愿,希望以1.5亿美元的投资资金,获得现代牧场20%的股份。

  这笔巨资注入,让现代牧业很快成为中国养殖行业的超级舰队。在短短5年时间内,这个最初仅有3个牧场、2.48万头奶牛的养殖基地,迅速发展成如今拥有22个牧场、近18万头奶牛的庞然大物。在稳居养殖牧场龙头宝座之余,更是在2010年于香港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

  然而,在现代牧业高歌猛进之时,一场来自全民抨击的责难,却让其有口难辩。

  2011年12月,蒙牛在四川眉山工厂生产的利乐包纯牛奶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在面对媒体质疑时,蒙牛给出“当地个别牧场的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了霉变,使得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素超标”的解释。

  尽管没有指名道姓,但这一声明,却有意无意将舆论的矛头转向了现代牧业位于眉山的洪雅牧场。这座牧场日产鲜奶近百吨,全部供给蒙牛眉山公司。

  很快,不少媒体开始对现代牧业进行笔伐口诛,对牧场环境以及安全卫生措施提出尖锐的质疑。现代牧业股价也一度大跌13.41%至1.55港元,接近该股当年的全年最低价。

  “我们完全是无辜的!”时过境迁,一位现代牧场员工提及此事仍然忿忿不平。为了表示清白,现代牧业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采取并严格执行牛奶品质控制的步骤,严控牛饲料来源,并确保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饲养奶牛,公司产品在交货验收时亦需接受并通过采购方根据国家有关准标制定的验检。

  高丽娜表示,现代牧业洪雅牧场每天供给蒙牛眉山工厂大约80吨到90吨原奶,但现代牧业的奶一般用作高端产品系列,而出事的纯牛奶为低端产品系列,按道理而言,和现代牧业的奶没有任何关系。

  此事一直让她耿耿于怀:现代牧业必须选择更多的合作厂商,至少下次出现此类状况时,还有其他奶企“证明”自己的清白。

  然而,在这样一个早已彻底让消费者失去信心的行业中,一旦起风,就会酿成一场风暴。很快,位于安徽、四川、湖北等地的现代牧业牧场开始受到当地居民攻击。他们固执地认为牧场所养殖的奶牛造成当地牛粪遍地、虫蝇漫天,纷纷要求其整治环境,搬迁离开。

  在外界抨击最为严重之时,高丽娜也曾躲在家里哭了一场。“太累了,觉得在中国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是如此艰难。很多人在根本不了解情况之下就跟着批评,或许他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但却给企业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看,这是在国家都得到支持和认可的。”高丽娜从桌上翻出一张最新的《中国环境报》,上面所登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其中确实印有扶植排泄物解决方案的报道。

  很难说清是否正是这场“莫须有”的风暴,让高丽娜产生了彻底摆脱蒙牛的想法,但至少让她坚定了向上下游发展的决心。这头不再愿意被“原奶供应商”身份所捆绑的“奶牛”,终于像蒙牛母公司中粮集团一样,开始谋划起全产业链布局。

  产业上移

  2013年,现代牧场再度牵手KKR以及鼎晖投资。三家企业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将在未来18个月内在山东合资建造两个大型乳业牧场,投资总额约1.4亿美元。

  “合作了5年时间,大家都对彼此了解,自然这次现代牧业有需求时,第一时间就想到老战友了。”现代牧业的需求,源于牧场里所养殖的奶牛开始成为“不能承受之重”。从2012年开始,现代旗下众多牧场奶牛数量激增,每年都会有近万头牛犊出生,而就公司现有牧场规模来说,已经无法容纳。

  高丽娜最初的计划,是将牛犊卖给附近农户或者其他需要奶牛资源的牧场。这样一来,除了能减轻奶牛数量压力,还能回收部分资金,一举两得。但她的计划很快就破灭了,不少牧场在她上门洽谈售牛时纷纷婉拒。这其中尽管有牧场“在同行手中买牛,没有面子”的想法。更有人担心,买的没有卖的精,现代牧场可能将优质牛犊留以自用,将次等牛犊卖给他人。

  抛售不成功,高丽娜动起了自己开设养殖基地,消化资源的念头。但修建牧场需要庞大的资金,从牛犊到产奶牛还要培育3年时间。这笔前期投入不是小数,全部由自己来承担的话,风险太大。

  高丽娜第一时间还是想到了KKR,尽管其已将手中股份卖给了蒙牛,但多年合作的经历,依然值得信赖。

  另一方面,近年来乳制品行业不时发生的“奶荒”,无疑已经表明行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整个产业的重心,正在从下游加工和销售环节逐步向上游原奶供应环节进行转移。高丽娜手中握有的,正是全国顶级养殖基地这张王牌。

  产业核心会不会继续上移?下游乳制品企业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及至目前的日益式微,高丽娜无不亲身经历,这让她不得不提前布局。对于现代牧业而言,上游就是牧草,只有将牧草供应牢牢抓在手中,自己在发展中才不会再度受制于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邓九强的离职,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布局。和现代牧场有着长期牧草合作关系的秋实草业,正是现代牧业、邓九强、高丽娜三者携手打造的“上游基地”。其中,现代牧业占股18%,邓九强女儿邓源占股63.3%,高丽娜儿子亓小航占股13.3%。

  上游牧草种植,中端奶牛养殖,终端牛奶销售,现代牧业的一系列动作,无疑向行业昭示出其更大的“野心”。

  ——在近8年的发展历程中,这家企业遭遇过无数困境、辉煌、委屈、挣扎……而在这个被全世界的眼睛紧盯着的中国行业里面,依然有一群人在深耕。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努力前行,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编辑 白灵sjbailing@163.com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曝广东湛江官员带女下属开房(图)
  • 体育NBA-保罗23+17快船送火箭首败 视频
  • 娱乐孙俪超宽松黑袍现身 双手遮肚疑似有孕
  • 财经人民日报谈医改:免费医疗不是最佳答案
  • 科技传工信部敲定4G发牌吉日:最早本月下旬
  • 博客马未都:孩子考第一每晚打一顿?
  • 读书严猛治国:雍正一朝为何无官不清
  • 教育一分钟儿童性教育片爆红 新浪教育盛典
  • 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 端宏斌:医患问题几千年都没解决
  • 朱大鸣:北京七折房能够控房价疯涨吗
  • 李光斗:古今名士土豪地位大变样(图)
  • 郎咸平:养廉金能养出清官吗
  • 叶檀:取消经济适用房是大好事
  • 张五常:按人权还是产权排位更合理
  • 刘军洛:日本挑衅钓鱼岛背后经济战略
  • 金岩石:城市化必然加剧城乡两极分化
  • 水皮: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