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滋将第一口奶归咎赞助项目 撤换中国领导层

2013年10月15日 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国公司领导层被指“负有领导责任”

  本报讯 (记者刘俊)昨日傍晚记者获悉,多美滋针对央视“第一口奶”报道进行的内部调查结果已经“出炉”。多美滋把责任归咎于其有份赞助的“一个妇幼健康教育项目”,并对此致歉。调查指,公司管理人员对事件有责任,又将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员工展开合规培训。昨日,有业内分析,“第一口奶”现象在国内不同品牌中已存在多年。

  多美滋:中止涉事项目在所有地区的执行

  9月22日起,央视《东方时空》持续关注天津一妇产科因贿赂强喂“第一口奶”。昨日,多美滋在给本报的一份最新通报里说,报道后公司立即展开了内部调查,目前这项调查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报道内容与多美滋赞助的一个妇幼健康教育项目有关。其解释,该项目是公司与专业医学组织共同举办,原本目的“在于提高妇幼健康保健水平,加强公众对良好营养水平重要性的认知”。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调查发现,尽管该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 但是在项目的具体执行中,由于管理不力,出现了一些有悖项目初衷、违反公司政策的行为。对此,多美滋公司深表歉意。”通报说。

  记者了解到,多美滋在事后已经中止该妇幼健康教育项目在所有地区的执行,多美滋中国公司领导层被指“负有领导责任”,已任命新的高管负责处理相关事务。

  尽管多美滋未披露哪些高管涉事,但本报获悉,风波祸起其内部的“医学营养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和医院的联系,联系内容包括关系维护、研讨会以及营养方面的教育。据悉,多美滋目前正对所有员工开展为期3个月的合规培训,又承诺将加强内部监督,杜绝事件再次发生。

  分析:两大因素助长行业“灰色操作”

  昨日,天津方面也亮出调查结果,指事件涉及全是85家医疗卫生机构的116人,对违规接受的费用已经全部收缴,对13名严重违纪人员“严肃处理”。

  事实上,业内在谈及“第一口奶”风波时,普遍倾向认为这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早在多年前,中消协就发出警示,呼吁警惕婴儿奶粉促销干扰母乳喂养。但是,由于奶粉业对销售的贪婪以及对资金渴求的国内医务系统对此现象长期“默许”,导致问题始终未能被正视。

  本报9月17日曾独家援引奶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奶粉企业为了争夺医务渠道,有七大“招数”,包括买孕产妇名单,到医院中“轮奶”、“直销”、“派送样品”等,并回馈给医务人员费用。这些行为明显违反了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昨日,透露了上述“招数”的业内人士再度告诉本报记者,并不是国内奶粉企业不想做医务渠道,因为首先国产奶粉在投入的资金和医务专业资源远比不过“洋奶粉”。此外,相比于国产品牌,医务人员在“第一口奶”上选用“洋奶粉”,家长的抵触情绪也不会这么大。

  据悉,国家卫生计生委上月17日已发出紧急发布通知,严禁医疗机构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 销售者的馈赠和赞助,不得收取回扣、获取利益。严禁生产者、销售者在医疗机构做各种形式的推销、宣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首都机场爆炸案案犯冀中星一审获刑6年
  • 体育东亚运-男足垫底 视频 男篮负台北获亚军
  • 娱乐冯小刚录《我要上春晚》不谈春晚赞董卿
  • 财经诺奖得主席勒: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 科技大二男生讲述富士康63天实习:感觉像僵尸
  • 博客蒋方舟:表演写作是非常搞笑的工作
  • 读书扶不起的蒋三世:蒋家王朝为何后继无人
  • 教育衡水中学:吃饭4分钟系误传 国考报名
  • 徐斌:新科诺奖得主是穿上马甲的散户
  • 叶檀:房地产泡沫可能被夸大
  • 孙立坚:今年经济学诺奖金融独占鳌头
  • 姜国华:新科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差异
  • 友文:“我们都是罪犯”道出多少心酸
  • 新育:科技部长与新华社联手扼杀科研
  • 水皮:国际板为何成魔咒
  • 赵伟:后跑路时段民企和地方政府选择
  • 郎咸平:中国改革如何跨过深水区
  • 丁志杰:上半年经济形势与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