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新东方4个月内将裁员上千人 俞敏洪后悔上市

2013年02月06日 05:19  扬子晚报 

  1月24日下午,离开新东方7年的创始人徐小平做客成都高新区,对当年新东方创业史侃侃而谈,他可能没想到,5天后,一波有史以来最大的裁员潮将席卷他念念不忘的新东方。1月29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面对净亏损1580万美元的局面,新东方CFO(首席财务官)谢东萤表示,未来将关闭15-25个无利可图的教学中心,四个月内还将裁员1000-1500名。

  华西都市报记者近日获悉,在成都,新东方教育的问题和裁员早已开始,一味追求投资高回报的快速扩张,让成都新东方近两年管理层变动频繁,同时陷入扩张——亏损的恶性循环怪圈。业内人士认为,培训市场竞争激烈,招生越来越难,在扩张教学网点后,招生状况依然没有改善,最终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裁员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的方式。

  财报亏损 未来四月新东方裁员千人

  继去年遭受美国证券监管部门(SEC)调查、做空机构遭质疑后,新东方公布2012年9月-11月财报显示,尽管净营收同比增30.4%至1.659亿美元,但运营亏损2690万美元,净亏损1580万美元。

  新东方上一次季度净利亏损还是在2007财年的第四财季。对于为何5年后出现1580万美元的亏损,新东方董事会主席兼CEO俞敏洪[微博]表示:“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我们净增加教学中心超过200个,而在2011年11月30日之前的四个季度我们只增加了80个,这给我们的成本费用带来重大压力。”

  他还说,本季度亏损中也有部分是由于SEC调查使得新东方在内部调查和监管程序上发生的费用。

  此外,作为新东方最赚钱的学校,京沪两地二季度表现继续疲弱。俞敏洪指出,该季度京沪两地营收增长只有20%,净利润下降超过50%,留学业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根据市场的需要,我们不断减少班组容量。二季度留学业务学员人次同比减少7%,营收同比增长22%。”

  新东方CFO谢东萤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将关闭15-25个无利可图的教学中心;四个月内还将裁员1000-1500名,平均遣散成本为6000-10000美元/人。

  连线成都 成都新东方多名高管离职

  近日,当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新东方教育亏损裁员一事,向成都新东方市场部负责人黄治球求证时,得知他已从学校辞职。他说,与他一起辞职的还有很多老师和基层员工。离开时,成都新东方都按相关协议给离职人员支付了相应赔偿金。

  “其实新东方教育的问题和裁员早就开始了。”据黄治球说,一年多来,一般裁的是非核心岗位员工,但也有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员主动离开。比如原成都新东方国外部主管、中学部主管 、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任林。据悉,成都新东方近两年管理层变动很频繁。2011年吴强代替赵尔迪成为成都新东方校长,才半年多时间,成都新东方校长又变为高嵩。市场部经理也从赵尔迪时期的金帅连换3人,而第三人黄治球目前已经离开。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现在培训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学校招生越来越难,在学校扩张教学网点后,招生状况依然没有改善,最终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裁员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的方式。选择主动离开者更多的是看不到发展空间,只能寻找更好的去处。

  裁员原因 不扩张没投资,一扩张就亏损

  对于新东方教育的财报亏损和裁员原因,一些主流媒体归结为扩张过快。对此,黄治球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投资人的压力。一味追求投资高回报和教育自身有着渐进规律的矛盾显得不相容。如何满足投资人的高要求,简单的方式就是快速扩张,但现在的培训市场仅靠扩张并不能保证生源的正比例增长。于是,新东方陷入了越亏损越扩张,越扩张越亏损的怪圈。

  新东方的问题在投资人的压力下,在各地分校开始表现出来。一离职管理高层以成都新东方为例说,先是频繁更换校长。在赵尔迪时期,业务还相对稳定,赵甚至还在四年任内将成都市场份额从两千多万元做到过亿元。但总部并不满意,一再更换校长。而新校长的管理,让员工并不太适应,一些高管相继离开。一离职者坦承,领导者对经营和市场运作不太懂行,这也是很多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

  “与成都本土教育培训留学机构相比,新东方并没有沉下去找寻目标消费者。”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培训专委会一成员分析,现在的学生和家长要求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新东方除了留学语言考试的大学市场和泡泡少儿英语外,在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并不占据优势。在传播策略上,依然突出主品牌。在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师资方面,大部分为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也不如成都本土机构的实力强。

  记者观察>>

  教育过度产业化 俞敏洪“压力很大”

  在新东方上市后,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中流露出悔意。作为一家上市的教育机构,在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这让俞敏洪“压力很大,很疲惫”。

  为了投资人的短期利益,新东方不得不走上以品牌支撑扩张,以扩张支撑市盈率,以高市盈率强化品牌的道路。但教育不是规格化的产品,属于用户体验度较高的特殊长线商品,优秀师资是核心竞争力,而非营销扩张。尽管“俞老师”深知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在投资人的压力下,走上这条道路必然是量与质无法两全,因此才让他感觉很疲惫。

  这次亏损裁员即是多年隐患的集中爆发。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或能让新东方当机立断,顶住投资人的压力,重新回到符合教育规律的道路。

  综合华西都市报、羊城晚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方称我军导弹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
  • 体育WCBA山西神奇夺冠 CBA广东常规赛封王
  • 娱乐童星宫傲漂亮女友曝光 微博甜蜜互动(图)
  • 财经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 科技苹果128GB版iPad国内正式上市
  • 博客人物:袁厉害有20套房 女婿:岳母被诬陷
  • 读书揭秘:周恩来是否策划离间毛泽东和江青
  • 教育女儿未过保送生考试 母亲自责自己失败
  • 育儿17个月大男孩超萌击球引围观(图)
  • 金岩石:城市欲望空间是房价涨跌幕后推手
  • 陶冬:美国债市离拐点不远了
  • 姚树洁:赵本山退出春晚的反思
  • 倪金节:地方投资狂潮再起
  • 章玉贵:中国30年内难以超越美国
  • 黄鸣:太阳热产业路在何方
  • 熊鹭:人民币走出去正当时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
  • 钮文新:别了 周小川
  • 连清川:赵红霞照片与媒体的伦理和职责